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比 小畜 履 泰發展的卦序
- 劉君祖完全破解易經密碼(第2輯)
- 劉君祖
- 1300字
- 2018-11-28 16:06:09
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易經?序卦傳》
“比必有所畜也”,說的是合作互助的關系可以利用外援壯大自己,一定能蓄積相當的資源。“故受之以小畜”,但因為矛盾還是存在,資源的運用有限。“物畜然后有禮”,既然是大、小團體之間互助互動的關系,一定要制訂往來的規矩禮法、典章制度,不然何以相處、互動呢?就像國際貨幣組織對于各國的金錢往來交易,都有既定的規范。這種制度化的規范,就是有“禮”,大家照章施行,就不會亂來。在古代,“理”和“禮”是互通的,在訂立“禮”的時候必須合“理”,充分考慮彼此的實力、需要,定出互動的規范,所以《序卦傳》說“故受之以履”。《說文解字》曰:“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禮”和履卦的“履”字義相近,道理相通。根據人理、天理訂立禮儀規范,并且要腳踏實地照章履行,那就是“履”。“履”是“足所依也”,本意是鞋子,鞋子是走路用的,腳踏實地才能走得好。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履歷”,就是人生的實干經驗。履行職責、任務、承諾、權利、義務,都是實干,時間久了經驗漸豐,這就叫“履歷”。應征工作要呈交“履歷表”,你的經驗所長,履歷上一覽無遺,可作為接受新工作或轉進人生下個階段的重要參考。可見,“履”是要實際去干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公司也有公司的倫理,這就是“禮”;這套禮一定是合理的,而且是要履行、實踐的。所以“禮”、“理”、“履”的字義,在古代是互訓的、也是知行合一的。如果大家都腳踏實地去干,“履而泰,然后安”,那就國泰民安了。泰卦當然很好,三陽開泰,天下太平,上下的氣都通了。但是我們回過頭看,泰卦前面經過了師卦、比卦、小畜卦、履卦,好不容易才到國泰民安,世界太平的泰卦。關鍵就在“履而泰,然后安”,必須先把前面幾個卦總結的慘痛經驗和寶貴的智慧落實,“履”才能“泰”。所以履卦是非常重視實踐的卦,講一千句話不如做一件實事,老實修行就是履卦,“故受之以泰”。“泰”是靠腳踏實地掙來的。
按照《序卦傳》,到第十一卦才出現“泰”的榮景,可見“泰”不容易,經濟繁榮、景氣暢旺,需要歷經十個卦的風險跟努力,像乾、坤之后的六個卦就沒離過坎卦,小畜卦“密云不雨”,還有流血的可能;履卦“履虎尾”,踩老虎尾巴,也有很高的風險。這一路上,必須度過重重危機和考驗,好不容易才平安到達“泰”的境地;可是,從泰卦的高峰到摔到谷底的否卦,卻只要一下下。
“履”字跟復卦也有關,因為它里面就藏了一個“復”字。我在《詳解〈易經?系辭傳〉》一書中就提到過“憂患九卦”,履卦、謙卦、復卦,亂世的前三個卦,關系太密切了。履卦的錯卦就是第十五卦謙卦——《易經》中最得善終的卦。“謙”就是面對天地人鬼神要謙虛、要重視均衡,才能得善終。履卦就是把復卦一元復始、生生不息的創造原理實踐出來。“履”字上面是“尸”,我們在師卦講過,“尸”是做主,以什么為主的意思;所以“師或輿尸”不以大將的意見為主,大家七嘴八舌去分他的權,一定打敗仗。“履”就是要以“復”為主去實踐。復卦是生命的基本原理,無窮的創造力,一代傳一代,生生不息,以這個為主,把它實踐出來,那就叫“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