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理財從入門到精通
- 武慶新
- 2721字
- 2019-10-16 10:44:22
第三節 銀行理財產品的類型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投資理財如今已經成為一種人人參與的活動,而相比于其他理財產品的購買渠道,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一直都是備受投資者青睞的。在投資者的眼里,銀行理財產品不僅風險程度低且收益較為穩定,是進行財富積累和理財的重要選擇。可是通過我們前面的介紹,投資者也能明顯地發現,銀行理財產品除了有優勢外還有風險。只有挑選出合適的理財產品類型,才能實現較好的銀行理財效果。
那么,銀行理財產品都有哪些不同類型呢?這些不同類型的銀行理財產品又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事實上,如果我們從理財產品的風險類型來劃分的話,可分為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保本型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如果從投資方向上來劃分,可分為債券類理財產品、信托類理財產品、基金類理財產品、新股申購類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和QDII理財產品。如表4-2所示為2017年6月28日在售銀行理財產品一覽表。
表4-22017年6月28日在售銀行理財產品一覽表

續表

一、理財產品按風險程度劃分
1.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又稱為保本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從字面上理解,這類銀行理財產品貌似是一款保證收益沒有風險的產品,可事實并非如此。所謂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或者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擔相關風險,其他投資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并共同承擔相關投資風險的理財產品。
在所有的銀行理財產品中,該類產品會保障本金安全并承諾一定的固定收益,其風險程度是最小的。不過,這類理財產品也并非沒有風險。一般在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投資協議里有一條“銀行提前終止合約”,也就是說銀行“將對產品保留根據市場情況在理財期內某一天提前終止產品的權利,以及在產品到期日延期結束產品的權利”,而投資者只能被動接受。比如,本來一款半年期的理財產品僅3個月甚至是1個月就提前到期,那么投資者不僅無法拿到預期的收益,所投的資金也只能另尋出路,而這中間的損失也只能由投資者自己來承擔。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此類理財產品的風險程度較低,所以其預期收益率在銀行理財產品中也是最低的。但通常也會高于同期的銀行定期存款,保持在3%~4%的水平。所以,投資者尤其是那種保守型的人在購買此類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在看預期收益率的同時也要看是否有“銀行提前終止合約”的規定。
2.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通常又稱為“結構性存款”,是由普通存款衍生產品組合而成。具體來說,這類銀行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保證支付本金,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并依據投資收益實際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簡單來說,這類理財產品會保證本金但不會保證收益,與保證型理財產品相比風險性更高一些。而風險主要是來自衍生產品這一部分,收益主要是與匯率、利率、債券、一攬子股票、基金、指數等金融市場參數掛鉤的。
當然,在風險程度提升的同時其預期收益率也會比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的要高,通常會保持在預期年化收益率4%左右。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該類理財產品所謂的保證本金并非說本金絕對的安全,而是說在一定的投資期限內保證本金的安全。而在提前贖回的情況下,如果市場走勢不理想,投資者的本金就可能會遭受損失的風險。同時,投資者在提前贖回的時候還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續費、產品管理費等費用。
另外,該類理財產品除了本金可能會遭受損失外,其收益更是不確定的、浮動的。也就是說,投資者購買此類理財產品到期后,到底能否實現預期的收益,收益能夠實現到什么程度都是未知的。由此,投資者在購買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認識到其可能發生的本金及收益風險,慎重選擇,科學配置資金。
3.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并不保證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顯然,此類理財產品既不能保證本金也不能保證收益,而投資風險也要由投資者自己承擔。所以,它在銀行理財產品中的風險程度是最高的。高風險也意味著高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是銀行理財產品中最高的基本保持在4%~5%。其投資渠道主要是黃金、外匯、黃金、期貨、股票等具有高收益、高波動的投資產品。也正是因為這樣,該類理財產品的本金和收益遭受風險的可能性更大。
不過,近些年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發展很快,目前各大銀行的理財產品最主要的就是來自該產品。因此,投資者在購買該類理財產品時,一定要睜大眼睛、慎重選擇,不要貪圖較高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還要重點看一下該理財產品掛鉤的具體產品,并衡量掛鉤產品的大致風險程度。尤其是在選擇結構性理財產品時需要特別注意。如此,投資者才能盡量將風險程度控制在最低。
二、理財產品按投資方向劃分
1.債券類理財產品
債券類銀行理財產品是銀行理財產品中最為基礎的一類,基本上是一種簡單的債券組合。而該類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主要是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等非信用類產品,還有一些資企業債、企業短期融資債等。總體來說,此類理財產品風險較低,收益也比較固定。
2.信托類理財產品
信托類銀行理財產品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掛鉤信托產品的銀行理財。這種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較高,但蘊含的風險較大,而且提前終止的可能性也較大。其投資方向主要是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回購的信托產品或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收益權信托產品,投資者購買時需要慎重選擇。
3.基金類理財產品
基金類理財產品也就是和基金掛鉤的銀行理財產品。該理財產品的主要投資方向是基金市場的各類產品,包括封閉性基金與開放式基金,收益基本上比較穩定,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期限的限制。
4.新股申購類理財產品
新股申購類理財產品主要是與申購新股來掛鉤,通過機構投資者參與網上申購,從而提高新股申購的中簽率。該類理財產品不會積壓投資者資金,但是也不會保本,其投資收益直接和申購的新股獲利相關,因此風險程度較大。
5.結構性理財產品
結構性理財產品是通過拆借或組合而形成的一種衍生性金融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回報收益率和具體掛鉤的投資標的直接相關,而根據掛鉤的商品具體又可分為外匯掛鉤類、指數掛鉤類、股票掛鉤類和商品掛鉤類。這類理財產品的投資風險較大,一旦投資標的出現波動,收益就會跟著發生波動。
6. QDII理財產品
QDII理財產品是指境內投資者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一款理財產品。具體來說,該類理財產品主要是將人民幣兌換成外幣,投資于海外資本市場,到期后再將本金及收益結匯后返還給投資者。這種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波動大,風險程度也基本上是銀行理財產品中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