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毓老師說中庸
  •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 1261字
  • 2019-01-10 16:19:09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能)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為所欲為)也。”


君子,成德之人;小人,不是壞人,而是沒有成為君子的人。君子能守中庸;小人不知守中庸之道,做事往往與中庸之道相反。

迷信,自迷,“先迷失道,后順得常”(《易·坤》)。怎么顯現自己的良知?自己太尊貴了,唯我獨尊,必要慎獨。

君子能用中庸,君子能“時中”,要及時努力,“學而時習之”,“圣之時者”。一個時,有一個時的中道,“時中”,隨時守中道。日常生活、行事、衣著皆應時中,年輕人尤其不要索隱行怪。

但禮上不可時中,一個民族有其特性與文化,禮法不可以亂改。當政者不可以意氣用事,因為“上行下效”,“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要用損益之道,“損益,盛衰之始也”(《易·雜卦傳》),“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易·益》),“損益盈虛,與時偕行”(《易·損》),即要損其不能合于時者,而益其合于時者,百姓之易治亦在此。

什么是時中?“君子而時中”,即君子能時中,時時都在中道。“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時時都在中道內,無時不中、無所不中,亦即安中、中行。

光中—華中—時中—安中;求仁—得仁—安仁。

小人之所以反中庸,毛病在于“無忌憚”;不是小人,就得忌憚。一般人想入中庸之門,就得用“忌憚”兩字:忌,戒慎;憚,恐懼。《古詩源·堯戒》云:“戰戰栗栗,日謹一日。人莫躓(zhì,絆倒)于山,而躓于垤(dié,小土丘)。”

顏回“得一善則拳拳服膺”,為中行之士,“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弟子,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

“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論語·子路》),即有所忌憚,能戒慎恐懼。曾子“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論語·泰伯》),即忌憚之士,也可以入中庸而有成。

《壇經》,在家和出家一樣修行,“存真”即足。同學“母圣人”沒找到,現在都成“剩人”了!君子得能時中,失時就完了!人就是人,開始就要學怎么做人。

人的欲極為可怕,當保姆的修養程度絕對不足。兩口子為了賺錢,忘了孩子的成長,將孩子完全交給保姆撫養,可怕!小孩必自小練達,天天和媽媽斗智,反應才會靈敏。孩子是活寶,錢是死寶,怎可忽視小孩的成長與學習?我小時候,出門必須請假,還得說出理由。當年,說“桐城(桐城派)謬種、選學(《昭明文選》)妖孽”,我去聽“胡鬧”(太師母稱胡適)演講。

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做事要多往前看,真理就一個,什么都是空的,唯有在心里留下的痕跡不空,在臨終前會含恨。人能夠表里無愧,是真正的愉快,一個人能守得住不易!為了保護某某而去殺人,殺人的罪孽永遠存在心,良知會和自己算賬。不必要的事不必去做,一切將歸于烏有,犧牲也必須有價值。人一失中,則后悔莫及!就是真愛,也得有眼光,可別糊涂!我現在急!不要凈意氣之爭,使臺灣百姓受害。

蔣夫人失去一切,卻仍活得那么有精神,絕對有修養,但是她含恨的絕對不少。要為大我犧牲,絕不為私情犧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南江县| 沾益县| 福海县| 军事| 维西| 吴忠市| 项城市| 利川市| 威远县| 濮阳县| 梅河口市| 桐乡市| 黔南| 米泉市| 凤冈县| 平南县| 牙克石市| 敖汉旗| 新河县| 大冶市| 阿巴嘎旗| 舞钢市| 大丰市| 嘉义县| 洛扎县| 庆安县| 澄江县| 屯门区| 平遥县| 永丰县| 乐东| 建始县| 兴仁县| 郎溪县| 湟中县| 宣城市| 吉林市| 合江县| 黄龙县| 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