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以杞包瓜”的事例——金屋藏嬌
- 劉君祖完全破解易經密碼(第5輯)
- 劉君祖
- 681字
- 2018-11-28 15:35:23
“以杞包瓜”是《易經》創作者從豐富的植物生態學習的智慧,用來比喻深謀遠慮、長期布局,說明機會是留給有充分準備的人。
當然,除了國家大事、企業經營外,姤卦就是男女之間的不倫之戀。“以杞包瓜”也包含金屋藏嬌的意象。金屋是沒有任何新聞記者可以突破的,即使突破這一層,那一層又堵住了。金屋藏嬌這一典故出自漢武帝,皇后阿嬌是他一起長大的表妹。《漢武故事》記載:
膠東王數歲,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嬌好否?”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長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漢武故事》以此史實為基礎,講述一個青梅竹馬的美好童話:館陶長公主抱著小劉彘(即漢武帝劉徹)問:“彘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小劉彘說:“要啊!”長公主指著左右侍女百余人問劉徹想要哪個?小劉彘都說不要。最后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阿嬌好不好呢?”小劉彘就笑著回答說:“好啊!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就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長公主非常高興,于是數次請求景帝,終于定下這門親事。
金屋藏嬌的典故流傳下來,但陳阿嬌做了皇后之后,因久無子嗣,漢武帝另寵新人,陳皇后便日漸冷落了。這個故事只讓人們看到金屋藏嬌、情意綿綿那一段,但后來“金屋”變成“冰箱”。可見,男人的話不可全信。卓文君和司馬相如不也是如此嗎?卓文君為了司馬相如這個窮書生私奔,為他去開小店,但司馬相如功成名就時,卓文君就開始守活寡。于是卓文君寫了一篇《白頭吟》,讓司馬相如想起當年恩愛。但我想,這感動大概也就維持一、兩個月而已。
這下我們明白了,原來“以杞包瓜”還有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