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是中國遠古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十分著名的傳說,早期記載見之于《易傳》《尚書》《禮記》等經典著作中,如《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尚書·顧命》載:“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禮記·禮運》注引《中侯·握河紀》稱:“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于河,遂法之畫八卦。”后來諸子百家及許多學者,如漢代劉歆、孔安國、揚雄、班固等,對河圖洛書也多有論述,如《管子·小匡》講:“昔人之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見有者。”《論語·子罕》稱:“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關于河圖洛書的傳說,既有其比物想象的成分,也有其豐富合理的內蘊。

河圖

洛書

關于河圖的傳說是這樣的:遠古時期,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境內的黃河支流中,出現一頭形似駱駝、左右生翼、馬身龍鱗、高八尺五寸的水獸,這頭水獸可以在驚濤駭浪中踏波奔走,如履平地,它背上呈現出很有規(guī)則的斑點,人們見它又像龍又像馬,于是就叫它“龍馬”。伏羲氏聽說后,特地從他的都城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乘筏子來孟津觀看,細看其背部,斑點排列的規(guī)律是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前二七、后一六。他從龍馬背上的斑點受到啟發(fā),后來就發(fā)明了八卦,八卦文化成為遠古文明傳遞后世的一個重要領域。

關于洛書,有兩種傳說:一是黃帝東巡至洛水,有靈龜從洛水中浮現出來,將背上帶有紋理、類似象形符號的東西獻給軒轅黃帝,這就是所謂的洛書;二是夏禹治水時,洛水中浮出了神龜,背部有一至九個數字,排列成“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的圖形,大禹用它作成九疇,后被稱為洛書。據《尚書·洪范》記載,所謂“九疇”,就是一要五行,二要敬用五德,三要農用五事,四要協(xié)用五紀,五要建用皇極,六要義用三德,七要明用稽疑,八要念用庶征,九要威用六極。

從這些傳說中可以看出,不管是河圖傳說中的伏羲氏,還是洛書傳說中的黃帝或大禹,他們都是中華民族早期文化發(fā)源時期半人半神式的傳說形象,他們創(chuàng)造的河圖洛書,實質上既是一種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的數理思維,同時也提供了一種以近推遠、以簡測繁、以數論事的預測理論和工具。河圖與洛書本身說不上是水文化,但其源頭卻是從河里所見,其論斷也是由水中而得,可以說是因水而緣生的文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梨树县| 库尔勒市| 曲松县| 凤城市| 屯留县| 华池县| 宾阳县| 扶余县| 定州市| 仁化县| 勃利县| 峨山| 铜梁县| 望奎县| 亚东县| 阳春市| 仙居县| 普兰县| 中阳县| 南城县| 宜都市| 白玉县| 尖扎县| 上饶市| 义马市| 教育| 通榆县| 仪陇县| 佛坪县| 康平县| 新丰县| 临桂县| 建阳市| 周宁县| 东宁县| 赞皇县| 浮梁县| 邳州市| 蛟河市|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