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和《吳子兵法》
《武經七書》中,《孫子兵法》列為第一,曹操高度推崇《孫子兵法》,也是第一個注解《孫子兵法》的。他的注解很簡練,其文字加起來還沒有《孫子兵法》的本文多,不過注得不錯,算是開了注解先河。曹操在后世被人認為是一代奸雄,其實他是個很了不起的人,他文武全才,身經百戰,就是諸葛亮都非常佩服曹操的用兵能力,說他用兵如神,甚至自嘆不如。可是近兩千年來,傳下來的故事總是同情弱者,把諸葛亮當成了神,曹操便成了奸雄。其實,不管是文才還是武才,曹操絕不比諸葛亮低。諸葛亮在《后出師表》中評曹操時說:“曹操智計,殊絕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仿佛孫吳”就是指其功力與孫武、吳起接近,他能夠在北方掃平群雄,用兵可見一斑。
提到吳起,不得不說《吳子兵法》,這也是《武經七書》之一。吳起是戰國時人,但是現在留下來的《吳子兵法》難免令人失望,很可能是掉了很多內容,傳下來的有限的《吳子兵法》,很難對得起孫、吳并稱的名號,其分量好像跟孫武差了不少。吳起是一個軍事天才,他也是有實戰經驗的,大小戰爭從無敗績。最后雖因政變被亂箭射死,但他卻用自己的死成功地消滅了政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