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武經七書
《武經七書》
《孫子兵法》有兩個版本的系統。一個是《孫子兵法》十家注或者十一家注,曹操帶頭,后面也有一些是文人,包括唐朝的詩人杜牧,文人也一樣對兵法有興趣。像我也是文人,對兵法也下了三十年的工夫,樂此不疲。文人愛兵,不是說愛殺人,而是動腦筋,很有意思的。杜牧是一個風流詩人,他也是注《孫子兵法》之一家。
第二個版本系統就是《武經七書》,《武經七書》是北宋朝廷作為官書頒行的兵法叢書,北宋時要考武科狀元,但是武科不能是大老粗,也有理論考試,國家就編了七本具有代表性的兵學著作,為武科科考用書,即《武經七書》。它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軍事教科書,《孫子兵法》為首,《吳子兵法》第二,第三就是《司馬法》。其他的依次是《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六韜》、《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這七部兵書是北宋朝廷從當時流行的三百四十多部中國古代兵書中挑選出來的,作為武學經典。可見,這七部兵書是何等重要。它是中國古代兵書的精華,奠定了中國古代軍事學的基礎,這也是北宋朝廷在軍事理論建設上的一大功績吧。
《武經七書》前六本都是先秦時代成書,只有第七本是唐朝的。我們都知道有四書五經,但是武學這方面也有經,可見中國人很是迷戀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