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具有無可比擬的發展能力
當我們對人類進行研究并將其與其他動物進行比較時,會發現人類與其他動物的確有很多不同之處。其中主要的一點是人類不具有特殊的運動方式,或者不具有特定的棲息地。所有的動物中,只有“人”最能夠適應各種氣候和環境,熱帶或極地,沙漠或森林,只有“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去他想去的地方。人還可以進行最多樣化的運動,而且能夠用自己的雙手做事,這是其他動物做不到的。對人來說,好像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相當自由。人類擁有最多種的語言,可以走、跑、跳、爬,還可以像魚一樣游泳,可以從事充滿美感的運動,比如跳舞。可是,當孩子出生時,卻沒有一樣能力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來,他們需要從出生開始一項一項地學習。
孩子剛出生時沒有任何行為能力,可以說幾乎是癱瘓的,他們借助練習慢慢學會了走路、跑步和像其他動物一樣攀爬,但這都必須靠他們自己去努力。人類的孩子不僅會獲得人類所有的能力,遠遠超過其他動物,而且還能夠調整自己從而適應他所要面臨的氣候、生活環境以及文明社會種種日益復雜的要求。自然界把這種工作只交付給兒童來完成,成人已經無法輕易適應。成人仿佛永遠難以精通外國語言的腔調,即使這種語言要比他自己的母語簡單很多。成人或許喜歡某個環境,但只能將它置于記憶中,而孩子卻不知不覺地把它吸收了,并使其構成自己心靈的一部分。孩子就是這樣把所聽到的、所看到的融入其中,變成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甚至成為自身的一部分。語言是個典型的例子。心理學家把這種記憶力叫作內在美,它的任務就是為個體建構一種行為,使其不僅能夠適應他所屬的時間和空間,也適應這個社會的精神意識。成人常常發現自己帶著感情和偏見,特別是在宗教方面,有些人覺得用客觀理性來判斷應該拒絕,可實際上他們卻很難擺脫,因為那已經成為他們的一部分,已經融入他們的血脈。
如果我們要改變某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或希望加強某個民族的某種性格,我們必須把孩子作為突破口,從他們小時候就開始行動,因為能夠在成人身上做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想改變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不管是要變好還是要喚醒宗教意識或者提升文化品位,我們都必須仰仗孩子,只有他們才擁有無可比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