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春秋:兄弟聊世界杯
- 三分之二先生
- 1670字
- 2019-01-10 16:42:53
走近布宜諾斯艾利斯
第11屆阿根廷世界杯過去了近40年后,兄弟從美國紐約飛到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當地陪同人員問兄弟,來到此地最想看看什么地方,令他吃驚的是,兄弟回答:“最想看一看你們的河床體育場。”
汽車從市區向南開了很長一段時間后,一行人終于來到了這個著名的體育場。
站在看臺上,兄弟感慨道:“事實上,30多年之前我就曾通過電視機來到過這里。”
第11屆世界杯決賽?
兄弟點頭:“那是在中國一所大學校園的電視機前,有生以來,我第一次領教了什么叫現代足球,從電視里見到的第一座南美洲建筑物就是這里。請問為什么這里叫河床體育場呢?”
當地人答道:“通過世界杯,你們中國觀眾看到這里的名字譯為河床體育場,而在西班牙語里此地名為銀河體育場的意思。”
相比“銀河”,“河床”一譯也顯得太土了。
有人將兄弟說的英文翻譯過去后,周圍的人皆大笑。
走進體育場的獎品展示大廳里,但見各色從掛著到立著的獎章與獎杯,一片片的。
當地人以一種自豪的口氣介紹道:這座能夠同時容納8萬人的體育場建設于1938年,這里展示的獎品有些近80年了。
一聽這年代,酷好歷史的兄弟嚇了一跳,什么?1938年?8萬人?
隨即兄弟的腦際迅速地完成了一次閃回:1938年,中華民國已經遷都重慶,那一刻,中國大地之上,到處是戰火與硝煙。
遠方歐洲的納粹政府正磨刀霍霍,一時間歐洲上空狼煙滾滾,一片開戰之前的殺氣。
而這里,南美著名的拉普拉塔河美麗的南岸,卻在大興土木,修建著不敢說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至少也是名列前茅的巨型體育場。要知道,幾十年來,兄弟常年前往北京東二環邊上的工人體育場看球,讓北京人自豪了幾十年的工體,也就6萬多個座位,那可是1959年以后才建成的,比人家這里晚了20多年。
那時的阿根廷是個什么樣的國度呢?兄弟真的想象不出來。
想當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納粹戰犯紛紛逃往阿根廷,用很多逃亡的德國人的話講,在遠離歐洲的南半球國家里,由于未遭戰爭禍及,那時阿根廷的經濟僅次于美國,且氣候和北歐很是相似。特別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以兄弟的眼光看,這里的一切都很像美國的紐約市,一派歐美風情。
阿根廷獨立于1816年,即清嘉慶二十一年,這個有著200年共和歷史的國家,一開始發展得還不錯,從農牧業起步,順利地進入到了工業社會。令世界吃驚的是,從社會結構上看,早在19世紀與20世紀相交的1900年,阿根廷基本上已經是個后工業化的商業社會了。當時的阿根廷經濟實力僅次于美國和英國,其人均國民收入甚至高于當時的德國與日本。
再后來呢?
今天無數的德國人與日本人自己都覺得奇怪,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等戰爭,飽經戰爭摧殘,德國和日本的經濟實力分別排在全球前列。而可憐的阿根廷呢?2017年其GDP總量僅為6199億美元,略低于6785億美元的沙特,略高于5715億美元的中國臺灣地區,在全球排名為第21位。最令阿根廷人糾結的是,當年一直被它看不起的鄰國巴西,2017年的經濟總量已是它的3倍還多,達20809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八。
在完成了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回顧之旅后,坐在從布宜諾斯艾利斯飛往美國達拉斯的飛機上,有兩個問題,兄弟始終沒想明白。
第一個問題,工業革命后的200多年來,世界上打仗打得最多、最猛的國家,在歐洲是英國、德國與法國,在亞洲為中國、日本與韓國,可飽受戰爭創傷的這些國家,經濟一路高歌,越打越強;反之,和很多從未發生過大的戰事的南美與非洲國家一樣,阿根廷這種曾經那么發達,長久地生活在和平當中的國家,為什么反而沒能在經濟上取得成功,且在工業、信息、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等幾輪經濟競爭中愈混愈慘?2000多年來,人類的絕大多數戰爭發生在北半球國家,南半球的國家基本上沒有卷入過世界大戰之中,然而北強南弱的情形在現實中進一步加大著。
第二個問題,都說體育是和平時期的戰爭,而體育戰爭中規模最大的要算足球比賽了。令人不解的是,阿根廷在馬島之戰中被英國打敗,然而在體育戰爭至高點的綠茵場上一再地發威,4次殺入世界杯決賽,2次捧得大力神杯,直令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英國的民眾無地自容。為什么在現實戰爭當中的弱旅卻能屢屢成為和平時期綠茵場戰爭當中的超級英雄?
百思不得其解。
抑或是兄弟的足球智商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