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澆灌果樹,不要澆灌荊棘。
——魯米
一個鄉下老人,因心情沉重,由家人陪同到都市里看精神科醫師。
他無法具體描述自己的癥狀,而只能用象征的方式說:
“醫師,我的心中有兩條狗,一只是白狗,一只是黑狗。它們經常打架,讓我左右為難,心情沉重,不知如何是好?”
精神科醫師了解地說:“放心,那只白狗會贏。”
老人問:“您怎么知道?”
醫師說:“只要你經常喂它,它就會贏。”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只白狗和一只黑狗。
白狗代表善良、樂觀、快樂、愛、光明等等想法;黑狗則代表邪惡、悲觀、痛苦、恨、黑暗等等想法。
它們經常發生沖突,白狗與黑狗不斷在內心打架。一下子白狗占上風,一下子黑狗占上風,讓人身心俱疲。
袖手旁觀,只會坐受池魚之殃。我們必須介入,必須去喂那只代表善良、樂觀、快樂、光明與愛的白狗,讓它戰勝。
我們必須學會自己做自己的最好朋友,因為我們很容易落入成為自己最大敵人的陷阱。
遇到事情,多朝善良、樂觀、快樂、光明的一面去想,就是在喂養白狗。將白狗養得白白胖胖的,你才能成為一個快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