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孩子認真學習的能力(全新升級版)
- 唐曾磊
- 1070字
- 2019-09-09 16:30:30
第一節 認真是能力,不是態度
認真是一種能力,是針對“認真是態度”的說法而言的。一般的父母和老師都認為認真是一種態度,所以,每次學生表現出不認真時,父母和老師對學生的建議總是“下回認真點!”期待著下回考試的時候,學生會在心里告訴自己:“我要認真,我要認真……”于是,學生就認真起來了,并可以因而考出好成績來。但這只是一種美好的奢望,學生并沒有因為這句話而學習好了,這種話對學生來說根本就沒用!
認真是一種能力,能力是需要平時培養的,而不是像態度只要做出樣子來就可以轉換。
以前人們往往認為,認真是一種態度,而態度是可以短時間“端正”的。當有人態度不認真的時候,就要求他端正態度,于是他就會正襟危坐、兩眼一瞪,認真起來了。
到我這里來學習的同學,一般我總會進行下面的一段對話。
問:期中考試考了多少分?
答:六十來分。
問:你覺得你會做的題目有多少分?
答:差不多80~90分吧。
問:會做的題目是80~90分,為什么只得了六十來分?
答:粗心唄。
問:那么上一回有沒有粗心?
答:也有。
問:是不是從小就是粗心長大的?
答:嘿嘿,好像是吧。
……
不論學生還是成年人,都有太多的人認識不到粗心的危害。
很多時候人們因粗心導致了錯誤,往往輕輕拍一下腦門,笑一下:“又粗心了!”于是就輕描淡寫地放過自己。
于是下一次人們依然會粗心,當然還會原諒自己:“粗心嘛,又不是真的不懂,下次認真一下就可以了嘛!”
再下一次仍舊粗心,仍舊原諒自己……如此反復,永無更改之日。
家長或老師們一般會這么說:“粗心了吧,下回認真點!”
我把這句話的真實意思翻譯了一下,就是“你是粗心做錯的,不用傷心,不要在意,你很聰明,繼續錯下去吧!”
當因粗心犯下致命的錯誤的時候,后悔已經來不及了!可悲的是,很多人到最后還在堅持認為:“太可惜了!運氣不好,又犯了粗心的毛病。如果我態度認真一點就不會這樣了!”
當把認真當作一種能力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根據本書的理念,孩子會做而做錯題目是因為沒有認真的能力,需要改變的是孩子的認真水平,也就是要提高孩子的認真能力!做題時,如果做錯了,就虛心承認自己不懂,然后去想怎么做才能保證下次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永遠不再出錯。每次出錯必須寫出錯誤分析報告,必須重做,直到一次性做到滿分,只有這樣做,才有可能徹底掌握這個知識點,慢慢地,就可以徹底改掉所謂的“粗心”的毛病,從而鍛煉出認真的能力了。
態度需要端正,能力需要培養。認真是一種能力,需要長期的培養,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端正一下態度就可以認真起來的!
認真是一種做人的最優秀的品質,有了認真的能力,學習會好,工作會好,做任何事情都能夠發揮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