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類型
邊緣型人格障礙有兩種類型:普通的低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與隱藏的高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這兩種類型有一些交集。你身邊的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是哪種類型,決定了你面臨的問題。直白地說,第一種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會尋求心理治療,第二種會導致他人尋求心理治療(見下一張圖表)。
普通的低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
這類人是典型的邊緣障礙患者,他們是第1章中提到的統計數字所包含的人。以下是一些普通的低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的特征:
1.通常通過損害自己的行為來應對痛苦,如自殘、自殺。此類行為稱為內化(Acting in)。
2.知道自己有問題,并急切尋求心理健康醫療體系內的治療,有的還為了自身安全住院。
3.日常工作生活困難,甚至可能被政府列為心理殘疾。這便是所謂“低功能”。
4.如果同時還有其他障礙,如飲食紊亂或藥物亂用,則該情況非常嚴重,應尋求專業治療。
5.家庭成員最大的挑戰包括:尋找適合的治療;處理危機(尤其是自殺);愧疚感;治療帶來的經濟負擔。父母則害怕自己的孩子無法獨自生活。
因為普通的低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會尋求心理健康醫療體系的治療,而隱蔽的高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接下來我們會談到)則不會,所以前者及其治療過程,才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研究的真正對象。
隱藏的高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
不像普通的低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高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有以下特點:
1.否認自己有任何問題,哪怕再小的問題都否認。聲稱任何關系中的困難,都是他人導致的。若被家庭成員暗示可能有邊緣型人格障礙,他會反稱提出者才是邊緣型人格障礙者。
2.拒絕尋求幫助,除非有人威脅結束關系。若參與心理治療,會回避自己的問題。若是與伴侶共同參與治療,其目標是說服治療師,自己是受害者。
3.處理痛苦的方式是發泄憤怒,并指責家庭成員應為(存在或想象的)問題負責。
4.外表傲慢、自信,以隱藏極低的自尊心,自尊心問題真正導致了其內在的混亂。通常在工作中表現正常,只會親近的人有攻擊性行為。家庭成員稱,高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者讓人想起化身博士。
5.若同時有其他心理障礙,這些心理障礙同樣存在高功能患者,如自戀型人格障礙。
6.家庭成員最大的挑戰在于:應付一些口頭上、情感上,有時甚至是身體上的虐待;說服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接受治療;但是邊緣型人格障礙者對自己孩子造成影響;不經意間丟失自信與咨詢;不斷嘗試設置界線,又不斷失敗。目前,大多數“歡迎來到奧茲國”網絡社區的成員都有一個邊緣型人格障礙伴侶。
A.J.馬哈利(A.J.Mahari)曾是一名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目前已經恢復正常,他為我們揭示了隱藏的高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者如何在否認中生活:
“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瘋狂地找尋方法,滿足自己的需求,逃避痛苦。在這個過程中會形成一層又一層的防御機制,這些防御機制會導致自我認知不穩定。所以,這些邊緣型人格障礙者不能認識到,自己需要幫助。對他們來說,生活本就是一直以來的這個樣子。經歷的痛苦、問題、折磨是其他每一個人的錯誤和責任。許多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缺乏一些理解,或者說沒有這樣一種自知,能讓他們認識到自己需要幫助。”


正在接受治療的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愛麗絲說:
“邊緣型人格障礙者可以表現得很完美,猶如在舞臺上一樣,因為在不同的情境里,他們扮成不同的角色。在公共場合,(一個隱藏的高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會變成另一個人,一切都在掌控中,他們不會表現出邊緣型人格障礙行為,因為在那個時間內,其人格的那一面完全不存在。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真的相信一切都在掌控中,所以便也以這樣的人格行事。
然而,表象無法永遠地騙過所有人。一旦某個因素引發了另一面,而且這個因素足夠強烈,那它便會占據上風,邊緣型人格障礙者就會完全失去控制感。”
兩種特質皆具的邊緣型人格障礙者
許多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既擁有普通的低功能特質,又擁有隱藏的高功能特點。作家雷切爾·賴蘭是一個典型的具有兩種特點的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當她暗示自己要舉槍殺死自己時,心理醫生讓她住進精神病院。但她也是一位全職媽媽,而且在教堂的活動中很活躍。盡管她將許多東西發泄到丈夫和心理醫生身上,但她還是能對家庭以外的大多數人展現出正常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