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逃跑的“英雄”

“阿卡迪亞”會議議定的各項內容看似鼓舞人心,但對江河日下的盟軍遠東戰局絲毫無補。到1942年2月底,香港、馬來亞、新加坡、關島、威克島以及西南太平洋的新愛爾蘭島、新不列顛島和所羅門群島大部,除爪哇島之外的荷屬東印度、緬甸南部相繼淪陷日軍之手。用一句話形容盟軍的遠東戰局,就是“怎一個‘慘’字了得”。東京報紙已公開宣稱:“大東亞戰爭大局已定。”日本四島的慶?;顒哟似鸨朔?,上自內閣、大本營,下到普通民眾,普遍處于一種病態的癲狂之中。再用一句話來形容日本人此時的心情,那就是“風景這邊獨好”。

不過仍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美菲軍頑強據守的巴丹和科雷希多。盡管躲在馬林塔隧道里的麥克阿瑟度日如年、處境尷尬,但“萬綠叢中一點紅”使他迅速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在美國,麥克阿瑟的人氣急劇上升,成為公眾心目中的“硬漢”。美國許多州的議會向科雷希多發來電報,向他表示“州的謝意”,民眾和社會團體的贊揚電文也紛至沓來。新聞界更是將他捧上了天,報紙上充斥著麥克阿瑟如何指揮部隊打得小鬼子潰不成軍的新聞。據不完全統計,華盛頓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3月11日所發布的142份官方戰報中,有109份提到了麥克阿瑟。一些將之奉若神明的國會議員甚至向羅斯福提議,應迅速將他調回華盛頓擔任美國陸軍最高統帥。

羅斯福和史汀生當然清楚那些宣傳不怎么靠譜,很多是為了鼓舞士氣不得不為之。巴丹戰局無疑是絕望的,盡管兩人都不太喜歡麥克阿瑟,但也必須考慮這位“國民英雄”下一步的去向。

日軍攻占俾斯麥群島之后,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隨時面臨被入侵的威脅。前文說過,澳大利亞本就不太雄厚的陸軍力量此時正在北非和中東地區征戰,空軍大多部署在中東,海軍大部在地中海地區,澳洲的防務幾乎形同虛設。時刻面臨的入侵威脅使澳大利亞總理柯廷堅決反對盟軍的“先歐后亞”戰略,強烈要求盟軍盡快加強西南太平洋的軍事力量,保證他的國家不至于受辱。

對盟軍來說,保住澳大利亞這一未來反攻的基地已成當務之急。羅斯福、史汀生、馬歇爾一致認為,有必要在該地區集結起新的軍事力量,為遏制日軍的攻勢以及未來的反攻做準備。派出軍事力量,隨之將產生一位新司令官。照常理,在澳大利亞任命一位盟軍指揮官以英國人最佳,但此時得到增援的日第十五軍已開始對北部緬甸進攻,英國人失去緬甸只是時間問題。由于丘吉爾要求將澳大利亞軍隊調入緬甸的要求遭柯廷嚴詞拒絕,倫敦和堪培拉的關系非常緊張。柯廷揚言要從埃及召回部隊時,丘吉爾無奈接受了澳大利亞內閣做出的決定:澳軍可以去防守蘇伊士運河,但作為交換,美國必須派遣更多的軍隊到澳洲大陸來。除非新的盟軍最高統帥是美國人,否則這一承諾不可能得到有效保證。

這樣,由美國人擔任澳大利亞地區的盟軍指揮官便成為順理成章之事,馬歇爾立即想到了此刻蹲在馬林塔隧道里郁郁寡歡的麥克阿瑟。

在美國軍政兩界,不管那些人對麥克阿瑟有多大成見甚至討厭,但有一點大家都承認,就是不論戰略戰術水平或者統帥大軍的能力,在美國陸軍中還真找不出幾位比這家伙強的。此前麥克阿瑟已晉升陸軍上將,讓一位陸軍上將在自己任內陣亡在戰場上,馬歇爾同樣將“名垂青史”。他最擔心的是麥克阿瑟被日軍俘虜,這讓人難以想象的情形會給美軍土氣帶來雙倍的傷害。再說坊間一直傳聞,麥克阿瑟一直壓制馬歇爾晉升導致兩人關系不睦,此時犧牲麥克阿瑟也容易被誤解為公報私仇?;谏鲜鰩追矫嬖颍R歇爾積極向羅斯福建議,盡快將麥克阿瑟從菲律賓撤出,到澳大利亞擔任那一地區的盟軍司令。他同時提出將奎松、美國高級專員塞耶以及他們的家眷一并接出來。

羅斯福對傲慢自負的麥克阿瑟一貫不太感冒,他甚至準備用這位遠親的犧牲成就其“國家英雄”的美名,并借此振奮國人的士氣。但羅斯福畢竟是一位能將個人喜好置之度外的杰出政治家,麥克阿瑟目前在美國人心中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后,他最終認為“犧牲麥克阿瑟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是不成熟的”,也無法向公眾交代。于是總統順水推舟地告訴馬歇爾,“美國不需要一個戰死在菲律賓的陸軍上將”。

對接出奎松和塞耶,羅斯福深表贊同,他認為讓奎松留在菲律賓無異于一顆重磅定時炸彈,從政治上來說比麥克阿瑟還要危險。為防止菲律賓政府再度發生動搖,必須以最快速度將奎松撤出,讓他到美國來,吃我的住我的,他就不會再整天嘰嘰歪歪了。

于是馬歇爾再度向麥克阿瑟發去電報,要求他和家屬搭載潛艇一起撤離。麥克阿瑟清楚這是最后的希望,他向瓊提出,讓她帶小阿瑟先行撤離,但瓊態度堅決地回絕了這一請求。隨即麥克阿瑟向馬歇爾復電,他和他的家人非常感激華盛頓的關心,但他們夫婦都拒絕離去,也不愿把小阿瑟送走。

不僅僅是麥克阿瑟一家,連奎松也不愿意離開菲律賓,麥克阿瑟好說歹說才把他的工作做通??稍谂c內閣商談過后,決定支付1935年答應麥克阿瑟的酬金。2月13日,奎松擬定了菲律賓一號行政令。很快,大通銀行菲律賓財政部賬戶上劃出50萬美元,轉入了紐約美華銀行托拉斯麥克阿瑟的私人賬戶。這些當然是在極度隱秘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蹲守在戰壕里忍饑挨餓的士兵得知自己的司令官又發了這么一大筆橫財,將寫出什么樣的歌謠就不得而知了。

2月20日拂曉,美軍“旗魚”號潛艇靠上了科雷希多碼頭,奎松和美國駐菲律賓高級專員塞耶及家人準備乘坐這艘潛艇離開菲律賓。麥克阿瑟象征性地托塞耶帶回去一個盒子,里面裝著他的勛章、證件和一份遺囑。

盡管之前曾有過不少矛盾,但分別的場面仍然傷感無限。奎松夫人杜拉·奧維拉引用了一段西班牙內戰時期著名將領威洛貝的名言送給麥克阿瑟:“三十年來,我為我的同胞奮斗,為我的同胞懷著希望?,F在這些同胞卻為了并不能保護他們的旗子被燒死了?!丙溈税⑸嬖V小阿瑟的教母,瓊和阿瑟將陪伴他繼續在島上堅守,“我們是一對同命鳥”。奧維拉夫人兩眼含淚,顫抖著說不出一句話。

麥克阿瑟和奎松緊緊擁別,他告訴已經病入膏肓的奎松:“您將看完這場戰爭,您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愿上帝保佑您。”奎松從手上脫下刻有自己名字的圖章戒指給麥克阿瑟戴上,哀婉地說:“如果您戰死沙場,當他們找到您的尸體時,我要讓所有菲律賓人都知道,您是為了我的國家光榮戰死的?!?

起航時間到了,奎松總統夫婦帶著三個孩子,以及副總統奧斯梅納一行共10人依次進入潛艇。轉瞬間,“旗魚”號消失在茫茫碧波之中,在暗夜里駛向棉蘭老島。他們將從那里乘機轉赴澳大利亞。

奎松的離開讓羅斯福和麥克阿瑟大大松了一口氣??蓱z的奎松再也未能活著回到自己的祖國,他在1944年8月1日客死異鄉。同年10月,跟隨麥克阿瑟重新登陸萊特島的已經是他的繼任者奧斯梅納。

華盛頓已經決定讓麥克阿瑟離開,要求他撤出的命令在2月22日再次做出。那天科雷希多收到了一封由總統、史汀生和馬歇爾聯合簽署的電報,命令麥克阿瑟立即啟程前往棉蘭老島,從那里轉赴墨爾本。電報里說,“你將在墨爾本統率所有的美國軍隊”。美國并未將這一消息告訴澳大利亞人,因為麥克阿瑟的離開是帶有極大風險的。

麥克阿瑟仍然不愿離開,他提出辭去現有所有職務,以一名普通老兵的身份加入巴丹的防守者隊伍。他是個極端要面子的人,擔心這樣離開會由于沒有履行和巴丹守軍共存亡的諾言而有損自己的光輝形象。“我和我的家庭將與守島部隊共存亡?!备惫俸辗蛞呀浾业搅四芄┧赣H留下的那支手槍使用的子彈?!爸x謝你,”麥克阿瑟告訴赫夫,“這樣他們就不會把我和瓊活捉去了?!?

但是參謀長薩瑟蘭及其他參謀人員并不贊成麥克阿瑟的想法,他們認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希望他能夠離開菲律賓,那樣才能為巴丹爭取更多的援軍。其實麥克阿瑟之前的言行含有不少的作秀成分,兩天之后,他回電華盛頓同意撤離,但是要求推遲行程,由他自主選擇“適當的時機”,以避免因他的突然離去引起守軍的混亂。麥克阿瑟同時建議由溫賴特接替他的職務,由愛德華·金少將接替溫賴特任巴丹守軍司令。羅斯福很快答應了麥克阿瑟的請求。

3月上旬,有跡象表明日本人已獲悉麥克阿瑟準備溜走的消息?!皷|京玫瑰”揚言,一定要在月底之前活捉麥克阿瑟,將他拉到東京游街并在帝國廣場斬首示眾??尚Φ氖?,3年之后,正是這個當初他們聲稱要斬首示眾的人,作為盟軍最高指揮官接受了日本的投降。為安全起見,馬歇爾多次敦促麥克阿瑟盡快動身。

麥克阿瑟決定在3月11日離開科雷希多。海軍計劃像接走奎松一樣派潛艇接他出去,因為這是目前最安全的方式。出于對海軍的不滿,麥克阿瑟拒絕乘坐潛艇,而是選擇了由他掌握的最后4艘魚雷艇作為出逃工具。他此舉同時也是想給海軍難堪,你們不是說增援船隊沖不破日軍的海上封鎖線嗎?看看老子是如何利用小小魚雷艇輕松沖出敵軍包圍圈的。

3月11日傍晚,麥克阿瑟一行,包括瓊、小阿瑟和保姆阿珠、參謀長,海軍第十六軍區司令洛克威爾少將以及參謀人員等22人一起來到了碼頭,他們將分乘約翰·巴爾克利海軍上尉的4艘魚雷艇離開菲律賓。這種魚雷艇長24米,速度比日軍的驅逐艦還快,艇身前后各裝有2條魚雷,遇敵可隨時發起攻擊,“攻跑兼備”使之成為理想的突圍工具。之前,大胡子巴爾克利沒有同亞洲艦隊其他艦艇撤離菲律賓,而是一直留在馬尼拉灣堅持戰斗,所以深得麥克阿瑟的信賴。

臨行前,麥克阿瑟召來了西點軍校的師弟溫賴特少將,他將接替菲律賓美軍指揮官的職務。麥克阿瑟向溫賴特解釋,“根據總統的一再命令”,他要走了,“事情已到了這種地步,我要么服從,要么離開陸軍。我想讓你告訴所有部隊,我是在不斷抗議下被迫離開的”。

“我當然會,道格?!睖刭囂刂来藭r多說什么都沒有任何意義。

麥克阿瑟把一盒塔巴卡里拉雪茄和兩瓶刮臉膏作為禮物送給溫賴特——煙肯定很快就抽完了,那些刮臉膏在溫萊特后來的戰俘生涯中派上了用場。他囑咐道:“如果我能到達澳大利亞,你知道,我很快就會回來的,盡量多帶些東西回來。在此期間你一定要守住。”

“我會盡力而為?!睖刭囂卣Z氣中透出幾分無奈和傷感。

麥克阿瑟繼續說:“但是我要確定你們在盡全力進行防守。你是一個老兵,喬納森,巴丹防御一定要有縱深,必須有縱深地進行任何拖延時間的防御。”

“我知道,我正在努力依據地形和部隊人數展開縱深部署。只要我活著,我會一直堅守巴丹的?!痹诳评紫6嘧詈笈c麥克阿瑟訣別之后的幾年時間中,溫萊特多次想起自己的承諾,一個沒能堅守的承諾,這句簡單卻無法踐行的承諾折磨了溫賴特的殘余人生。

“再見,喬納森,”兩人握手告別,“我回來時你如果還在巴丹,我晉升你為陸軍中將?!?

說完這些話后,麥克阿瑟脫下那頂大家熟悉的元帥帽,揮手向碼頭上的一小群人告別。他的面容略顯蒼白憔悴,褪了色的軍服由于體重減輕了11公斤顯得寬松肥大,但那雙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遠處炮聲依稀可聞,不斷劃破夜空的閃光說明那邊的戰斗仍在持續。麥克阿瑟懷著無比惆悵的心情登上了巴爾克利的PT-41號艇。當經過兩位站在暗處的士兵身邊時,他無意中聽到一個士兵對同伴說:“中士,他成功的機會有多少?”

“我不知道,他運氣好,也許20%吧。”

事先制訂的逃離計劃是先經庫約群島的塔加瓦延島,然后駛往群島最南端棉蘭老島北岸的卡加延灣,在德爾蒙特機場改乘飛機前往澳大利亞。航途預計35個小時,行程1100公里,其間要突破好幾道日軍海上封鎖線。突圍船隊的應變計劃是:一旦與日軍艦船遭遇,其余3艘魚雷艇立即甩掉汽油桶等負荷快速迎上去發射魚雷,掩護麥克阿瑟的PT-41號艇高速逃逸。其余各艇自行脫離戰斗,到下一個預定地點會合。遇有敵情時各艇須保持無線電靜默,不得打開識別燈。

PT-41號艇上共搭載9人,麥克阿瑟夫婦、小阿瑟、保姆阿珠、副官赫夫、參謀長薩瑟蘭及其他3名軍官。巴爾克利駕駛魚雷艇小心翼翼穿過海灣出口處的雷區,同其他3艘魚雷艇會合后乘著夜色向南疾馳而去。

海上風浪很大,魚雷艇顛簸得異常厲害。除瓊和赫夫之外的其他人都暈了船,幾乎把膽汁都吐了出來,臉上和身上被撞得到處是傷。浪頭涌上甲板,灌進后艙,渾身濕透的所有人冷得發抖,冷得嘴唇青紫。麥克阿瑟此時已無法顧及光輝形象,他的衣服皺巴巴的,眼睛因缺乏睡眠充滿了血絲。后來他稱此為“一次在混凝土攪拌機中的糟糕旅行”。

最初4艘魚雷艇呈一路縱隊快速行進,由于必須保持無線電靜默,他們在夜暗浪大的航途中失去了聯系,各自單獨朝預定集合地點駛去。當PT-41號艇行駛到卡夫拉島時,前面出現了日軍的巡邏艦隊。幸好暗夜中的日本人并未發現他們,巴爾克利機警地繞開敵艦溜了過去。

第二天拂曉,PT-32號艇的旗語兵突然發現,前方海面上一個模糊的黑影正逐漸靠近,于是立即向艇長舒馬克上尉做了報告。本就十分緊張的舒馬克斷定那是一艘日軍驅逐艦,正以30節的高度迎面駛來。舒馬克立即下令將堆積在前甲板上的備用油桶拋下大海,魚雷手打開發射蓋做好了進攻準備。

剎那間,PT-32號艇上警鐘聲聲,各作戰崗位一片忙碌。就在舒馬克準備下達“發射”口令的一剎那,正在接近的那個黑影發出了幾道閃光,旗語兵聲嘶力竭地喊道:“魚雷艇,我們自己的艇!”那正是麥克阿瑟的PT-41號艇。

真是千鈞一發!大家驚出了一身冷汗,幸虧剛才沒有貿然開火。事后舒馬克心有余悸地回憶,PT-41號艇“在黎明的微光里被奇異地放大了”。

會合后,兩艇繼續前進。16時,他們駛抵第一個預定會合點塔瓦加延島,PT-34號艇已經等在那里。第十六海軍軍區的洛克威爾少將就在這艘艇上,果真不愧為海軍出身,他那艘艇比其他艇快了許多。幾艘突然到來的魚雷艇打亂了小島居民的平靜生活。洛克威爾一行登上小島時,島上僅有的9戶居民好奇地打量著這些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美國人。此時失散的PT-35號艇仍不見蹤影。

本來海軍的一艘潛艇預定于當天晚上到這里接走他們,這樣萬一魚雷艇出現問題或者麥克阿瑟臨時改變主意,還可以有另一種撤離辦法。但麥克阿瑟決定繼續乘魚雷艇突圍。由于PT-32號艇在清晨的忙亂中將大約600加侖燃油扔進了海里,剩余燃料已無法支持它高速跑完之后的行程,麥克阿瑟讓它留下來等待潛艇,其余兩艘艇起航前往卡加延。傍晚時分,他們再度起航,PT-34號一馬當先,PT-41號緊隨其后,兩艘艇高速駛出隱蔽地點繼續朝著南方飛奔。

險情很快再次出現。剛剛出發不久,一艘巨大的日軍戰艦在晴朗的夜空下隱隱向著他們逼近,就位于艇首左舷3度、距離8000米的位置上。這回可不是昨天的虛驚,那是一艘在這一帶巡邏的日軍巡洋艦。

那艘巡洋艦可能是開向馬尼拉灣的,途中與麥克阿瑟的魚雷艇不期而遇。雙方距離太近了,躲避或逃跑已不可能。巴爾克利命令關閉發動機,打開魚雷發射蓋準備以死相拼。這里距日軍封鎖線已經很遠,日軍根本想不到小艇上竟然藏著東京重金懸賞緝拿的頭號敵人麥克阿瑟。盡管看到了遠處的小艇,日本人錯誤地將關閉了發動機的魚雷艇當成了漁船,以原來的速度和航向大搖大擺地開走了。事后得知麥克阿瑟是乘魚雷艇出逃的消息,日本人簡直悔青了腸子。

對此,麥克阿瑟回憶:“當時我們幾乎停止了呼吸,等待那即將讓我們暴露身份的第一批炮彈打過來。幾秒鐘過去了,幾分鐘過去了,敵人的戰艦沒有發出任何信號,只是穿過我們的航道緩慢地向西行駛過去了?!?

兩艘魚雷艇死里逃生。一旦脫離日軍的視線,他們立即開足馬力以最快速度繼續向東南方向駛去。

夜里,艇上的人大部分都極不舒服地睡著了,只剩下麥克阿瑟翻來覆去睡不著。他叫醒了海軍出身的赫夫副官:“我睡不著?!?

“對不起,長官。”

“我想找人說說話?!?

“好吧,長官。說什么呢?”

“哦,什么都行,我只是想聊一聊。”

麥克阿瑟開始喋喋不休地講起他的早年經歷,他在菲律賓做出的種種努力,以及落到這步田地的郁悶。最后他沖著赫夫的耳朵吼叫,聲音壓過了發動機的轟鳴:“我將來一定要重新殺回去,去解放那些島嶼?!?

3月13日7時,經過45個小時艱難航行,麥克阿瑟帶著兩艘魚雷艇安全抵達卡加延。不久,之前失去聯系的PT-35號艇也抵達。行完莊嚴的軍禮,駐守棉蘭老島的威廉·夏普準將緊緊握住了這位渾身濕透的上將伸過來的大手。

夏普對麥克阿瑟的死里逃生由衷感到慶幸。他報告說,自己的部隊一切安好。他還派出1000名士兵列隊歡迎狼狽不堪的客人一行,麥克阿瑟也就像煞有介事地檢閱了夏普的儀仗隊。日軍此前已經在南部的達沃登陸,但棉蘭老島的北部連同德爾蒙特機場仍在美軍的掌控之中。

夏普為客人準備了豐盛的晚餐。赫夫說:“那是自兩個月前離開馬尼拉以來從未品嘗過的美食?!毕g洋溢著一種劫后余生的悲壯氣氛。麥克阿瑟走到洛克威爾少將和巴爾克利上尉的座位前,端起酒杯一臉莊重地對他們說:“這一次你們是以真正的海軍作風干的,我將非常高興而榮幸地授予全體船員銀質獎章,以表彰你們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所表現出的堅毅和勇敢。你們把我從虎口救了出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席間有人告訴麥克阿瑟,奎松總統并沒有離開菲律賓前往澳大利亞,而是躲在附近的內格羅島,準備在那兒建立一個臨時辦公地點。聞聽此言,麥克阿瑟大吃一驚。這一信息如果被日本人知道了,追捕奎松簡直是易如反掌。他馬上和奎松取得了聯系,催促他盡快到棉蘭老島會合,然后一起前往澳大利亞。

對麥克阿瑟的召喚,奎松絲毫不為所動,他不愿意就此離開菲律賓。無奈之下,麥克阿瑟只好再次派出了巴爾克利,要他無論如何把奎松弄過來。巴爾克利履行了命令,他連勸帶唬,近乎綁架地把菲律賓總統給帶回來了。隨后奎松隨麥克阿瑟一起離開了菲律賓,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故土。

麥克阿瑟本以為至少有4架B-17在德爾蒙特等他,但到機場才發現只有一架,而且外表破舊、油跡斑斑。布里爾頓倒真是派出了4架B-17從墨爾本出發,其中2架起飛不久因故障返航,另一架在即將到達德爾蒙特時墜入大海。

對此,麥克阿瑟怒不可遏,他立即給駐澳大利亞美軍司令官喬治·布雷特中將發去了一封措辭激憤的電報,抱怨“派遣的4架飛機只有1架到達,還由一名缺乏經驗的年輕飛行員駕駛”。他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如果你們沒有可用的、能正常運轉的B-17,那就必須從夏威夷或者美國派過來”。他同時將這一信息發給了華盛頓的馬歇爾。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落難的鳳凰不如雞。麥克阿瑟的無理要求竟然很快有了結果,布雷特很快協調三架飛機前來恭迎他的大駕。這次有兩架B-17著陸,第三架起飛不久再次因故障返航。17日凌晨,麥克阿瑟一行乘兩架“空中堡壘”飛往澳大利亞。

兩架飛機原定在達爾文機場降落。就在飛機即將抵達時,機場發來消息說,日軍正在對達爾文港進行空襲。B-17只好掉頭轉向備用的巴切勒機場,于上午9時30分平安降落。麥克阿瑟一行馬上登上停機坪另一頭的C-47運輸機,再次升上藍天,迅速向中部的艾麗斯斯普林斯飛去。10分鐘后,一群日軍轟炸機和戰斗機呼嘯而至,對麥克阿瑟剛剛離開的巴切勒機場實施了狂轟濫炸。運氣真不錯,麥克阿瑟的運輸機再次躲過了日軍的劫殺,安全降落在艾麗斯斯普林斯機場。

當運輸機徐徐降落時,頭枕著椅子后背的麥克阿瑟一邊解著安全帶,一邊對身邊的薩瑟蘭說:“真險哪!戰爭就是這樣,你或是勝利或是失敗,或是生或是死——只有睫毛之差?!?

麥克阿瑟一行將從這里乘坐火車前往最終目的地墨爾本?;疖嚿系柠溈税⑸耍念^靠在瓊的肩上,4個小時一動未動。瓊對丈夫的酣睡頗感欣慰,她心滿意足地對坐在對面的赫夫悄聲說:“自從珍珠港事件以來,他這是第一次真正睡著了。”

到了此時已經沒必要再保密了,他即將抵達的消息像颶風一般迅速傳開,“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正在一列奔馳的列車上,馬上就會抵達這里”?;疖嚲従忨側氚⒌氯R德車站,站臺上早已人頭攢動。列車尚未停穩,幾個性急的記者已經心急火燎地沖上了火車。一大群憲兵排成兩隊,從車門口開始分開眾人,那幾個沖上車廂的記者也被轟了出來。

麥克阿瑟和瓊出現在車門口,所有目光和鏡頭都對準了他們——這是麥克阿瑟夢寐以求的場面。他擺好了姿勢,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眾人面前。記者一窩蜂圍了上去,強烈要求麥克阿瑟發表重要講話。麥克阿瑟在一個用過的信封背面草草地寫了幾行字,然后昂首挺胸,發表了愷撒式的聲明:

“據我所知,美國總統命令我沖破日本人的封鎖線,從科雷希多來到澳大利亞,目的是組織對日本人的進攻,其中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援救菲律賓。我脫險了,但我還要回去!(I shall return!)”

“我還要回去!”這一鏗鏘有力的語言通過媒體迅速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成為激勵盟軍戰士英勇作戰的最強音,也成為麥克阿瑟二戰期間最著名的一句口號。這句話很快被刊登在報刊上,寫在墻壁和海灘上,印在香煙盒、火柴盒和郵票上,甚至被加入了祈禱詞中,它成為處在日軍鐵蹄之下苦難民眾的希望,成為地下反抗者的火炬,成為前線士兵的戰斗號角。據說后來在公開發表時,華盛頓建議麥克阿瑟將其中的“我”改成“我們”,遭到老麥的斷然拒絕。

1942年3月21日,麥克阿瑟一行安全到達墨爾本。當火車駛入斯潘塞大街火車站時,那里聚集的5000人朝他歡呼,一隊由360名工兵組成的儀仗隊在站臺上列隊迎接。澳大利亞陸軍部長弗朗西斯·福德快步迎上前,緊緊握住了麥克阿瑟的雙手,仿佛握住了澳大利亞安全的希望。60多名記者飛快地涌了過去。

麥克阿瑟看上去鎮定而自信,穿著褪了色的叢林夾克和熨得筆挺的長褲,胡須刮得干干凈凈。他已從乘坐魚雷艇和飛機的顛沛歷程中恢復。麥克阿瑟大聲宣讀了在火車上寫好的簡短聲明。他對全球戰局進行一番分析之后,高調宣布:“我對最后成功地完成我們共同的事業充滿信心!”整個站臺掌聲和歡呼聲響成一片。

麥克阿瑟的到來瞬間改變了籠罩著澳洲大陸的低迷氣氛,美國駐澳大使納爾遜·約翰遜為這種變化的快速和深刻感到震驚:“將麥克阿瑟派到這兒是一個天才的舉措,他令低落的士氣迅速振作起來!”

同樣是敗軍之將,金梅爾和肖特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他們的命運是在公眾的視野中永遠消失,等待他們的是無休止的調查和詰問,而逃離菲律賓的麥克阿瑟卻成了世人敬仰的大英雄、大豪杰。

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贊美和榮譽。對美國人民來說,麥克阿瑟已成為國家歷史上最偉大的英雄,沒有之一。有參議員提議,將每年的6月13日命名為“麥克阿瑟日”,以紀念他在1899年的那一天考入了西點軍校。為表彰他的英勇行為,國會以253票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決議——歷屆美國總統都沒有獲得過如此高的票數——授予麥克阿瑟國會榮譽勛章。那是他參加一戰凱旋都未能得到的最高榮譽,為了這一榮譽,他整整等待了28年,沒想到打了敗仗卻得到了。陸軍部在寫給麥克阿瑟的嘉獎令中說:“在反對日本侵略軍方面表現出的勇敢無畏、堅韌不拔,遠遠超過職責對他的要求。在敵人的猛烈炮擊和飛機轟炸下,他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在每一個危急關頭,他鎮定自若,沉著應戰。他以行動鼓舞了部隊的斗志,激勵了菲律賓人民對其武裝部隊的信心。”

美國人民對珍珠港事件仍心有余悸的關鍵時刻,麥克阿瑟的名字仿佛具有魔力,發出無法比擬的強大號召力。這位“蒙難的君主”成了光彩奪目的英雄。在美國,一些街道、場館、建筑,甚至一種舞步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些老兵聯合簽名致電羅斯福,要求將麥克阿瑟調回陸軍部擔任最高統帥,有人甚至敦請他參加1944年的總統競選。后來羅斯福選擇威廉·萊希上將作為自己的軍事顧問,《時代》周刊憤憤不平,“要是由老百姓投票選舉,那肯定是麥克阿瑟”?!都~約時報》也一改原來的嚴肅作風,稱麥克阿瑟“混合了好萊塢塑造的忠實士兵理查德·戴維斯的理想主義色彩”。《民族》雜志在扉頁上寫道,“國民對領導人最欽佩的心理素質,就是麥克阿瑟將軍那樣的斗士性格”?!都~約太陽報》發自倫敦的消息說,“自從電影明星瓦倫丁諾之后,還沒有哪個人像麥克阿瑟那樣家喻戶曉,倫敦的報紙動輒將他比喻成納爾遜和德雷克”。民眾對麥克阿瑟的脫險經歷最感興趣,對于他逃到澳大利亞的曲折歷程,美國報紙的大幅標題是:“我們的老兵麥克阿瑟成功欺騙了狡詐的日本人?!边b遠的俄國人也來湊熱鬧,《真理報》《消息報》在頭版發表評論員文章,“美國的麥克阿瑟和蘇聯紅軍戰士一樣地勇敢”。

在美國,“麥克阿瑟服”“麥克阿瑟蠟像”“麥克阿瑟牌豌豆”“麥克阿瑟牌鐵鎖”“麥克阿瑟大橋”“麥克阿瑟街道”“麥克阿瑟大壩”“麥克阿瑟舞會”等應運而生。連羅斯??偨y也發表了演講,祝賀他成功突破日本人的包圍榮任新職,他的突圍“將拉開美國反攻的序幕”。

軸心國的宣傳恰恰相反。意大利報紙用“懦夫”來形容麥克阿瑟;日本人則稱他為“逃兵”,嘲笑他是個把部下置于戰火之下而不顧的膽小鬼;德國畫報用一幅“腳底抹油的將軍”的漫畫來諷刺他。老酒認為,除了意大利的說法肯定不對,德國和日本的說法并非沒有一點兒道理。

面對鋪天蓋地的狂熱贊譽,麥克阿瑟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他的弟兄們還在巴丹和科雷希多忍饑挨餓,時刻承受著日軍炮火的折磨。他滿懷信心來到澳大利亞,本就希望能得到一支強大的軍隊,帶領他們打回菲律賓,解救那些被圍困的兄弟。但他發現,他預料中那些已經集結好了的,只等著他在打敗日本的戰役中予以指揮的同盟國陸軍和空軍,壓根兒不存在,整個澳大利亞只有不足25000名民兵。《時代》雜志形象地稱他是“一位坐冷板凳的將軍”。

既然麥克阿瑟、奎松、塞耶等重要人物均已脫險,麥克阿瑟一時又沒有前往救援的部隊,巴丹和科雷希多陷落的命運已基本注定。令人略感欣慰的是,由于東京一時半會兒無法向菲律賓調去充足的援軍,巴丹前線的戰斗暫時陷入僵持,溫賴特和他的弟兄們還可以在饑餓中再茍延殘喘一段時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沧州市| 广昌县| 武山县| 宁都县| 鄢陵县| 旬邑县| 兴海县| 玉树县| 手机| 乡宁县| 延津县| 乌兰浩特市| 隆回县| 康平县| 西乌| 永福县| 台湾省| 宕昌县| 新密市| 襄汾县| 汉寿县| 嫩江县| 土默特左旗| 河南省| 阿拉善右旗| 霍山县| 皋兰县| 清流县| 千阳县| 来凤县| 根河市| 杭州市| 资中县| 庆城县| 常熟市| 贵阳市| 阿巴嘎旗| 平远县| 包头市|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