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袖們(2017全譯修訂版)
- (美)理查德·尼克松
- 3865字
- 2022-07-28 18:22:52
第一章 他們與眾不同
——改變世界的領袖們
在偉大領袖們的腳步聲中,我們可以聽到歷史的滾滾雷聲。有史以來——從古希臘人,經過莎士比亞,直到現代,很少有什么主題能像偉大的領袖人物那樣經久不衰地吸引著戲劇家和歷史學家。是什么使這些領袖人物與眾不同?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那種特別的、難以形容的激越感情又是什么引起的呢?
這些領袖們扮演的角色之所以引起人們如此之大的興趣,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戲劇性,更是因為它的重要性、它的影響。當一出戲閉幕時,觀眾魚貫退出劇場,回家去繼續他們正常的生活;而當一位領袖的生涯結束、降下帷幕時,觀眾自己的生活也就起了變化,同時歷史的進程也可能會隨之發生深刻的變化。
我在過去三十五年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機會,使我能在一個不平凡的歷史時期,對世界領袖們作第一手的調查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這段歷史時期內的世界主要領導人中,除斯大林以外我都認識。我訪問了八十多個國家,不僅與這些國家的領袖打過交道,而且看到了他們是在什么條件下行動的。我觀察到有的領袖成功了,有的失敗了,并且有機會根據我自己的經歷去分析他們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由于我對公共生活的高峰和深谷均有所了解,我懂得,除非你嘗到過深谷的滋味,否則你就不可能真正領略險峰的情趣。如果你只是站在局外旁觀,那么你也不可能真正懂得一個領導人的動力來自何處。
在我擔任公職的那幾年中,人們最經常問及的問題之一是:“在你所認識的領袖中誰最偉大?”要用一句話來回答是不可能的。每一個領袖都從屬于一個特定的時間、地點、環境,領袖和國家是不能互換的。就是像溫斯頓·丘吉爾那樣的偉人,要他成功地扮演康拉德·阿登納在戰后德國所扮演的角色也是難以想象的。反過來說,阿登納也不可能像丘吉爾那樣在英國最危急的關頭力挽狂瀾。
一個領導人躋身于偉大領袖之列的可靠公式有三個要素:偉大的人物、偉大的國家和偉大的事件。丘吉爾曾評論過19世紀英國的一位首相羅斯伯里勛爵,他說,羅斯伯里的不幸在于生活在“偉大人物未遇重大事件”的時代。我們通常給予戰時領袖的地位比和平時期領袖的地位要高。這部分是由于戰爭所固有的戲劇性,部分是由于歷史書中對于戰爭總是大書特書。但是,這也是因為,只有當一位領袖的能力受到最大限度的挑戰時,我們才能充分地衡量其偉大的程度。在我頒發榮譽勛章的時候,經常想到那些勛章獲得者中間一定有不少人是以極大的勇氣奮起對付十分復雜的局面的,他們原來肯定是相當平凡的人。沒有那樣的復雜局面,他們的勇氣就顯示不出來。戰爭的復雜局面所揭示的領袖們的品質我們可以一目了然。和平時期對領袖們的考驗可能同樣嚴峻,但經受這些考驗相形之下既不那么富有戲劇性,也不那么顯而易見。
一個渺小的人物在一次巨大的危機中領導一個偉大的國家顯然談不上偉大。一個偉大的人物在一個渺小的國家里可以展示偉大領袖的一切品質,卻永遠得不到承認。也有另一些人物,他們雖是大國的大人物,卻生活在巨人的陰影之中:例如周恩來,他總是小心翼翼地讓舞臺上的聚光燈照射在毛的身上。
有一點必須弄清楚:那些被公認為“偉大”的領袖們并不一定都是好人。俄國的彼得大帝是個殘忍的惡霸。尤利烏斯·愷撒、亞歷山大大帝和拿破侖之所以被人們銘記在心,并非因為他們是政治家,而是因為他們是征服者。當我們談及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時,只是偶爾談到那些曾經將管理國家的本領提高到較高道德水平的領袖。我們更多的是談論這樣一些領袖,他們能在如此宏大的規模上有效地行使權力,以致能大大改變他們國家以及整個世界的歷史進程。盡管丘吉爾和斯大林表現的方式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領袖。不過,如果沒有丘吉爾,西歐也許會遭到奴役;如果沒有斯大林,東歐也許已獲得自由。
在寫領導人的過程中,我本打算把我了解的一些非政府的各界杰出領袖包括進去。我注意過大公司和工會領導人如何像所有政治家那樣頑強奮斗而一步步上升到最高位置,進而以堪與外交部長的外交才能相媲美的能力去行使職權。學術界的陰謀詭計與一次黨代表大會的陰謀詭計一樣完全是拜占庭式的。我認識新聞界的領袖們,例如亨利·R盧斯,他們對世界的影響要比許多國家的領袖大得多。
但是,本書是專門寫我最了解的那一類領導人的,在我看來他們是至關重要的。本書是寫那些領導國家的人物的,他們不僅擁有這種地位所帶來的權力,而且還負有責任。
這里所寫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理想和事業,這些對于他們個人都是極其重要的。有些人贏得了流芳百世的美名。另一些人可能在他們自己的國家之外很少被人們記住。關于領導的本質,以及關于這幾十年來遍及世界的矛盾沖突,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一些重要的話要對我們說。
我本來打算在本書內還要寫一些我認識的領導人,但結果沒有寫——其中有杰出的拉丁美洲的領袖,如墨西哥的阿道夫·魯伊斯·科蒂內斯,阿根廷的阿圖羅·弗朗迪齊,哥倫比亞的阿爾貝托·耶拉斯·卡馬戈,以及那個富于幻想的,主張內地對外開放的巴西總統儒塞利諾·庫比契克。或者還有加拿大的萊斯特·皮爾遜和約翰·迪芬貝克,他們兩人在性格和政治方向上差別甚大,但都關心加拿大的命運,都對世界有清楚的認識。還有巴基斯坦的總督吳拉姆·穆罕默德和總統穆罕默德·阿尤布·汗,南斯拉夫的鐵托元帥。還有西班牙的佛朗西斯科·佛朗哥,他在私下里的為人與給予公眾的印象竟有著這樣大的差別。教皇庇護十二世和保羅六世各以自己的方式,不僅在精神舞臺,而且在世界政治舞臺上扮演了極有意義的角色。戰后國際大家庭中走在前列的領袖們有比利時的保爾·亨利·斯巴克,意大利的曼利奧·布羅西奧,法國的羅貝爾·舒曼和讓·莫內。本來可以寫入本書的領袖人物還很多,但是僅僅舉出這幾位就足以看出,最近幾十年世界上涌現出人數眾多、才能各異的領袖人才。
我之所以選擇下列各章所描寫的領袖人物,有的是因為他們具有別人所沒有的聲望,或對歷史的進程具有極大影響,有的是因為他們生來就具有令人矚目的素質,有的代表了這一動亂的歷史時期內席卷世界的力量。除了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以外,我沒有涉及美國的領袖。麥克阿瑟為重建現代日本所起的作用是他最具深遠意義的貢獻。
多數歷史書籍寫的都是歷史事件,只是偶爾寫到在歷史上起了作用的人物。這本書寫的是領袖人物,以及他們如何影響事態的發展,是寫他們如何使事態改觀,如何與眾不同,寫他們賴以產生影響的特點以及為何產生影響。
杰出的領導才能是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既需要超群的力量,又需要非凡的想象力。長久以來,美國國內有一種普遍的看法,即這個國家真正需要的是找一個最高級的企業家來管理政府,找一個業經事實證明能夠卓有成效地管理大型企業的人。這種看法沒有看到本質。企業管理是一回事,領導國家則是另一回事。正如南加利福尼亞大學企業管理學院的沃倫·G本尼斯所說:“管理人員的目標是把事情辦妥,領袖人物的目標則是去做應該做的事。”
盡管領導需要有技巧,但領導遠遠不是有技巧就行。就某種意義來說,管理企業好比寫散文,領導國家好比寫詩。在很大程度上,領袖辦事必然是靠符號、形象,以及成為歷史動力的能啟發覺悟的思想。人們可以被道理說服,但要用感情來感化,他必須既能說服他們,又能感動他們。經理考慮的是今天和明天。領袖必須考慮后天。經理代表一個過程,領袖代表歷史的方向。因此,一個沒有管理對象的經理就不成其為經理,但是,一個領袖即使失去了權力,也還能對其追隨者發號施令。
偉大的領袖需要有偉大的想象力,它能激勵領袖,又能使領袖去激勵全民族。人民會愛戴也會憎恨偉大的領袖,但他們很少會對他無動于衷。
一個領袖僅僅知道該做什么還不夠,他必須還能夠去做該做的事。想當領袖的人如果沒有作出正確決斷的判斷力和洞察力,他就會因為缺乏想象力而失敗。只知道該做什么但又做不到的領袖會因無能而失敗。偉大的領袖既需要想象力,又需要有能力去完成該做的事。他雇用管理人員去幫助他,但只有他自己才能確定方向,提供原動力。
一個領袖所關心的偉大事業可能是創造新事物,也可能是維護舊傳統——而且每一爭端的對立雙方常常都有其利益互相沖突的堅強領導人。一個從事渺小事業的堅強領導人可能壓倒一個從事重大事業的軟弱的領導人,或者說壞的事業也可能壓倒好的事業。世界上沒有一套永世不變的可以據以預測歷史,或據以衡量歷史的簡單規則。在回顧歷史時,這些事業也同領袖們自己一樣會顯得與開始時不同。有時判斷是依據誰贏得了勝利來作出的。歷史學家總是偏向勝利者而不是失敗者,而且在對待事業方面也和對待領袖人物差不多。
我所了解的真正強有力的領導人都是十分聰明、訓練有素、工作刻苦的人,他們特別自信,為理想所驅使,推動別人前進。他們放眼向地平線以外展望,其中有些人比另一些人看得更清楚。
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年代的變化比世界歷史上任何一個類似年代的變化都大都快。當超級大國之間互相對抗時,我們看到了巨人之間的爭斗;當古老的帝國被幾十個新興國家取代時,我們看到了一次次天翻地覆的大動蕩;當武器的發展甚至已超過科學幻想小說的思想時,我們看到了災難日益深重的時代。偉大的事變造就偉大的領袖。動亂的年代既造就最優秀的人物,也產生最低劣的人物。赫魯曉夫是個強有力的領袖,卻是一股危險的力量。毛移山倒海,也改變著成百萬人的命運。
今后的年代要求有最高水平的領袖。有人說,那些不研究歷史的人必然會被迫重復歷史,而相反,如果一個時代的領導人比他們的前任看得更遠,那是因為他們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之上。這本書寫的是過去的領袖,但卻是為未來的領袖們寫的。書中的每一位領袖都研究了歷史,并從中得到教益。我們又能進而向他們學習,這就使今后的世界有更好的向前發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