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達或愛欲:一部家族紀事
-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 8599字
- 2019-01-10 16:42:53
3
在上世紀中葉發生的L(我并不是指“高架鐵路”)
之災的細節——其獨一無二的影響在于它既創造同時又詛咒了“地界”的概念——于歷史上太為人熟知,于精神上太傷風敗俗,以至于在一本寫給年輕的生手以及愛情的圣手——而非寫給死板的人或死掉的人——的書中,是無法予以詳盡描述的。
當然,時至今日,那籠罩于倒行逆施的謬見之中抵制L的偉大年代已經(差不多!)過去,而我們造型優美的小機器——電帝保佑——已然又勉強地像在十九世紀上半期那樣嗡嗡運轉起來。現在,這起事件僅在地理學上尚具有作為補償的喜劇性的一面,就像那些黃銅鑲嵌花式、專畫小古董的畫家
,以及那些可怕的對我們毫無幽默感的祖輩來說便是“藝術”的鍍金物。真的,誰也不能否認,某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東西仍然存在著,正是其結構造型被煞有介事地用來表現一份五顏六色的“地界”圖。這Ved'(“難道不是嗎”)令人捧腹嗎,想象一下“俄羅斯”,不是把它作為艾斯托提(就是從“北極不再邪惡圈”
延伸至合眾國本土的那個美國行政區)的古怪的同義詞,而是“地界”上一個國家的名稱,如同中了土地詭計一般,越過雙重大洋的屏障被轉移到了另一個半球,并在今天的韃靼地區
四處伸展,從庫爾蘭到千島群島
!然而(更為荒謬的是),假如,從“地界”的空間角度看,亞伯拉罕· 彌爾頓
的亞美俄羅斯
被分離成若干部分,有實實在在的水與冰分割出政治的而非詩性的“美國”及“俄羅斯”的概念,那么一個更加復雜甚至更加荒唐、與時間有關的差異便產生了——不僅因為這個混合體的每個部分與其處于分離狀態時的對應部分的歷史并不吻合,還因為兩塊土地之間無論如何都存在著長達百年的時間缺口;標記這一缺口的指向符號異乎尋常的混亂,這些標識位于通過時間之流的十字路口,并非所有屬于一個世界的“不再”都對應著另一個世界的“未竟”。這要歸因于——除開其他因素——種種分歧“無法予以科學解釋”的匯集,即井然有序
的思維(敬鬼神而遠之)將“地界”當做一時之風尚或是風影加以拒斥,而錯亂的思維(隨時準備投入深淵)則欣然接受并視之為自身非理性的象征。
正如凡· 維恩自己將要發現的,在他熱衷研究“地學”(其時為精神病學的一個分支)期間,甚至是最深刻的思想家、最純粹的哲學家喬斯的帕爾和阿德瓦克的薩帕特爾,在探討是否存在“一面映照我們這個扭曲的土地的扭曲的鏡子”——按一位希望保持匿名的學者悅耳而機智的說法——的可能性時,情感上也處于分裂狀態。(嗬!Kveree kveree,可憐的L小姐過去總對加弗隆斯基這么說。愛達的筆跡)
有些人堅持認為,這兩個世界之間的差異及“虛假的重疊”如此眾多,如此深切地編織進了相繼發生的事件之中,必會(帶著迂腐的幻想)累及基本一致性的理論;也有些人反駁道,正是這相異之處確認了有關另一個世界的活生生的有機現實;完美的相似毋寧說是暗示了一種鏡像的繼而投機的現象;開局和終局相同的兩盤棋,即便落子無悔、殊途同歸,在其間的任何一個階段卻或許會在一個棋盤和兩個大腦之中生發出無數種變化的枝杈。
謙虛的敘述者不得不提醒重讀此文的人,在一八六九年(絕不是個美妙的年份)四月(倒是我最喜歡的月份)的圣喬治日(根據拉里維埃小姐多愁善感的回憶錄),德蒙· 維恩娶了阿卡· 杜爾曼諾夫——出于泄憤加憐憫,這并非是罕見的混合情緒。
這件韻事里還有別的調料嗎?執拗自負的瑪麗娜曾經確信,德蒙在床上時的種種官能一定是受到了一種古怪的“亂倫”(無論這個說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快感(相當于法語愉悅之意,能逐漸引發出許多額外的來自脊柱的震顫)的支配。他以難以名狀卻迷人心魄的方式撫弄、玩味、優雅地分開并占有既是他妻子又是他情婦的胴體(一個胴體
),那是一對孿生仙女混合的、閃亮的魅惑,一個既單獨又成雙的“阿卡瑪麗娜”
,酋長國里的海市蜃樓,雙生的寶石,雙唇音頭韻
的狂歡。實際上,阿卡沒有瑪麗娜漂亮,性格也怪異得多。在她不幸婚姻持續的十四年中,她時不時地住在療養院里,且待的時間越來越長。假如用帶紅十字旗的琺瑯質圖釘在阿卡的“世界之戰”
中標出她的宿營地,那么小小的英聯邦歐洲部分地圖
——比方說,從蘇格蘭-斯堪的納維亞到里維埃拉,從直布羅陀到巴勒莫達維亞
——以及美國地圖的大多數地方(從艾斯托提到加拿第)將布滿這些小旗子。有段時間她曾計劃在諸如巴爾干半島及印度地區
等英美保護國尋求少許健康的膚色(“略帶些灰色就行了,好不,不要黑黝黝的”),甚或還想過去那兩塊在我們的聯合統治下欣欣向榮的南半球大陸。誠然,當時從波羅的海、黑海綿延至太平洋的韃靼地區,作為一處不受約束的人間地獄,是游客難以企及的,盡管雅爾塔和阿爾金斷裂帶
聽起來有一種奇異的吸引力……不過她真正的歸宿卻是“美麗的地界”,她相信死的時候自己會扇動著如低斑蜻
一般長的翅飛向那里。她從瘋人院寫給丈夫的那些乏味而短少的信有時就署名為Shchemyashchikh-Zvukov(“撕心裂肺之聲”)夫人。
她在瓦萊的埃克斯與精神錯亂作了第一個回合的較量之后便返回美國,她被擊潰了,那時凡還由一位非常年輕、幾乎還是個孩子的乳母哺育著,她叫魯比· 布萊克,黑人,以后也將患上瘋病:因為所有的溫情,所有薄弱的意志,一旦與他有了親密接觸(正如日后盧塞特的際遇,那是另一個例子),很快便要知曉痛苦與不幸,除非他因體內流有他父親的魔鬼之血而變得強壯。
當阿卡天性中最純粹的部分開始露出病態的端倪時,她還不到二十歲。從年代上說,其精神病的初期階段正好是“大發現”的頭十年,雖則她或許還能相當容易地為她的幻覺找到另一個主因,但數據顯示,“大發現”——對于某些人而言則是無法忍受的發現——在世界范圍內引發的精神錯亂,甚至超過了中世紀時宗教所造成的走火入魔。
大發現可以比大變革更加兇險。病態的思想家們將“地界”星的概念等同于另一個世界的概念,而這“另外的世界”不僅與“下一個世界”相混淆,也與存于我們之中及超乎我們之外的“真實世界”糾纏不清。我們的巫師,我們的魔鬼們,都是些高貴閃亮的生靈,長著半透明的爪子和強勁扇動的翅膀;然而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那些“新信徒”卻慫恿人去想象這樣一方天地:我們的摯友都已完全墮落,成為十惡不赦的怪物、令人厭惡的惡魔,長著肉食類動物的黑色陰囊和蛇的毒牙,還對女性百般辱罵和折磨;而在這宇宙之道的另一邊,天使的精靈升騰起彩虹般的霧靄,他們是美好的“地界”之國度的居民,他們要恢復所有陳舊但還不乏活力、承載著古老信條的神話,用簧風琴重新調諧所有曾滋生于我們這個豐饒世界的泥沼里、關于所有圣靈與圣人的雜音亂調。
對你來說是豐饒的,凡,讓我們搞清楚。(旁注)
可憐的阿卡,她的幻想很輕易地就能與怪人及基督徒所搞出來的新發明一拍即合,她能設想出一個由二流贊美詩作者營造的天堂,一個未來的美國,那里有如雪花石膏般的百層大廈,好似一家漂亮的家具店,堆滿了高大雪白的衣櫥和稍矮些的冰箱;她看見眼睛長在側面的會飛的巨鯊,用不到一宿的時間便載著朝圣者穿行于黑暗的以太空間,越過整個大陸,從黑暗來到閃亮的大海,之后便隆隆地返回西雅圖或瓦克。她聽見音樂魔盒
在說唱,消弭了思想的恐懼,將電梯管理小姐高高提起,和礦工一同探入地下,贊頌著美與虔誠,貞女與維納斯,就在那孤苦及貧窮者的棲息地。
在我們這個卑劣的國家里——哦,到處都是,在艾斯托提和加拿第,在說德語的馬克· 肯納西
,在說瑞典語的馬尼托鮑根
,在穿紅襯衫的育空地區居民
的工作間里,在扎紅頭巾的利亞斯加婦女的廚房里,還有說法語的艾斯托提(從布拉多到拉多爾)——很快還將蔓延到整個南北美洲以及其他受到沖擊的大洲——那種無以言表并受到罪惡的立法者攻擊的地磁力在“地界”里卻像水和空氣、像經文和井繩一樣得到了自由使用。要是在兩三百年前,她或許只是另一個要遭罪的巫婆而已。
阿卡在學生時期便反復無常,從當時人氣很足的布朗希爾學院(由她的一個名氣稍遜些的先輩創建)輟學,轉而去參加了位于塞文托里斯的某個社會改良項目(也很出風頭)。在彌爾頓· 亞伯拉罕極為寶貴的幫助下在貝羅康斯克辦起了一家“免交費藥房”
,接著又極為痛苦地愛上了一位有婦之夫,該男士在他的福特野營房車里,將一個夏季爆發出的激情都給予了她,不過之后便拋棄了她而不愿再擔危及自己社會地位的風險。這是一個市儈的城市,生意人在周日打“高爾夫”,自認為屬于“會所”。醫生非常草率地把她(以及其他許多不幸的人)這可怕的疾病診斷為“一種神秘的狂躁與存在主義疏遠心理混合的極端形式”(要不就是平常的瘋病)。她的癥狀逐步加重,間或也有令人欣喜的太平日子,也有久違的不算太穩定的清醒時期,也有如倏忽間夢見的對來生的確信,只是這樣的時光越來越鮮見,越來越短暫。
在一八八三年她離世之后,凡估計了一下,在這十三年間,算上能推測的露面場合,算上令人情緒低落的到各種醫院的探視,還有夜半時分猝然的狂暴亮相(與她丈夫或是身手敏捷的英國女家庭教師角力,一直打到樓上去,這可把那只老阿彭澤爾牧牛犬樂壞了——末了還不忘到兒童房看一下,沒了發套,沒穿拖鞋,指甲上沾了鮮血),他實際看見或接近她的時間總長幾乎沒超過人類懷胎的十個月。
可怕的迷霧遮住了遙遠處玫瑰色的“地界”,她的精神崩潰是逐級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比上一個更難以忍受;因為人的大腦在數百萬年里、數百萬計的土地上發明并建造,又施用于數百萬嚎叫的生靈的刑室中,人腦本身才是最嚴酷的。
她對自來水的語言產生了一種病態的敏感——那流水聲有時像是回聲(恰如瀕死狀態下血流的涌動),有人與陌生人喝過雞尾酒之后洗手時仍耽留在他耳朵里的片言只語的回聲。這是對近期說話聲的一種直接而持續的回放,在她聽來那聲音還帶著殷切與嘲弄,同時的確又毫無惡意。當她第一次注意到時,她被逗樂了,她想到自己,可憐的阿卡,無意間發現了這么簡單的錄制、傳輸語音的方法,而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技術專家們(所謂有學問的人)還在竭力使得極為復雜、極其昂貴、用水力驅動的話機及其他蹩腳的玩意兒能有益于公眾并在商業上有利可圖,這些東西將隨著對不宜道出的“賴默”的禁用而取代那些已經去k chertyam sobach'im(俄語,“見鬼”)的機器。不過很快,本來節奏完美,但在言語上欠流利的水龍頭開始附帶太多的相關意義。自來水的明澈與它自身制造出來的麻煩同步增長。在她聽到或看見某人清楚而意味深長地談話時——未必是對她說的——水龍頭很快就會侃侃而談;那個人說話飛快而不乏特點,用語很有個性或總帶有外國詞匯,像是一次糟糕的聚會上某個不由自主的發言者的喋喋不休,或許是冗長的舞臺劇里的一段婉轉的獨白,或許是凡可愛的話音,或許是講座上聽來的幾句詩,我的少年,我的美男子,我的愛
,行行好吧,甚或是更流暢而朦朧的
意大利詩句,例如那首在舉手投足間就能背誦的小調,作者有一半俄羅斯血統,精神半正常的老醫生,看病的,腳趾,小調,精神不正常,ballatetta, deboletta ... tu, voce sbigottita ... spigotty e diavoletta ... de lo cor dolente ... con ballatetta va ... va ... della strutta, destruttamente ... mente ... mente ...
快停下來吧錄音,不然那個導游又要繼續解說了,就在今天早晨,在佛羅倫薩,他還說了一根傻柱子,是紀念那株“榆木頭”的,當他們緩緩地在陰涼處搬運圣宙斯沉重如石的尸首時,“榆木頭”竟煥發出了新葉
;或許是阿靈頓
的那個壞脾氣的老太婆跟她沉默的丈夫嘮叨著,同時只見葡萄園飛速地向后退去,甚至是在隧道中(他們不能這樣對待你,你去告訴他們,杰克· 布萊克
,只管去告訴他們……)。盆浴洗澡水(或是沖淋水)簡直就是個只會胡言亂語的卡列班
,或者說就像野獸一樣急躁地要噴吐出熱流并擺脫惡魔般的激狂,根本不會有心思閑聊;可是那汩汩的細流卻可憎地步步緊逼過來,于是當她在第一個“看護所”里聽見那群極端可惡的探訪醫生中的一個(引用卡瓦爾坎蒂的那個)喋喋不休用夾著俄語的德語將可惡的指令傾倒進她可惡的坐浴盆里時,她便決定將自來水整個兒棄之不用。
但那個階段也不復存在了。其他的折磨徹底取代了那些恰如她名字的潺潺流水聲,于是在她一次神志清醒的期間,當她偶然用虛弱的纖手擰開洗手盆龍頭想喝點兒水時,那溫熱的清泉用自己的隱語、不帶一絲欺瞞或戲仿地答道: 結束了
!此時從現象上折磨著她的是正在腦海里形成的柔軟的黑色深坑(yam?, yamishchi),存在于正逐漸變得昏暗的、關于思想與回憶的刻紋之間;精神的恐慌與身體的痛苦,將兩只黑紅寶石般的
手合在一起,一只手為她祈求心智的健全,另一只則懇請著死神。人造的物件失去了意義,或是生發出詭異的內涵;晾衣架實則成了無頭人的肩膀,她從床上踢下去的疊成幾折的毯子哀愁地看著她,一片耷拉的眼皮里有麥粒腫,而青紫色的扭曲的唇則透著沉郁的責備。她嘗試去理解這由時鐘或時間之手傳遞給天才之輩的訊息,然而這一努力變得如此無望,如同要讀懂秘密社團的手語或那個青年學生
用并非來自中國的吉他彈唱的中國歌曲,那是她或她的姐妹在生下一個周身通紅的嬰孩時認識的。然而她的瘋癲,她瘋癲中的那種氣派,仍保留著一位瘋癲女王的嬌媚:“你知道嗎,醫生,我想我很快需要戴眼鏡了,我不知道,”(洪亮的笑聲)“我簡直看不清手表了……看在老天的分上,告訴我幾點了!啊!三十分——幾點三十分?沒關系,沒關系,‘沒’和‘關系’是雙胞胎,我有個雙胞胎姐妹還有雙胞胎兒子
。我知道你想檢查我的外陰杜鵑
,她那本紀念冊里的毛茸茸的阿爾卑斯玫瑰
,十年前收集的”(愉快并驕傲地展示著她的十根手指,十就是十!)。
然后她的痛苦攀升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且噩夢不斷,驅使她尖叫并嘔吐。她要求(并得到了同意,保佑醫院的理發師鮑勃· 比恩)將其黑色的卷發剃掉,只剩一頭青藍色的發茬,因為那些卷發會向內伸進她那多孔易滲的腦殼里,并在其中卷曲纏繞。天空或墻壁如鋸齒般四分五裂,且無論如何細致地拼合,只消不小心搖一下,或是護士的肘部碰一下,那些不勝其擾的碎片便化為白茫茫的一片無可理解的無名之物,或是拼字游戲木塊的空白背面,而她卻不能將牌反過來,因為她的雙手被一個長著德蒙的黑眼睛的男護士縛住了。可是此時,驚恐與痛苦像一對喧鬧嬉戲的兒童,發出最后一聲尖利的大笑便跑開了,躲到灌木叢背后相互搗鼓起來,正如托爾斯泰伯爵的一本小說《安娜· 卡列尼娜》里寫的那樣,接著過了一會兒,只一小會兒,屋里一切又復歸平靜,他們的媽媽與她的母親有著一樣的名字。
阿卡有段時間相信自己曾有過一個流產的男嬰,應該有半歲大,一個受了驚嚇的小胎兒,一條她產在澡盆里的橡膠質感的魚(她在夢中將出生地簡單標記為X),此前她在白茫茫的雪地里乘雪橇疾馳時撞上了松樹樁。嬰孩終究還是給救活了,在她姐姐的祝福下被送到瘋人
院
交給了她,裹在浸透了血的襁褓里,但仍然生氣勃勃,非常健康,并將登記為她的兒子伊凡· 維恩。在其他時間,她則確信那孩子是她姐姐的非婚生子,生于一場讓人精疲力竭但卻浪漫無比的暴風雪中,生于塞克斯紅峰,那兒有位拉皮內醫生,普科大夫,龍膽屬植物愛好者,聽天由命地守在一只粗陋的火爐旁等著靴子烤干。不到兩年(一八七一年九月——她驕傲的頭腦尚能記住十來個日期)她又產生了某種困惑,當時她剛剛從新的庇護地偷跑出來,不知怎的來到了她丈夫那難以忘懷的鄉間屋宅(模仿一個外國人的話:“售票員先生,我要去盧加湖,錢在這里。”
)。她趁他在日光浴室享受按摩的時候躡手躡腳地進了他們先前的臥室——并著實吃了一驚:她那瓶半滿的帶著華美的“Quelques Fleurs
”商標的爽身粉仍擱在床頭柜上;她最喜歡的那件火紅色的睡裙凌亂地置于床前地毯上;在她看來,這只意味著一場短暫而漆黑的夢魘抹去了她一直以來——自從那個翠綠多雨的莎士比亞生日
以來——就跟丈夫睡在一起這一事實,但在大多人看來,唉,這意味著瑪麗娜(在那個拍電影的G.A.弗隆斯基離開瑪麗娜奔向另一個長睫毛的小救世主
——所有漂亮的小明星他都這么稱呼——之后)已經孕育出了,不得不這么說
,一個絕妙的主意,讓德蒙與得了瘋病的阿卡離婚而與她結婚;瑪麗娜(快樂且十分正確地)認為自己又懷孕了。瑪麗娜和他在基特支度過了情話綿綿
的一個月,可是當她(就在阿卡來之前)自鳴得意地袒露她的想法時,他將她趕了出去。再往后,在她意義甚微的生命的最后短暫階段,阿卡拋卻了所有模棱兩可的記憶,在亞利桑那桑陶的一家豪華療養院忙碌并喜悅地反復閱讀兒子的信。他一成不變地用法語寫信,將她喚作嬌小的媽咪
,并描述了即將在十三歲生日后住讀的那所很有趣的學校。新一輪也是最后、最后階段的失眠充滿了嘈雜的計劃,而她從這夜間的耳鳴之中聽到了他的聲音,并得到莫大的安慰。他通常叫她媽咪,或是媽媽,用英語時便重讀最后一個音節,說俄語便強調第一個音節;有人說過在講三種語言的家庭里,一個人常常出口成三,言語怪誕;但此時絕沒有絲毫疑問(或許只在可恨而命硬的瑪麗娜那惡毒的想法中有例外),凡,是她的、她的、阿卡的親愛的兒子。
這是一段天賜的神志清明的完美時光,可她知道好景不會長,亦不愿再忍受故態復萌的煎熬,她做了另一位遠在法國的病人做過的事,后者住在一座黯淡而刻板得多的“家園”里。療養院主管行政的怪物之一弗魯伊德醫生——他有可能是阿登高原西格尼-蒙第歐-蒙第歐的弗魯伊特醫生的異鄉兄弟,更有可能就是同一個人,因為他們都來自伊澤爾省的維也納
,也都是獨子(和她的兒子一樣)——發展或更確切地說是復興了臨床醫治方略,志在建立一種“群體”感,讓最純粹的病人來協助醫護人員,若其“有此意愿”的話。在輪到阿卡做事時,她重施了聰明的埃萊奧諾爾· 邦法德
的詭計,選擇整理床鋪和清洗玻璃柜。圣陶魯
的療養院——或者隨便叫什么(誰在乎,一個人飄浮在無限的虛空中時,對小事情忘得很快)——比起蒙德弗魯伊德的那座如荒涼山莊般的“遺院”
也許更加現代化些,有著更優雅的沙漠景致,但無論在哪里,一個精神錯亂的病人只需一招便能智勝愚蠢的書呆子。
不到一周的時間,阿卡便積聚起超過兩百片不同效力的藥劑。大多數她都知道——藥效欠佳的鎮靜劑;能讓你從晚八點到午夜昏睡不醒的安眠藥;幾種類型不同的高效安定藥,讓你在失去存在意識八小時后感到肢體透明若無而腦袋卻沉重如鉛;一種麻醉藥,單獨服用能令人感到愉快,但混合了一點兒商業上被稱作“莫羅娜”的清潔劑之后就帶上了少許毒性;還有一種圓鼓鼓的紫色片劑,讓她不得不嬉笑著想起那個西班牙故事(拉多爾的女學生都是耳熟能詳的)里的小個子吉卜賽女巫用的藥丸子,能在狩獵季節開始的時候讓所有的獵人及其獵狗都進入夢鄉。為防止在飄向遠方的過程中被好管閑事的人救活,阿卡思忖她必須在別處而不是這所玻璃房子里度過一段最長且不被打擾的昏迷時間,而這第二步行動計劃因有了那個伊澤爾省醫生的代理或說是替身而變得簡單甚至得到了鼓勵,這就是西格· 海勒
醫生,被眾人一致尊為偉大人物、“淡天才”,如同通常意義上的“淡啤酒”。
假如有些病人能夠在醫學院學生的監控下通過某種眼皮或其他半私密部位的抽搐幻想西格(一個輕微畸形但不乏俊美的老男生)是個“老爹式人物”、喜歡打姑娘的屁股、喜歡使用痰盂的話,那么這類病人便被視為朝著康復方向發展,并在清醒的時候獲準參加正常的戶外活動,比如野餐
。狡黠的阿卡抽搐了一下,假裝打了個哈欠,睜開淡藍色的雙眼(以及反差驚人的墨玉色瞳孔,那是她秉承了母親多莉的),穿上黃色的休閑褲和黑色的短外套,徒步穿過一小片松林,搭上了一輛墨西哥卡車,并在密林中找到了一處合適的峽谷。在寫了一張短小的便條后,她開始平靜地吞服合攏的手掌里用手提袋拎來的五顏六色的各種藥片,如同一位尋常的俄羅斯鄉村姑娘在吃剛剛采自林間的漿果。她面露微笑,如同做夢般滿意地想到(很有些“卡列尼娜”的格調
),她的消失將深切地觸動人們,其程度不亞于讀了多年的周日報紙連環漫畫上那種突兀、神秘、永遠無法解釋的死亡。那是她最后的微笑。她被發現的時間比料想的要早,但死得也比預計的快,善于觀察、仍穿著肥大的咔嘰短褲的西吉
報告說阿卡姊姊(出于某種原因他們都這么叫她)以宮中胎兒的姿勢躺著,似乎在史前時代就已葬在那里。這個評論似乎是與他的學生相關的,就像似乎跟我的學生有關一樣。
在她身上找到的那張臨終便條是寫給丈夫和兒子的,這或許是這個或那個地球上最清醒的人寫出來的。
今天,我這個眼睛會轉動的洋娃娃,贏得了精神媚俗
的權利,與醫生先生
西格、“恐怖瓊”護士及幾個“病人”一起出游到鄰近的bor(松樹林)
。在那里,凡,我注意到了貌似臭鼬的松鼠,與你“深藍色”的祖先引進阿爾迪斯莊園的一模一樣,毫無疑問將來總有一天你會去那里漫游的。一座鐘的指針,即便已走亂了方寸,也必須懂得并使得最愚蠢的手表明白他們該站在哪里,否則誰也做不成鐘面,只能是一張白臉,長著忽悠人的胡子。與此相似,chelovek
(人)必須懂得他該站在哪里并使得別人明白這一點,否則他連一klok
(塊)chelovek也談不上,既不是一個他,也不是她,只有那么“一丁點兒”,就像我的小凡說到的可憐的魯比那發育不良的右乳。我,可憐的遙遠公主
,現在已非常遙遠
,不知道我站在哪里。因此我必須倒下。那么再見吧,我親愛的兒子,永別了,可憐的德蒙,我不知道今天的日期也不知道是什么季節,但是個相當適宜的——無疑也是適時的——好天,挺有派頭的小螞蟻排著隊要吃我那些耀眼的藥片。
[簽名]我妹妹的姐姐teper'
iz ada(“現在已離開了地獄”)
“假如我們想讓生活的日晷儀顯示指針,”凡于一八八四年八月底在阿爾迪斯莊園的玫瑰園里對這一隱喻進行了發揮,“我們就必須永遠記住,人的力量、尊嚴、喜悅便是要去鄙視藏匿著不可告人的秘密的陰影和星辰并與它們作對。讓她屈服的唯有痛苦所具有的荒謬的力量。我常常想,憑美學而論,憑神迷而論,憑艾斯托提而論,假如她真是我母親,那么這段話就更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