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誕醫學史
- (美)莉迪亞·康 內特·彼得森
- 4712字
- 2019-01-03 15:13:24
金:價值不菲的秘藥良方
賢者之石,醉鬼的解藥,鍍金藥丸,暖心飲品,娃娃的麻藥

1893年,一個星期五的深夜,醉得不省人事的尤金·萊恩在布魯克林大橋入口處被人發現。根據警察的描述,他醉得“又瞎又聾又啞”。事后,他被拖入了位于市中心曼哈頓、被戲稱為“墓地”的紐約市監獄,關了起來。
第二天,萊恩發燒,眼睛無神像死魚,周圍散發著一股“怪味”,但他能解釋自己是怎么混進監獄里了。他不過是和基利研究所的其他康復者一起在懷特普萊恩斯慶祝酗酒治療項目的成功而已。也許看起來他并不成功。
萊斯利·基利醫生曾在南北戰爭時在聯邦軍隊中擔任軍醫,他聲稱自己有一個神奇的戒癮療法。1880年,他開始在位于伊利諾伊州德懷特市的療養院收治酗酒和鴉片上癮的病患。和當時的醫學界觀點完全不一樣,他聲稱:“酗酒是一種疾病,我可以治愈。”
酗酒真的能被治愈嗎?他一直在努力。有很多年,開往德懷特的火車上坐滿了不顧一切尋覓清醒的“醉鬼”。登記入住之后,病人的胳膊上會被立即打上一針。療養院還會給他們開一種藥水,每隔兩個小時喝一茶匙。每天,病人們排著隊,好像軍隊里的隊列一樣整整齊齊的,等待著一次又一次的打針和裝在茶匙里的藥水。注射劑和藥水的真實配方隨著基利進了墳墓,始終未曾公開。但其中有一種原料,是他驕傲而公開宣傳過的——金子。
藏在杯子中的長生不老方
基利不是第一個信誓旦旦地宣揚自己的治療是以含金的藥品為賣點的。好幾千年來,人類一直都嘗試通過吞下金子來維持健康。但是有一個困難:人體不能吸收金。如果是口服,純金會直接在人體內走一圈,最后只是使我們的大便比平常閃光值錢些而已。有很長一段時間,醫生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對付這種頑固的元素。它不能發生化學反應,不能溶解,似乎對任何人都不起作用。甚至一些在醫學史上最坦率的專家(希波克拉底、塞爾蘇斯、蓋倫等)都在這個話題上保持沉默。
這種金屬雖然美麗,但似乎毫無益處,為什么我們會一直嘗試去吃它呢?
為了不朽——這是首當其沖的理由。當然,奢侈的金子就是令醫學創新變得貪婪的起點。當你需要嘔吐的時候,你會用銻;如果你想放放血,會用柳葉刀或水蛭。但有些時候,打敗疾病還不夠。當要挑戰死亡時,術士們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金子的閃光迷花了眼。
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就已經知道金不會被銹蝕,因而將它與長生聯系在了一起。大約3世紀,術士魏伯陽曾經寫道:“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可見,服用金絕對不是一個當時才出現的想法。《本草綱目》中推薦了自公元前202年之后至成書前出現的一些含金藥方,比方說這個用于治療口瘡和牙齦潰瘍的方法:“金器煮汁頻頻含漱。”黃金漱口液攪拌杯,要不要了解一下?

隨著中世紀煉金術的興起,人們對創造一種能夠飲用的金的嘗試層出不窮。煉金術士的主要目標是什么?當然是為了創造出長生不老之藥,也就是賢者之石,也即能允諾不朽的魔法物質(當然,這遠遠早于哈利·波特)。1300年前后,一個名為格柏的煉金術士找到了將黃金溶解到液體當中的方法。這種“王水”是一種橘黃色的致命混合物,包含硝酸和鹽酸,散發著霧氣,就和你在迪士尼電影中看到的女巫的坩堝里散發出來的一樣。但神奇的是,它能夠溶解純金,然后經過進一步反應,產生一種鹽——氯化金——這種物質和水混合,是能夠飲用的。但即便是氯化金溶液,也是極具腐蝕性的,是個穿透能手。不過,這是首次藥劑師們感覺他們似乎可以解開這種金光閃閃的金屬蘊含的能賦予人生命的秘密。

帕拉塞爾蘇斯反復思考金如何可以被人飲用
特別是16世紀時的帕拉塞爾蘇斯,一直大力贊揚這種可以飲用的黃金。他相信這種金屬能夠令人體“不可毀滅”,后面可能就有點夸大其詞了:“黃金飲能夠治愈一切疾病,它具有重生與修復的力量。”他稱它能治愈躁狂癥、亨廷頓舞蹈癥和癲癇。此外,它還能“令人心情愉快”。
它是真的很有效嗎?很難說。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它絕對有毒。氯化金能造成腎損傷,并引發一種名為“黃金熱”的疾病,這種病的患者不僅發熱,還會大量流涎和排尿。
也許在金子還不能飲用的時候,人類就該放棄。
鍍金藥物:散發著黃金色澤的“希望”
非常奇怪的是,醫生們——比方說17世紀的牙醫和全科醫生尼古拉斯·卡爾佩珀——一直基于和帕拉塞爾蘇斯相同的理由,繼續開出包含金的處方(有時候甚至是在氯化金表面裹上一層純金,做出一顆鍍金藥丸,以增強藥效)。副作用是病人愿意承擔的風險。對那些患有癲癇或精神疾病的人來說,散發著黃金色澤的希望,還是值得一試的。
不幸的是,很多騙子利用黃金的吸引力來售賣一些毫無用處的藥物。特恩的萊昂哈德·特恩尼塞就是其中之一。特恩尼塞于16世紀開始了自己劣跡斑斑的事業,他給廉價的金屬鍍金,然后冒充純金銷售。最后,他認定行醫是來錢很快的事業,便開了一家店鋪,生產并售賣定價極其高昂的長生不老藥,據稱其中包含可以飲用的金。這些藥有著“黃金劑”“太陽精”這樣夸張的名字,而其中極有可能根本不包含可溶解的氯化金。一切不過是夸夸其談,根本不是藥物。最后,法蘭克福的一位教授終于寫了一篇言辭犀利的文章將之曝光。特恩尼塞失去了自己的店鋪和財富,不過卻不是因為這篇文章,而是因為一個非常現代化的壯舉——一樁丟臉的離婚案。當然,這其中肯定是有些教育意義的。
盡管在17世紀的藥典中常能見到金,但很明顯,相比真正的執業醫生,江湖郎中們更常兜售這些藥劑。畢竟,醫生們還無法證明金對人體有絲毫益處。但如果獲益巨大,誰還會在乎實證研究結果這種微不足道的事情?售賣黃金藥的商販最常做的一個承諾就是金具有“暖心力”,不是“善力”,而是能對心臟起到良好而溫暖的效果。因為過去的煉金術士認為金代表太陽,心臟在身體中的地位也對應著太陽和溫暖,好吧,這算是能說得通吧。暖心劑用了數百年的時光煉成,能給患者帶來溫暖(通常是酒精)。有時候,藥劑中懸浮著一些惰性的黃金微粒,令購買者相信他們買到的是皇家療法。當然,今天那些喜歡喝金箔酒的人,也會覺得自己喝到了金光閃閃的美酒。
盡管這些商人虛假宣傳,但可能也有些好處。是的,這些補品藥劑中并不包含金,反正你應該也不想服下真正的金。除了那種會引起發燒的鹽之外,煉金術士還碰巧發現了一種叫雷酸金的物質,這是一種包含金、氨、氯的有毒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同樣被宣傳為具有“暖心力”,在制藥界引起了爆炸。這里說的爆炸就是真的爆炸,這種物質極易自行爆炸。對縱火狂來說是個良方,對病人來說就不是了。有時候發明創新真不是好東西。
到了18世紀,金依然無所作為,漸漸失去了魔力。醫生們開始相信化學家的說法,化學家已經否定了這種煉金術時代的頂梁柱可能具有的藥性。有些人,比方說赫爾曼·布爾哈夫說:“金除了擺闊以外,在制藥中幾乎毫無用處。”但是還需更多的批評、更多的猛料,才會令這種金屬失去光澤。醫藥學中金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酒精依賴戒斷者
19世紀,醫學界在絕望地研究梅毒的療法,這令金又重放光芒。盡管在金被用于治療性病的時代,汞更受青睞,但還是有一些人轉向金。此時,較常用的是由氯化鈉和氯化金混合配制成的藥物,腐蝕性要小很多。就如同當時許多治療梅毒的藥物一樣,它似乎是有效的,因為梅毒的癥狀自行減輕了。但這些基本上都是傳言。金后來又以藥丸、含片、治潰瘍的金鹽粉的形式再度出現,甚至還有注射劑和湯劑的形式,承諾可以治愈一種困擾千百萬人的麻煩——酗酒。
萊斯利·基利醫生并不是傻瓜。實際上,在那個時代,他將酗酒當作一種疾病(而非一種人格缺陷),并可以治愈。這種想法是非常令人震驚、非常有開拓性的。但是一天打四針,喝點藥水,真能治愈美國成千上萬的酒鬼嗎?基利覺得可以。他吹噓自己的黃金注射劑具有95%的治愈率。
首先,那些注射劑當中真的含金嗎?這可是他廣告中最煽動人心的內容。但是基利堅決反對公開配方,在一些場合,他親自拿出一些樣品來測試,以證明其中含有金。但是其他人在未經基利允許私下進行的測試中,在藥水和注射劑中都無法發現足量的金。不過,他們發現的配料非常有意思:嗎啡、大麻、可卡因、柳樹皮汁,以及酒精。其他的分析還發現其中包含番木鱉堿和阿托品。

基利研究所一家分所的廣告。那個飛行骷髏的筆觸真是不錯
在基利的藥最流行的時代——美國全國各地都很容易買到,無論是去其研究所買還是通過郵購——這種藥以“麻藥”的名字而廣為人知,孩子們會威脅自己的布娃娃,如果它們不快點好起來,就給它們吃點“麻藥”。這可能也解釋了為什么警察在拘捕尤金·萊恩的時候說他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像是吃了“在基利醫生診所里面吃的那種藥”。
至于金,這個治療過程中唯一閃光的地方,可能就是其偏重于使病人鎮靜下來挺過難關的戒酒反應,而不是真正地治愈他們。當時貶低這種治療的人稱,根據他們的數據,根本達不到基利自己吹噓的95%的治愈率,最初只有約20%—50%的病人能做到不飲酒。但由于沒有長期跟蹤的修正數據,最終的結果會遠遠低于此。
1900年基利死后,他的公司和他早期的合伙人之一弗雷德·哈格雷夫斯之間打起了官司,哈格雷夫斯稱那些藥中根本不含金。一開始,他和基利用含金的藥物治療了一個人,但那個人死了,沒有看到真正令人滿意的效果。但是他們繼續使用了“黃金藥”這個名字。基利似乎滿足于一個說法:“萬物中都有一絲金,海水中有金,泥土里有金——萬物中皆有。這里面也有一絲金呢,這就夠了。”
顯然,在廣告中發光的,并不都是金子。它當然不能治愈酗酒。
問問尤金·萊恩就知道了。
精神失常和貴族血統
藥用銀可能不像金那么閃閃發光,但其影響力更大。銀作為當今所謂的“殺菌劑”,在古代就享有可以檢驗食物是否變質的名聲——這種名聲一直延續到美國開拓者的時代。他們稱在牛奶罐中放入一枚銀幣,可以保持牛奶的新鮮。
煉金術士將銀與心智和月亮聯系在一起(這與金和太陽的關系類似),從而出現了精神失常(lunatic)這樣描述精神疾病的術語。有錢人通過他們使用的銀勺子攝入過量的銀,使皮膚變成了“貴族血統”。和往昔有諸多銀的熱衷者一樣,今天仍舊有很多支持者攝入足量的銀來防止感染,結果皮膚變成了藍色(這種狀況實際上是銀中毒)。斯坦·瓊斯,一位自由黨政客,分別在2000年和2006年競選參議員和蒙大拿州州長均告落敗,他認為千年蟲會引發抗生素短缺,故喝下了大劑量的膠體銀以預防千年蟲,結果引發了嚴重的銀中毒。在和記者談及他灰藍色的皮膚時,他說:“人們會問我這是否是永久性的,問我是否要死了。我都告訴他們,我是在為萬圣節做練習呢。”他也可能是要參加藍精靈游行吧。

一位真正的藍色的自由黨人
當下的鍍金時代
今天的人們如果聽說金實際上在醫療工具箱中是有合法位置的,也許會大吃一驚吧。經過人類對“可服用的金”的無數次嘗試之后,都沒有發現這種物質的用處,然而毒性也不大。但是其他形式的金則有很多用處。膠體金——一種微體金和其他物質的混合物——被用于電子顯微鏡檢查。我們也該感謝金合金來填補我們的牙洞。金納米顆粒正被研究用于癌癥治療中,這些顆粒可以優先在癌細胞中聚合,因而可以將蛋白質和藥物附著在上面,以增強特定的治療效果。
金的化合物,無論是以注射劑的形式,還是以口服藥的形式,都被應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當中,這可能是由于其消炎的特性(其中的原理現在還未被完全解開)。有時候,這些金的化合物也會引發嚴重的副作用——其中之一便是金沉著病。藥物中的金微粒在皮膚的色素細胞中不斷累積(要達到8克——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在日曬后,病人的皮膚會呈現出一種藍灰色。給皮膚鍍金并不能真正地保護你,不過這也不會引發死亡。還記得007系列電影《金手指》當中那個全身涂滿金漆而死掉的女人嗎?電影中她是死于“皮膚窒息”。那一幕真是令人嘆為觀止,不過全都是胡說,并不科學。
金在現代醫藥中應用非常窄,這一點并不奇怪。畢竟這么多年,它的光芒都比它的價值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