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yǎng)孩子認真學習的能力(全新升級版)
- 唐曾磊
- 9719字
- 2019-09-09 16:30:31
第三節(jié) 怎樣培養(yǎng)認真的能力
一般認為,認真是一種態(tài)度。態(tài)度是什么意思?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端正態(tài)度,什么叫端正態(tài)度?大家坐直一點,眼睛瞪大一點,坐直了瞪眼了就認真了?像我們小時候老師就是這樣,考試的時候老師會跟學生說:“咱們這一次是全區(qū)統(tǒng)考,各位同學一定要認真考!”那時候我們正在準備考試,一聽老師這么說,趕緊瞪著眼睛挺直了腰,但沒挺了幾分鐘,就受不了了,就泄氣了,接下來該什么樣,還是什么樣。上一回是3×3=6了,這回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但3+3=9了,總會犯類似的錯誤。有位家長說自己的女兒小學的時候,有一次考試,題目都會做,但粗心扣了24分,而且其中有一個相同的計算錯了兩遍!這就是不認真的毛病,并且屢教不改。
為什么會屢教不改?就在于把認真當作態(tài)度,我們常說要端正態(tài)度。要解決態(tài)度問題,端正一下就行,態(tài)度是一個小毛病。但認真不是態(tài)度。因為,如果一個人沒有經過訓練,平時就不認真,考試的時候端正了態(tài)度也認真不起來,因為他不能認真,或者說他的認真能力處于浮躁的水平上。
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學,面對數(shù)千名中國留蘇學生和實習生,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的名言。但到底怎么認真起來?毛主席沒講。我們今天要補上這一課。
如果把認真當成態(tài)度,我們就容易忽視它,就很難真正解決不認真的問題;如果把認真當成需要長期培養(yǎng)的能力,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問題就好辦了。所以我提出一個說法,叫作培養(yǎng)孩子的認真能力。認真是一種能力,而不是態(tài)度。能力問題要怎么解決?需要長期培養(yǎng)。
如何培養(yǎng)認真能力呢?
總的來說,就是從生活中每項細小的工作開始,每次專心致志,并做到最好。
一、培養(yǎng)認真能力的兩個方面
具體來說,培養(yǎng)認真能力分兩方面;一是攝心方面;二是做事方面。
(一)攝心方面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塊心田,如果我們種下的是清凈、平和、智慧的種子,就會長出清凈、平和、智慧的果實。覺知自己每一個當下的起心動念,覺知自己的每一個言行舉止,在覺知中生活,就是在自己心田種下清凈、平和、智慧的種子。
每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時,全身心地投入這件事情中來。我這里不是指那種大的事業(yè),而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情。比如,我們吃飯的時候,全心地吃飯;喝水的時候,全心地喝水;走路的時候,全心地走路……
這樣做,一是要慢下來,二是要保證專注。
就如同正在旋轉的風扇,我們想看清楚風扇的樣子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看到虛虛的一團。但當風扇慢下來,我們就可以從容地看清楚風扇本來的樣子,它的樣子并不是一團,而是三個葉片!如果不是慢下來我們根本無法知道。
不能做到專注,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常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在孩子聽課的時候,容易受到周圍同學小動作的影響,在家里做作業(yè)的時候,容易受到客廳電視、客人來訪等的影響。另一方面,不能做到專注,是因為人們自身會產生煩躁的感覺。比如人們不習慣于長時間地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比如等人,我們總會認為等待的時候如果不做些什么,會是在浪費時間。但我們往往會忽視一點,那就是——保持心的平和和沉靜,比做很多事情更有意義。
(二)做事方面
在做事方面培養(yǎng)認真的能力可以分五個步驟。
1.明確目標
我要做的事情目標到底是什么?很多時候人們并未明確認識到自己的目標。
案例 中考前孩子老說“考不上不如死了”怎么辦?
有位家長一直跟孩子溝通不好,孩子學習也一直不好,到中考前,孩子學習已經跟不上學校的課程了。這時候,因為中考前孩子根本不學習,家長就不斷地罵孩子,說孩子沒出息,甚至有時候氣急了,會說去死吧。
據(jù)學校的老師反映,孩子在課堂上不能配合老師,跟同學說話,閑話扯不完,總是抱怨父母如何打罵他,以及過去學校的老師、同學如何嘲笑他、辱罵他,課下作業(yè)有時幾天都不碰,個別科目偶爾寫點;時不時在教室里干號,跟老師不停地說考不考就那樣,說考不上不如死了算了。
離中考還有十幾天的時候,家長遇到我,問我:怎么幫孩子考上好的高中?
我跟家長說,對這個孩子,在現(xiàn)在的情況下,我們的目標不是考慮幫孩子考上什么高中,而是先幫孩子平和地把中考度過。讓孩子平和地生活,這才是真正的目標。在孩子表現(xiàn)不好的時候,家長常常會逼孩子,但一旦出現(xiàn)嚴重的后果,又會后悔。然而沒有人賣給你后悔藥!
2.確定達到目標的標準
達到目標的標準有哪幾條?心里明確嗎?如果不明確,就很難真的做好。比如,什么叫學好?學好的標準是什么?
比如,很多家長都在教育孩子,都知道要幫孩子成為人才,但人才的標準是什么?具備哪些條件就是我們理想的人才?當我們不能全部具備這些條件的時候,要舍去什么條件?
3.拿出操作步驟
拿出操作步驟即確定做什么才能一定達到所要求的標準。
記住,我們要的是“一定”,而不是“可能”。如果不是“一定”,我們就在做一種不確定的事情,也許就是在碰運氣。比如,為了達到我們的學會的三個標準,我們針對數(shù)學題目拿出了數(shù)學學習十步法,針對英語的學習拿出了英語學習十步法,針對語文的學習拿出了語文學習十步法,實驗效果非常好,這本身就是認真。
案例 從此告別“差一點”
清澈明亮的眼睛,彎彎的柳眉,那雙總是瞇瞇笑的眼睛給人一種親切感。這就是招人喜愛的可意同學。可意同學來自蘇州,她活潑開朗,喜歡微笑,無論走到哪里都給人帶來歡聲笑語,和老師們、同學們的關系都很好,非常有人緣兒。
開朗、活潑的“萌妹子”可意同學,2014年的第91期認真能力訓練營是她第三次來基地學習了。可意同學當時讀初三,在學習上她很積極、認真,只是主動性偏弱些。但是只要給她布置了任務,無論花多長時間,她都會努力去完成。老師給她的評價是執(zhí)行度很高。
郭志翔老師帶著可意同學重點操作了“作業(yè)檢查三步法”和“定義、定理理解三步法”。
因為是老學員了,可意同學對于“十步法”和各種“三步法”比較熟悉,但是這種“熟悉感”導致可意同學操作這些方法的時候不夠細心,有時候沒能嚴格操作到位。
有一次可意同學做完一道題,郭老師讓她再好好檢查一下。可意同學看了一遍說:“沒問題了。”郭老師便問:“你是怎么檢查的呢?”可意同學說:“我就看了這幾個式子啊、計算啊都沒有問題了。”
這個時候郭老師說道:“好,咱們看一下。首先,作業(yè)檢查三步法的第一步,你要讀,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讀,一個公式一個公式地去對應。包括里邊的計算有沒有出錯,前因后果、對應關系有沒有對應上,由上一個式子到下一個式子之間的嚴格關系,你能不能給我講明白呢?有沒有寫出來呢?有沒有出現(xiàn)跳步呢?”這樣分析完,可意同學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原來我每次認為自己做對的題目,都會在最后出點兒差錯。”
可意同學在學習中有過這樣的現(xiàn)象,她自認為對很多定義、定理掌握得都不錯了,所以她在做題的時候碰到一個題目,一看覺得考點很清晰,就會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想。但是通常會這想一點、那想一點,導致她在真正做題的時候沒有一個很正確、嚴格的方法去操作。
郭老師帶著她用“審題三步法”去一步一步地審題,把條件全審出來,然后根據(jù)條件去找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這樣一步步操作下去,可意同學在做題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很明確的思路,這樣操作到位她才能夠真正地突破自己,持續(xù)進步。
可意同學在總結中這樣寫道:
“這次是我第三次來到基地學習,以前兩次都沒有操作過‘作業(yè)檢查三步法’,這次小郭(郭志翔老師)帶我操作了‘作業(yè)檢查三步法’,雖然我能操作下去這個方法,但是并沒有太順利,所以我應該回去繼續(xù)操作好這個方法。
“一開始,我到基地做了題,做錯了,是因為我沒有用‘作業(yè)檢查三步法’去檢查題目,之后我用‘錯誤解決三步法’去寫了錯誤的原因和解決方案,并進行了重做。重做對我的影響很大,讓我知道第二遍不能再錯,也讓我認識到了我錯誤的原因。
“作為一名基地的老學員,我會嚴格要求自己操作這些方法,為新學員做好榜樣。相信我,加油!”
可意同學確實是一個說到做到的好姑娘,每次學到什么方法她都能貫徹下去,并且在每一個科目中的體現(xiàn)都很好,所以說她后面的進步是肯定的了。相信在可意同學和基地老師的共同努力之下,可意在學習上會取得更大的進展!
在可意同學甜甜的笑臉后面,我們看到了一位溫婉、平和、安然的媽媽——可意媽媽。
以下是可意媽媽的分享:
“我是第二次來訓練營,托孩子的福。我看到孩子每次來基地之后認真能力在不斷提升,自信心也不斷提升,孩子越來越安心了,我也越來越安心。
“這次來,我真的是自己來學習的,所以這次家長課感想我打算像孩子一樣,把自己的成績匯報一下。
“第一個,我覺得我這次來更明確了因果關系,知道了‘認賬’其實是大智慧。我們平常煩惱的都是結果,我覺得過去我對這些結果的煩惱真的是很愚蠢的,智慧的方法是去接納它。
“我們其實是沒有時間去煩惱的,因為要把過去用來煩惱的時間專心做正因,才能得到我們期望的那個好的結果。
“第二個,這次來特別對‘安心’兩個字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我們過去都知道要把心安于當下,說說好像很簡單,但是真正能安下來卻太難做到了,這一次來我聽唐老師講經就知道了,煩惱來源于我們的貪、嗔、癡。我弄懂了貪、嗔、癡各是什么意思,我也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動去覺知自己的動心起念,搞清楚究竟是源于貪、嗔、癡的哪一種。我也通過自己的一些小小的體驗知道了,一旦看清楚了煩惱的來源,這個煩惱其實就沒有了。煩惱沒了自己就自在了,自己自在就不會給孩子和家人找茬了。
“第三個,就是我對‘小人自我’這個概念也更加明確了,唐老師說被小人控制的人是‘窮人’,所以我就知道了,原來我那么努力、那么期盼著來基地學習,是‘脫貧致富’來了。對他人要寬容,因為他人有‘小人’是特別正常的,我不僅要寬容而且還要去敬這樣的‘小人’。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地做到這一點,做一個會藏污納垢的媽媽和妻子。
“另外,關于修佛也得到了唐老師的一些點撥,自己也去主動學習了打坐,并且決定開始堅持。
“總的說來這七天我覺得自己的心更加清靜了。
“我還特別要感謝老趙老師,我跟您做了簡短的溝通以后,覺得您就像一座大山一樣,讓我感覺特別踏實。我要把這種清靜和踏實一直保持下去,帶到自己離開基地之后的生活中去。在唐老師等大善知識身邊先好好地滋養(yǎng)自己,然后去滋養(yǎng)身邊的人。特別感謝基地的所有老師,給孩子灌輸了這么多正能量,讓她得到了對自己的一種很美好的價值認可。
“最后,最感謝我們家可意,沒有你,就沒有我現(xiàn)在的學習和進步。所以,謝謝可意!”
我們祝福可意一家越來越幸福、越來越美滿!
4.用簡單有效的操作方法達到所要求的標準
要達到規(guī)定的標準,還有更簡單、更有效的操作方法嗎?怎樣一次操作就一定能達到標準呢?
案例 如何幫孩子解決做作業(yè)慢的問題?
我們來分析一位學員家長的總結。
① 問題是什么
孩子寫作業(yè)慢一直是我非常頭疼的一件事,已經很多年了,也曾試過很多很多的方法,但是效果都不理想。例如,以前也想到答應孩子只要作業(yè)完成,10點之前都可以玩電腦,孩子很喜歡玩一會兒。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也很努力去盡早完成作業(yè),現(xiàn)在想想這么多年過去了,她也就玩過屈指可數(shù)的幾次。努力幾次過后仍然沒能在10點前完成作業(yè),慢慢地就對自己沒有信心了,覺得周一到周五晚上玩電腦已經成為不可能,寫作業(yè)自然就沒有動力了。
唐老師點評
單靠獎勵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會有兩種情況:一是孩子很容易做到,這時候的獎勵無效;二是如果孩子很難做到,這時候獎勵便會成為鏡中花、水中月,這種獎勵依然無效。
如果孩子沒有能力做到家長提出的要求,就要幫助孩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單純地鼓勵或獎勵。
② 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從基地學習回來剛開學的一個月,孩子作業(yè)完成的質量與速度都比以前要好和快,但是學校的活動也很多,孩子雖然很累,但是剛開學孩子還處于興奮中,一周中也能在晚上玩1~2次電腦。我開始時心中還在竊喜:北京之行真的讓孩子變化很大!
隨著課本知識的深入和量的加大,發(fā)現(xiàn)孩子數(shù)學作業(yè)本上的錯誤開始出現(xiàn),緊接著又發(fā)現(xiàn)作業(yè)中不會的題目也漸漸多了起來,只要我會的題目我就盡可能和顏悅色地給孩子講解,但是當我看到孩子怎么都不明白時,還是會不自主地把音調拔高。當我意識到了以后,我就馬上停止講解(唐老師講的: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情緒化時,馬上停止交流),告訴孩子,我再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讓孩子先做別的作業(yè)。碰到自己也不會的題目就告訴孩子先不做,明天上課的時候仔細聽,回家后給媽媽也講講等。離開孩子的房間就想:孩子是不是上課沒有認真聽,怎么書本上的知識都感覺沒有理解?想到這兒就撥打了孩子老師的電話,才知道:老師暑假去內地學習了,這次開學后一改以前填鴨式的授課方式,讓孩子們自己看書,自己學,同學上講臺講解……我一下子意識到(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她理解能力本來就不是特別好,因為沒有訓練過)孩子一定是不能適應這樣的授課方式,可能書上的很多基礎知識都沒有理解透。第二天我就給基地孟老師聯(lián)系,說明情況,和孩子商量后,及時開了網絡視頻的模塊課。
之后,在基地孟老師的幫助下,孩子的信心在一點一點地找回。解決了孩子作業(yè)中不會、不懂的問題,卻發(fā)現(xiàn)孩子還是每天要寫作業(yè)寫到11點多,有時甚至到12點。
唐老師點評
拿出具體措施,幫孩子提高學習能力,以勝任其學習。
這時候,孩子做作業(yè)慢的問題,依然存在,原因何在?
③ 觀察原因
我有意無意地觀察了幾次,發(fā)現(xiàn)孩子在寫作業(yè)中有時會做小動作,有時思想開小差很嚴重,而且拖拖拉拉,都要等到快9點半時才開始認真寫作業(yè)。
唐老師點評
如果孩子沒有能力做好作業(yè),我們只是去批評孩子不認真,做作業(yè)時容易走神,是沒有用的,只有解決了學習能力問題之后,才輪到態(tài)度問題。
④ 針對孩子喜歡的給予獎勵
告知孩子我觀察到的情況后,孩子也認可。
孩子馬上保證說:以后不會了。
我就說:媽媽明天開始陪你寫作業(yè),我不打擾你,在你房間里看書,監(jiān)督你,行嗎?
孩子說:要是我開小差了,你提醒我,不能說我!
我說:好,我怎么提醒你呀?
孩子說:你舉手,你一舉手我就知道了,如果不知道,你再提醒我!
我說:好,這樣省出的時間說不定你又可以有時間玩電腦了!
孩子吃驚地說:真的嗎?那太好了!
就這樣,到第三天,孩子的作業(yè)速度已經明顯提升,到第二周,孩子基本上已經都能在10點之前完成作業(yè)了。甚至有兩次竟然在8點半就完成了。
唐老師點評
家長提出了一個孩子容易做到的操作,并且給予了一般家長不可能給的獎勵,所以,孩子會“吃驚”。效果也很好。
⑤ 進一步改進
之前,我給孩子規(guī)定,10點玩完電腦再去做數(shù)學十步法學習包的練習和英語十步法前五步的練習。有一次玩完游戲后,孩子太累了,以至于實在太瞌睡,沒有做數(shù)學和英語的練習。第二天還要補上,我就建議孩子說:“要不,你還是在作業(yè)寫完后把每天要做的數(shù)學和英語練習也寫完,然后再玩電腦,玩電腦可以延長到10點半,10點半必須睡覺!”孩子剛開始沒有同意,我就沒有堅持。第三天,孩子主動說還是先寫完再玩電腦,還說媽媽你要說話算話!就這樣,孩子的作業(yè)速度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在不斷地有所突破!
我雖然不能堅持每天坐在孩子房間,偶爾去看看,發(fā)現(xiàn)她還會有小動作,不過她會立即意識到,并且積極去改善。想想自己也會反反復復,心情也有起起伏伏,何況一個孩子!我現(xiàn)在正在做的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能保證一定的去孩子房間的時間,直到她能養(yǎng)成好的獨立、高效寫作業(yè)的習慣!
唐老師點評
家長在給孩子增加砝碼時,不要著急,要學會以退為進。
這就像唐朝布袋和尚的禪詩所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5.反思并改進
分析自己每次做事情的情況,看是否發(fā)揮出了自己現(xiàn)有的最高水平。如果沒有,必須重新操作,直到一次性做到自己能力的頂峰為止。記住,可以不會做,但會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認真是卓越的根本。你能每一次把事情做好,這就是非常卓越的,在這個世上這樣的人很少見到。卓越其實很簡單,就是你說做到一定做到,并且只要能做到的事情就一定做到最好。認真會讓一個人很快成為集體中的拔尖人才,而且會使其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達成對自己的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培養(yǎng)自己認真的能力,每次進步一點點,每次做到最好,在最好的基礎上不斷提高,這樣就會成為任何圈子中最優(yōu)秀的人。
我們來看一個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認真能力的案例。
案例 錯了重做——如何幫小學生培養(yǎng)認真的能力
在最近的老學員反饋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條內容。
孩子的進步之處有兩方面。
生活方面:從“五一”開始會擦地,如果擦得不干凈,提出來會重擦。
學習方面:做作業(yè)前,先把學習的內容復習一遍再做,也會檢查;做錯了或書寫不好,會重新抄,有一次英語作業(yè)抄了三遍才完全抄對。
寫來反饋的是小廷同學的媽媽,能夠這么好地執(zhí)行基地學習方法,大家可能想不到,這個孩子今年剛剛八歲,還只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姑娘。
在兩年前,小廷媽媽帶著高一的大女兒熊星,參加了基地的“學會”小班課程,熊星在學習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媽媽進步也非常大(見我的博客文章:《讓家成為孩子心靈的港灣》)。兩年后,小廷媽媽又為小不點小廷,報名參加了基地清明節(jié)期間的“學會”小班以及網絡模塊課程學習英語,希望能幫助小廷在學習以及生活方面,看問題更深入些,做事更有條理、有效率。
小廷現(xiàn)在就讀于深圳市外國語附小東海分校。她活潑、開朗,有愛心,喜歡思考,口語好,還喜歡給大家講英文故事。不過在單詞拼寫和語法部分,存在一些問題,同時,小廷活潑好動,上課時坐不住,經常是上一會兒課,就需要休息一下。
為了幫助小廷沉下心來,老師帶著她嚴格按照“英語十步法”操作,和她一起分析出錯的原因,是單詞拼寫問題、單詞意思記錯了,還是時態(tài)錯誤……一步一步地把錯誤原因細化分析并改正。小廷的整體狀態(tài)也變得踏實了許多,從原來的坐不住變得能坐住了。在回去后的單元測驗中,她的英語考了94分,自己非常開心。
小廷的進步離不開媽媽的幫助。小廷媽媽除了幫助小廷執(zhí)行基地的學習方法外,自己也積極努力地學習。為了給小廷樹立好的榜樣,小廷媽媽在學古箏過程中,自己以前也存在不愿意練的情況,現(xiàn)在每天都能堅持練習,并且每天都會看唐老師博客或聽平等思維上課的錄音進行學習。偶爾控制不好起情緒后,都會及時地去看唐老師的博客,自我反思,讓自己盡快冷靜下來。
小廷的進步也得到了學校老師的認可,前段時間的平等思維溝通心法課上,小廷媽媽說:“今天老師打電話,說孩子這段時間上課很認真,舉手也很積極,也在班上表揚了她。老師說的全是孩子的優(yōu)點。”
相信小廷和媽媽繼續(xù)努力,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培養(yǎng)認真能力的課程化操作
培養(yǎng)認真能力,有兩類課程化的操作。
(一)通過活動提高認真能力
認真能力可以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當然也可以通過方方面面的渠道來培養(yǎng)認真能力。比如,通過寫字、讀書、聽寫、手工、游戲、思維訓練等方式訓練孩子的認真能力。
案例 如何幫孩子開心地認真做事?
有家長問
唐老師,孩子爸爸很愛孩子,但給孩子制定很多標準,以手機游戲威脅孩子聽他的安排,寫毛筆字、讀古詩。學習這些我也都認可,但看到孩子是在這種被壓迫的心情下學習,因為有情緒,孩子就是應付了事,反而沒有讓孩子形成認真做事的能力。我該怎樣幫助孩子呢?
唐老師解答
接納孩子,跟孩子聊,說:如果有人逼著我學習,我也煩。但是如果非要學習不可,那我們是認真學習好,還是敷衍不認真學習好?
如果不認真學習,一是爸爸看到又會生氣。你覺得他生氣,我們會開心嗎?二是花了時間,也耽誤了功夫,如果我們把事情做好,把毛筆字寫好,多了一個特長,反倒開心。而如果毛筆字沒寫好,又耽誤了功夫,多么可惜!
你說,在你非要學不可的情況下,是開心、認真地學,還是不開心、不認真地學?怎么做好呢?
(二)通過學習提高認真能力
這就是我們的認真能力訓練營所采用的方法。在訓練營里,我們幫助孩子操作數(shù)學、外語、語文的十步法,也帶著孩子操作各種三步法。
案例 感謝老師讓我開心地重做4遍題,讓我多得了4分!
基地的學習方法公布以來,很多家長朋友都希望能帶著孩子執(zhí)行下去,但是談到“只要有錯,一定無條件重做”,家長們就會有疑慮:平時該做的作業(yè)都懶得寫,還要讓他重做,怎么可能啊!
而在基地的認真能力訓練課程中,老師們一直都在幫孩子們執(zhí)行著“只要有錯,一定重做”。正像我們標題中說的——“感謝老師讓我開心地重做4遍題,讓我多得了4分!”,孩子們不但做得很開心,而且也非常清楚:重做,就是在幫他們一點點撿回丟掉的分數(shù);重做,讓他們受益無窮。
“感謝老師讓我開心地重做4遍題,讓我多得了4分!”是來自廣東的高一女孩琪琪在6月的“學會”小班總結會上講的。琪琪同學活潑、開朗,理解能力強,也很聰明。升入高中后,成績大幅下降,原本在初三時候熱愛的理科,也變得令她一看到就頭大,學習變得漫無目標。她曾對基地老師說:“老師,你知道嗎?我在學校的時候,上課等著下課,下課等著放學,放學等著放假。”
琪琪媽媽因為孩子的學習問題,自己也很懊惱。媽媽在對孩子的期望中寫道:“我非常愛我的孩子,她學習成這樣,我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可是我能力有限,只能求助于你們。”
基地老師幫助琪琪同學一遍遍開心地重做,一步步深入地學習,一點點體悟到學習的樂趣。我們來看一下琪琪同學寫下的學習感想:
“兩天前,我輕輕地來了;兩天后的今天我要輕輕地走了。
“我不貪心,我就帶走了一朵載著幾何題的云彩。
“我會好好保留這朵云彩,不讓丁老師兩天的勞動白費。在這里,我學會了耐心和認真,無論你是否真的會做或是不會做,都應該耐心地去探索,認真地去思考。只要你摸索到了一個問題,你的腦袋就會被著火的導火線炸開,你‘哦’地一聲恍然大悟。但這個開始是痛苦的。我感到很慚愧,老師讓我做書上的例題,我粗略地瞄了一眼題目,我知道我不會。但是,丁老師沒有對著我噴口水說:‘你怎么連例題都不會,你怎么學的?’而是親切地說:‘不會做就把答案抄一遍吧,邊抄邊想是怎么做的。’那道例題我做了4遍,看著每一頁紅色(錯誤)的減少,我還是很開心的。但我希望下次遇到這類題的時候我能一次就做出來。我感謝丁老師讓我開心地做了4遍題,讓我多得了4分!
“最后祝所有基地的女老師美麗動人,男老師英俊瀟灑!”
下面是琪琪同學的學習感想原文。

資料來源:唐曾磊老師博客http//tangzenglei.qzone.qq.com
如果學習特別累,特別困難,學習就會是一件很煩人的事;如果做一個題目沒有收獲,做一個題目就會成為一個障礙,做完以后就會很煩,不想繼續(xù)下去。相反,如果做一個題目會有收獲,以前無從下手的題目,現(xiàn)在知道怎么下手了,這個收獲就會促使學生愿意繼續(xù)做下去。
很多學生是一看題目,不知道難不難,只要數(shù)字很多、字數(shù)很多,就覺得這肯定是難題,連看也不要看了。實際上這個題目也許很簡單,但很多學生往往是一看就煩,這就是人的浮躁。如果消除了這個浮躁,接下來孩子的表現(xiàn)就是這個題目我總能看下去,看下去了,接下來怎么辦?按照十步法,列條件、做題、檢查……這樣做下去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做一個題目總能入手。
以前是看到一個題目,想入手也不知道怎么入手,讀都讀不下去;現(xiàn)在是讀得下去,可以入手做,可以去琢磨琢磨。琢磨琢磨后發(fā)現(xiàn),原來很多的題目,沒有那么難。當然還有難題是你的水平不到,可能確實做不出來的。但是,有一部分,你是已經可以做出來了,這就是我們同學的進步。
對每一位同學,我們都是在他現(xiàn)有的水平上,幫他達到現(xiàn)在的最好表現(xiàn)。現(xiàn)在就是在能力頂峰的情況下,做到這個樣子,然后在這個結果上,我們再幫他突破一些,這就是我們起到的作用。我們幫助同學們在一點上學得更加透徹,一點打透。我們的兩天“學會”小班課,是深入學習,要把一點徹底學會。學到一定程度,大家往往認為這樣就行了,實際上不行,可能還需要前進好幾步。
所以說我們會讓一個孩子,比如琪琪同學,就一個題目,她自己要做4遍。這個4遍,是因為她每一遍都會出問題的,所以才要做4遍。還有很多同學,一次要做8遍、10遍都可能。做8遍、10遍,是因為他們每一次都會在題目里面出一個嚴重的問題,為了改正這個嚴重的問題,需要再做一遍。實際上每做一遍,都是要改掉一個她可能在考試的時候丟分的毛病。所以說,做了4遍,可以多得4分,改掉了她丟分的4個毛病。如果孩子能知道每一次做題目,每一次重做都在減少自己的扣分,那么題就可以開心地做,每一天、每一次的作業(yè)都可以這么做。所以說,老師、家長現(xiàn)在就是要幫助孩子們很細心地對待每一個題目,很認真地對待每一次出錯,這樣的積累一定會幫助孩子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