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53.給愛你的人做一頓飯(二更)
- 農業狂潮
- 南宮大煙槍
- 2409字
- 2019-03-01 06:00:00
見幾人都沒搭茬兒,章南北接著說道。
“我想弄這個餐廳的目的呢,主要是想要有一個能夠快速將新的品種推廣出去的窗口,我準備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大量的培育出新的品種出來,這些品種呢,都比較新穎,通過傳統的商超來做推廣太慢了。所以我需要一個合適的渠道,能盡量快速的,讓消費者體驗到我的產品。那么有一家連鎖型的餐廳,就會非常合適了。”
“為了快速的推廣,那么這個餐廳呢,就需要是一個連鎖店。一般都是火鍋,燒烤,麻辣香鍋等類型核心材料容易復制而容易做成連鎖店之外,而傳統餐廳的話,想做成連鎖店比較困難。”
“但是我后面的品種,會有適合炒的,適合燉的等等,這樣我需要的這家連鎖餐廳,就需要是偏向傳統炒菜的餐廳。這就矛盾了。”
“一家傳統餐廳,要想做成連鎖店,資金是一方面,但更大的問題是不同的廚師做的菜口味不一樣,當這個連鎖店只開四家五家甚至是來家的時候,還可以靠培訓、廚房標準化、然后自己慢慢培養廚師等方式來解決。但是當這個店開到幾百上千家,并且分處很多城市的話,根本沒有辦法做到口味統一。”
“那么我就想可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如果這個餐廳沒有廚師,自然口味統一的問題就解決了,可要沒有廚師的話,又有誰來做菜呢?那就只能讓客人自己來做了。這個邏輯很合理吧。”
這怎么就合邏輯了?因為不同廚師口味不一樣,那就讓客人自己動手,這是啥邏輯!!!!
三個人聽的一臉懵逼。
見其他三人都是這種表情,章南北趕緊接著解釋。
“我們現在有一個優勢,不是我自夸,我培育出來的蔬菜品種,天然的就可以增加20分的廚藝,一個剛會做菜的普通人,廚藝如果算60萬的話,那我用了我的蔬菜,就能達到80分的大廚水平。自己做的菜味道好,那自然,就想在親人朋友面前表現一下,這是其一。”
“其二,我還想到一個噱頭,就是【給愛你的人做一頓飯】,這樣的話這間餐廳,就更多的是趨向于體驗店,懷著感恩的目的,給父母,給愛人親手做一頓飯,而在我們餐廳做飯,用我的蔬菜,做出來的天然就會很美味,吃飯的人,又有濃郁的感情在里面,這感情在口味上又有加分。這樣做的人吃的人都會滿意。”
“其三,一般被照顧的人大多數都不會做菜,他們對做菜有恐懼,又有向往;那么在咱們餐廳,就是要打破這種恐懼,讓他能夠體驗到做菜的快樂。怎么樣才能讓一個害怕做菜的人,感到快樂呢?只要當他覺的做菜不難,隨便做做味道就挺好,吃得人感動又開心,那么他自然就會覺得快樂。”
“做菜不難,可以我們先把食材處理好,廚余幫他收拾干凈,再有專門的廚師一步一步教他,這樣自然就不難了;隨便做做味道就很好,那是因為我們材料天生的優秀,自帶加分屬性;吃的人感動得開心,那是因為我們這是體驗店,說的就是做給愛你的人,那吃飯的自然也是愛他的,能不感動又開心嗎?!”
“打破了他對做飯的恐懼之后,那他之后會不會愛上做飯呢,在家里會不會想做呢,是不是會時常的想露一手呢,結果發現只有買我們的菜做出來味道才好,OK,我的蔬菜就可以賣給他了。”
“所以這餐廳在我的計劃里,是用來起到破冰的作用的,破冰之后的銷售,才是我真實的目的。”
三人聽完章南北的這一番解釋,這才是恍然大悟。
他們這三家,一個是種菜的,一個是賣菜的,一個是做菜的,剛好三個環節,都打通了。
章南北提供貨源,劉揚靈負責渠道,老周負責終端。
這奇怪的餐廳既是銷售的終端,又能成為推廣平臺,而他們三家圍繞著這個餐廳,就能形成一個不斷擴張的閉環。
只要餐廳擴張到哪里,他們三人的生意就能擴張到哪里。
而這餐廳只需要很少的服務員和廚師,食材又是都由自己來提供,能夠保證新鮮程度和最低的價格,成本上天然就占有優勢。
并且因為員工少又不會有控制核心競爭力的員工,所以在管理方面,會非常的省心,管理上壓力小,那擴張起來自然就會非常快。
當然,前提是這個模式會被市場認可。
這樣一來就說得通了。
看三人差不多琢磨過味來了,章南北接著說:“我準備這個餐廳呢咱們三家合作,這餐廳如果能夠火起來,賺錢還是其次,當然,錢賺的也不會少。還會帶動我的公司,劉哥的公司進入跨越式的發展。”
“而周老板,你難道想一輩子給人打工嗎?男人嘛,錢賺夠了難道不想著有一份自己能拼搏的事業嗎。”
“斌哥,我昨天看你錄節目,我覺得你更適合走上前臺,當一個明星,而不是藏在后廚作為普通的主廚。在我的計劃里,你應該是當一個明星,做這家餐廳的招牌。借著這次比賽的東風,我們幾個在用各種資源,爭取短時間內把你捧紅,之后再用你的名氣和粉絲,為我們這個新模式的餐廳保駕護航,特別是開始的階段,你將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我具體的計劃是這樣的,一邊選址裝修注冊之類的,先開一家旗艦店;另一邊呢斌哥要把這次比賽的冠軍拿下,光拿下還不行,比賽過程中一定要表現的特別有話題,盡量每期節目都把你的人氣上一個臺階。”
“劉哥也要利用好贊助商的身份,盡量影響到編導和電視臺,讓他們在節目里多給斌哥鏡頭,還得是漂亮的鏡頭。我和周老板在這比賽期間,買廣告也好,買熱搜也好,盡量把斌哥的名氣炒上去,多多圈粉。”
“這是比賽的東風,要借足嘍。平時也不能放棄,拍視頻做直播,賣日常等等等等,都給他弄上,在餐廳籌備期間,要把斌哥做成一個大網紅,還得是有實力,有死忠粉的那種大網紅。”
“然后等餐廳一切都弄好了,再由斌哥用名氣給餐廳帶客進來,然后咱們再搞一個大的事件營銷。到時候斌哥的死忠粉,斌哥名氣引來的路人粉,事件營銷的話題爆點,這些人就是咱們餐廳初始階段的客源和意見領袖。”
“然后再用他們的口碑,引來更多的顧客。”
“總而言之,就是拿比賽炒熱斌哥,再用斌哥的名氣帶動餐廳,然后拿餐廳的經營模式和咱們的產品來穩住名氣帶來的用戶。”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爭取在短期內把咱們餐廳弄的火遍全城。接著不斷的開分店,擴大影響。咱們自己有供貨渠道,這種模式不用請很多廚師,員工也好,管理也好,都很簡單,所以擴張起來會非常的快。店開到哪,我的貨就供到哪,劉哥的四海果蔬就擴張到哪兒。”
“這樣一來,咱們三個的事業,都會有一個跨越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