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要揭人短處,戳人痛處
- 年輕人應該知道的職場哲學:團隊合作篇
- 李清如
- 1657字
- 2022-03-29 17:00:30
在待人處世中,場面話并不是誰都能說的。也許一不小心,你就已經踏進了言語的“雷區”,觸到了對方的隱私和痛處,犯了對方的忌,對聽話者造成一定的傷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待人處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善于發現對方身上的優點,夸獎對方的長處,而不要抓住別人的隱私、痛處和缺點大做文章。
日常交往中,“揭短”有時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敵視的雙方用來作為攻擊對方的武器。“揭短”有時又是無意的,那是因為某種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對方的忌諱。有心也好,無意也罷,在待人處世中揭人之短都會傷害對方的自尊,輕則影響雙方的感情,重則導致合作的破裂,產生負面影響。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做了皇帝后,自然有昔日的窮哥們兒到京城找他。這些人滿以為朱元璋會念在昔日共同吃苦的情分上,給他們封個一官半職。誰知朱元璋最忌諱別人揭他的老底,認為那樣會有損自己的威信,因此對來訪者大都拒而不見。
有位朱元璋兒時一起長大的好友千里迢迢從老家趕來,幾經周折總算進了皇宮。一見面,這位老兄便當著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來:“哎呀,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倆可是一塊兒光著屁股玩耍,你干了壞事總是讓我替你挨打。記得有一次咱倆一塊偷豆子吃,背著大人用破瓦罐煮,豆還沒煮熟你就先搶起來,結果把瓦罐都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兒還是我幫你弄出來的……”
這位老兄在那喋喋不休嘮叨個沒完,寶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處,讓自己的臉往哪兒擱。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這個窮哥們兒殺了。
每個人心里都有不愿被提起的隱私,如果不慎戳到痛處,便會怒不可遏,這也是人之常情。很多情況下,我們的人際關系對我們的事業和生活關系重大,不慎的言語,很有可能在自己未加注意的情況之下讓自己陷入窘境。
俗話說,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可見,學會說話比學其他技藝都難。有的人說起話來娓娓動聽,讓人聽著很舒服。有的人說起話來像是一柄利刃,專捅別人的短處和痛處。有的人說起話來,一開口就使人感覺到反感。
有一天,幾個同事在辦公室聊天,其中有一位李小姐提起她昨天配了一副眼鏡,于是拿出來讓大家看看她戴眼鏡好看不好看。大家都說很不錯。這時,同事小蘭因此事想起一個笑話,便立刻說出來:“有一個老小姐走進皮鞋店,試穿了好幾雙鞋子,當鞋店老板蹲下來替她量腳的尺寸時,誰知這位老小姐是個近視眼,看到店老板光禿的頭,以為是她自己的膝蓋露出來了,連忙用裙子將它蓋住……”
辦公室響起了一片哄笑聲,誰知事后,大家發現李小姐再也沒有戴過眼鏡,而且碰到小蘭后,再也不和她打招呼了。
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小蘭看來,她只是聯想起一則笑話。然而,李小姐則可能認為:別人笑我戴眼鏡不要緊,還影射我是個老小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忌諱,也都反感別人提及自己的忌諱。有時候,即使是贊美他人,不小心也可能沖撞了對方,引起對方的反感,有時可能還會招來怨恨。
總之,與人交往是一門學問,要想與他人友好相處,就要時時替他人著想,盡量體諒他人,維護他人的自尊,千萬不要揭人之短,尤其是和同事產生矛盾的時候。
其實,在職場中,同事之間難免會產生矛盾,但不要因小的摩擦而對他人“揭短”。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會傷害對方的自尊,輕則影響雙方的感情,重則會導致友誼的破裂。
要做到不在自己無意的情況之下戳人痛處,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對方的長處和短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忌諱的方面,如果你一時不知對方的忌諱是什么,說話就要謹慎,否則就可能進入揭短的誤區。
其次,不要提對方不光彩的事。在與他人接觸時,要多夸別人的長處,多提對方的光彩之事,不要拿對方不光彩的事做文章,否則就等于在人家的傷口上撒鹽,無論是誰都很難忍受的。
總之,在職場中,很多時候我們都要在說話時留個心眼,三思而后開口,什么是自己應該說的,什么是不應該提到的,要始終在自己的心里有個譜,以免遇到尷尬的狀況,讓人產生誤解與怨恨。
語言永遠是一門難以捉摸的藝術,只有心明眼亮的人才能很好地把握,才能避免“禍從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