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
- (意)蒙臺梭利
- 1339字
- 2019-06-24 16:00:22
兒童的勞動
孩子的成長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孩子的身體必須從外部世界中獲得新鮮空氣和食物,精神也必須從外部世界中吸收所需的養料。不能否認,身體的成長的確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堅固的骨骼、長高的身體、大腦的構成和完善,以及牙齒的萌出和形成都是身體的生理器官進行的“勞動”,同時也是身體的各個器官在發育期間所必須完成的。
器官的“勞動”與我們通常所說的勞動是不太一樣的。我們通常所說的勞動可以從學校學習到,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智力創造和周圍的環境社會完成。說這些器官只是在“勞動”也不完全正確。在重要的成長發育階段,器官能夠執行一些外部的任務,還能完成程度很高、難度很大的任務,甚至超過一個人的承受能力。例如,過度勞累能讓人精疲力竭直至枯竭而亡。
外部勞動他人可以替代,可是人內心的思想勞動則必須自己完成。除了生與死人類無法逃避,內心的思想勞動同樣無法逃避。這種艱難的、不可逃避的勞動就是“兒童的勞動”。
我們讓孩子多休息,就是讓孩子通過這一方式進行思想勞動。也就是說,孩子不需要把精力都放在看得見、摸得著,而且依靠他們單薄的力量也做不出太大貢獻的外部勞動上。所以說,孩子在休息時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休息,而是在進行一項神秘的勞動,以達到自我建構的目的。孩子正是通過這樣的“勞動”使自己長成大人,僅僅是長高長大是不夠的,要想真正長大,就要具備運動神經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智力的成長發育也需要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行。
孩子成長需要具備的功能分為兩種:一是運動神經系統功能。這項功能可以讓孩子擁有平衡能力,學會走路和協調肢體動作。二是感覺功能。這項功能可以讓孩子感受周圍的環境,并通過對環境的觀察、對比和分析,為自己的智力成長與發展打好基礎。
孩子在熟悉了周圍環境之后就能發展自己的智力,并開始開發、使用自己的語言能力。語言不僅僅是發音這一方面,還會因此產生發音的動作,這就涉及運動神經問題,還要理解語法、名稱、句子的構成等內容。
打個比方,一個剛剛移居到新國度的人,他不了解這個國家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和文化,也不會使用這個國家的語言。那么他要想在這個國家生活下去,與這個國家的人民相處,就要先去做大量工作來適應這個國家。這個適應過程只能是他自己完成,自己去認識、理解、觀察和分析這個新環境,沒有任何人能替代。與此同時,他還要努力學習和長期訓練,使自己能掌握這個國家的語言。
對于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來說,他們就像是“移居者”,需要面對的一切都是那樣復雜和陌生。而他們的身體和各個器官都還未發育成熟,卻要讓自己在很短時間內適應這個復雜、陌生的世界。到現在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合理、科學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面對孩子這個階段的精神發展,我們好像又回到了只能任其發展、順其自然的狀態。必須改變這種情況,我們要找到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幫助孩子適應這種“內在勞動”,這與“外部勞動”有非常大的區別。
這就是我的嬰幼兒教育方法的根本目標,因此我所提出的某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并不是通用的,只是針對3~7歲的孩子,滿足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體成長、性格形成的教育需求。我相信我的教育方法無論是從內容上看,還是所要達到的目標,都是科學、合理的。這些方法能指導孩子取得更好、更高層次的發展,而不只是停留在滿足物質和生理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