- 足球春秋:兄弟聊世界杯
- 三分之二先生
- 891字
- 2019-01-10 16:42:53
那一年,那些事
每個人都有一部自己的歷史。
每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或多或少地總有幾段重要而難忘的歲月。無疑,1978年對于兄弟的人生有著重要的意義,40年過后,回首往事,那一年里確有無數歷久彌新的印象,刻于人生的記憶深處,揮之不去。
那一年,對于國家,對于每個生活在這里的人包括兄弟本人,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正是在這次會議上,中國的發展之船,調正航向,沿著改革開放的大道奮力前行,才有了40年后,偉大的祖國經濟實力全球第二。將當年世界經濟總量全球第二,目前在全球經濟排行榜排名第三的日本,遠遠地甩在了身后。感謝那個年代大賢們的正確定位與引領,方有了今日之中國。
那一年,兄弟印象很深的是,在家里那臺小小的“牡丹”牌黑白電視里,晚飯前后第一次看到了由北京電視臺播出的一檔節目《新聞聯播》。誰也沒有想到這檔節目在經過40年不間斷地播出,當年的國字臉趙忠祥趙大叔,已經變成了《動物世界》里的“趙磁性”趙爺爺了,40年來這檔陪著我們共進晚餐的節目,早已融入了共和國千家萬戶的夜晚生活當中,成為難以分割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978年《新聞聯播》還沒有播出之際,北京的街頭,尚沒有一個叫中央電視臺的牌子立于街邊。今天看,一檔比中央電視臺生命還長的電視節目,大概唯有1978年元旦上線的《新聞聯播》了。兄弟清楚地記得,那之前凡有要事,我們清華校園里的孩子多是通過一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名叫《新聞與報紙摘要》的節目空中播放來收聽的。大概也就是從這一年起,作為家庭主角,電視機悄然走進中國億萬民眾之家,而收音機則紛紛靜立于塵埃之中,偶爾等待著主人的召喚。
那一年,從北京商場前的空地,到西郊的頤和園內長廊周圍,有很多穿著喇叭褲、戴著墨鏡、提著音箱的年輕人出沒。為此,很多老同志憂心忡忡,學好三年,學壞三天,我們的孩子莫不是已經被來自西方的資產階級文化腐蝕了?而那一年里,無數像兄弟一樣的青年人卻顧不上被腐化,因為我們每個人眼前都有一項天大的重任:認真復習,搜集題型,挑燈夜戰,迎接高考。
那一年夏日里的一個深夜,兄弟第一次在清華校園的一個教授家里,看到了來自一座遙遠城市里的一場足球比賽——1978年第11屆阿根廷世界杯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