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
- (美)羅威廉
- 2747字
- 2019-03-27 11:17:21
逃跑新娘的案例
在麻城這樣由宗族統(tǒng)治的地方社會,家族群體間的沖突是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例如,晚明時期該縣占據文武官職的望族之一梅氏,與自己的鄰居發(fā)生了長期沖突,其中最著名的沖突對象是身為哲學家和官員的耿氏家族。在習慣使用暴力的居民中,敵對家族群體的暴力資源很難說有什么不同。例如在1628年,比鄰而居的胡氏家族和田氏家族卷入一連串謀殺官司,最終引起了明朝廷的注意。
但麻城最著名的家族沖突是在涂氏和楊氏之間,從18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延續(xù)了十多年,并成為當地民間傳說的素材。不僅如此,18世紀的詩人袁枚將其作為一篇“紀實小說”進行改寫
,直到1996年暢銷雜志《法律與秩序》(Law and Order)
又連載了這個故事,這一事件強化了麻城地方宗族在全國讀者中廣為接受的粗野形象,正如??思{(Faulkner)在《斯諾普斯三部曲》(Snopes Trilogy)中對密西西比鄉(xiāng)民的嘲諷性描述影響了后來的城市文人讀者。
袁枚的說法如下:麻城一位殷實農夫涂如松,娶鄰家楊氏為妻。兩人不和,楊氏逃回娘家。經勸說調停,楊氏回到涂家,但涂經常毆打她,當涂母生病時,楊氏趁機逃走。沒有人知道她的去向,兩家間的指控和反指控隨之而來。楊氏的弟弟楊五榮聲稱涂殺死了她。他向當地無賴趙當兒問及此事,趙詭稱“固聞之”,于是楊把趙拽到衙門作證人,但知縣湯應求發(fā)現給涂定謀殺罪的證據不充分。趙父前來首告其子無賴妄言,他的證詞被否決,這個案子因此懸而未決。
湯知縣的進一步調查表明,楊氏此前曾被送到王祖兒家當童養(yǎng)媳,但未來的丈夫在完婚前就死去了,她被家里重新許配。知縣還發(fā)現楊氏家族的族長,生員楊同范,策劃了“虎狼似的”的婚姻欺詐行為,所以開始請禮部褫奪楊的功名。他不相信楊氏已死,派胥吏四處尋訪緝捕她。
事實上,年輕的楊氏從涂家逃走后又回了自己家。她母親擔心她的安全,在瞞著所有人將她藏了一個月后,決定告訴官方。但被她派去見官的兒子楊五榮很不明智,他沒有去見官,而是直接找了族長楊同范。同范嗅到了從中獲利的機會,說道:“我生員也,藏之,誰敢篡取者?”所以同范和五榮一道,把活生生的楊氏藏在院子里一處隱秘的復壁中。之后,他們對涂如松提出了謀殺指控。
同年年底前,一位姓黃的鄰居把他夭折的孩子埋到河灘邊一個很淺的墓地里。隨后發(fā)洪水,孩子的尸體暴露出來,被狗刨出并吞吃了一部分。地保請湯知縣前去調查,但湯因暴風雨而被迫折回。這是楊同范的又一個機會:他和楊五榮一起,謀劃偽認這是楊氏的尸體。他賄賂當地仵作李榮,讓他證明這尸體是一個年輕女性的,但被李一口回絕。兩天后,當湯知縣終于來到現場時,尸體已經完全腐爛,無法辨認。湯只好將尸體著衣入殮。
這時候,仍未得逞的楊同范發(fā)動數十名族人,帶著武器襲擊涂家,暴力紛爭接踵而至。械斗的消息傳到了駐在武昌的湖廣總督邁柱那里,他命鄰縣廣濟知縣高仁杰重新調查整個案件。高本人私下覬覦麻城知縣的職位,想利用這個機會敗壞湯知縣的聲譽。他召來一批腐敗的衙役去尋找一具年輕女性的尸體,和楊同范共謀指認為楊氏的尸體,并向邁柱報告說湯知縣接受涂的賄賂而掩蓋其謀殺罪行。邁柱信以為真,將湯知縣革職,讓陰險虛偽的高知縣取而代之。果不其然,高被證明是一個殘暴的統(tǒng)治者。他冷酷無情地向被誣告謀殺的涂如松敲詐勒索,逼得他和家人想要自殺。為了讓正直的仵作噤聲,又秘密殺害了李榮。
隨后楊和涂分別進行了一系列努力,試圖證明那具尸體是或者不是楊氏的(袁枚以令人毛骨悚然的興致描述了這些努力)。高宣布那具尸體就是被謀殺的楊氏,將案情報告呈送給他的上司黃州知府蔣嘉年,但知府不肯相信。蔣讓一名來自鄰縣的仵作掘出尸體重新檢驗,確定這是一具男性的尸體。但高仍不罷休,他聲稱尸體被調包了,并將報告直接呈送總督邁柱,邁柱又贊許地轉呈給皇帝。
麻城人民當然都很清楚案件中的冤情,但找不到楊氏其人作為證據,他們無法證明這一點。某天清晨,機會終于來了,鄰家的一名老嫗在楊家院子里發(fā)現了灑落的血跡。這是仵作李榮的血,他在那里被毆打致死。鄰居恭敬地向楊同范問及此事,他不屑一顧地說:“與你何干!”滿懷狐疑的鄰居趁同范離開時在院子里打探,聽到了從墻里傳來的呻吟聲。這當然就是楊氏。被囚禁的新娘回應了老嫗的問題,訴說了自己的悲慘命運。楊同范突然回來了,憤怒地向老嫗撲過去,但她設法逃走了。她把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兒子,讓他向知縣報告這個消息。
這時麻城的新知縣是來自浙江海寧的孝廉陳鼎。陳上任后早已聽說了這個案子,并立刻懷疑其中有詐,但只有得到了鄰居所提供的這種證據,他才能將真正的罪犯繩之以法。陳將最新進展報告給湖北巡撫吳應棻,吳又將其報告給湖廣總督,仍舊是邁柱。暴怒的邁柱終于意識到自己被愚弄了,下令立刻將楊氏帶到他面前來。陳知縣擔心如果公開行事,可能導致楊氏真的被殺或被迫自殺,解決案子的鑰匙就又消失了。于是他聲稱楊同范在開辦妓院,以此為名親自帶人突襲楊家大院,拆毀復壁,抓獲了楊氏。隨后他帶著楊氏和各方人等在縣衙升堂,麻城的“數萬”良民相伴而行,他們被邀請來見證審案過程。當著眾人的面,陳知縣讓涂如松與楊氏相見,當眾確認楊氏是他的妻子,并為自己給她帶來的不幸而沉痛道歉。書中記載,聚集的人群雨泣良久。楊同范和楊五榮一言不發(fā),叩頭認罪。
1735年夏末,吳巡撫向皇帝報告了案件的最后處理辦法。但還有最后一項舉動很值得一提。在吳提交報告和收到皇帝簽署的結案意見之間,總督邁柱再次考慮到整個事件讓自己有多尷尬。于是他捏造了另一份對自己更有利的報告,聲稱陳知縣說楊同范開妓院的指控確有其事。根據邁柱修改后的描述,在復壁里找到的年輕女性事實上并非楊氏,而是楊同范所雇的娼妓。總督強迫已經精疲力竭的楊氏串供,并說服楊同范偽認開妓院,以免于死刑。隨后邁柱上報了他自己的結案報告。
這樣,皇帝(也許是剛登基的25歲的弘歷,他于1735年10月繼承皇位)收到了兩份相互沖突的報告,他派戶部尚書史貽直前往武漢,與邁柱總督和吳巡撫當面對質,查明真相。最終知縣陳鼎(以及吳巡撫)的描述被認定為事實。被廢黜的麻城知縣湯應求得到赦免并官復原職。楊同范和楊五榮被定罪處決。袁枚論曰:公正并不總是立刻出現,但只要耐心和堅持,真相總會大白于天下。
袁枚講述的迷人故事,強調了欺詐、民間訴訟、野心家的官場陰謀以及帝國的公正。這個故事在麻城當地傳說中的版本稍有不同,傳說意味深長地更關注沖突中的武力元素。根據這個版本,從大院復壁中救出楊氏的突襲行動不是由堅定的陳知縣及其忠實隨從發(fā)動的,而是一群效力于涂氏的當地惡棍所為。當“死者”重新出現沒有帶來令人滿意的判案結果時,涂的反應是動員更龐大的“數百人”之力將整個楊家大院夷為平地。他們仍不滿足,又在建筑所在之處掘地三尺,至今那里仍是一塊沼澤洼地:楊基塘。在當地百姓看來,官方通過斷案來解決這類無休止的沖突是不明智的,相反,應該使用武力。在麻城,武壓倒了文。
- 地方政府行為演進的機理:珠三角L鎮(zhèn)政府的個案
- 廉鑒人心:中國先秦時期的廉潔思想研究
- 綜合農協(xié):中國“三農”改革突破口
- 敬業(y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詞)
- 2014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形勢與對策:國務院研究室調研成果選
- 馬克思主義在新疆的早期傳播研究
- 信仰的力量(全三卷)
- 2017年上海精神文明發(fā)展報告(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2017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形勢與對策:國務院研究室調研成果選
- 地方治理變遷:基于20世紀無錫的分析
- 同心共建與鄉(xiāng)村治理:基于廣西兩岸村的實踐經驗
- 賢能政治
- 世界體系視野中的中國道路:以沃勒斯坦、阿瑞吉、弗蘭克、阿明為例
- 中國十八章:小康社會建設進程中的科學發(fā)展實景
- 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