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權利
既然嬰兒也是人,我們就應該用對待人的方式來對待他們。在這個躁動不安的社會中,當我們密切注視嬰兒的行為時會發現,他們是多么生機勃勃,對生活多么滿懷期望啊!
兒童擁有什么樣的權利?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將兒童視作一個社會階層、一個勞動者階層。事實上,兒童也在進行著一項創造性的勞動——成長為人的勞動。他們在創造自己的未來。他們在為自己身體和心理的成長全身心投入地工作著。母親在為他們進行了幾個月的工作之后,就將后面的工作都留給了他們,他們要自己去完成。也就是說,兒童的任務將會更為艱辛、更為復雜、更為困難。孩子在出生時,除了具有內在潛力之外,可以說一無所有。我們成人必須承認,兒童將不得不在一個充滿荊棘的環境中完成每一個任務!
在出生時,人類比動物更加脆弱、無助。經過幾年的磨煉,他們就會長大成人。他們所處的社會是經過無數代人艱辛地努力而形成的,是一個高度復雜的、有組織的社會,他們要成為其中的一員。在這些既無力量又無思想的嬰兒降生和融入我們這個所謂的文明社會中時,他們應當擁有什么權利呢?讓我們看一看嬰兒降生到世上后,我們所謂的社會公義是如何對待他們的吧!
雖然我們的生活已經進入了20世紀,但實際上在許多所謂的文明國家中,孤兒院和奶媽仍然是社會所承認的照顧某些孩子的選擇。孤兒院是什么?它實際上就是一個關押所,一個黑暗恐怖的監牢。它就像中世紀的土牢,在那里,犯人們頻繁死亡而不留任何痕跡。犯人從未體驗過他人給予的愛,他們死后連姓名也會被刪掉,財產也會被剝奪。或許只有那些年長的犯人才能在記憶中珍藏母親的印象,卻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姓名。一個后天的盲人還能通過追憶美麗的色彩、燦爛的陽光得到某些安慰。然而,一個生活在孤兒院的棄兒連他們都不如,更像一個天生的盲人。棄兒甚至連犯人都不如,犯人擁有的權利都比他們要多!縱然是在那最讓人憎惡的暴政時代,無辜的被壓迫者也會燃起正義之火。這種不斷累積的不滿終有一天會引發一場革命,激發人民去爭取平等的權利。但又有誰愿意站出來為這些棄兒的命運大聲吶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