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軍令第九

【題解】

古人說:“軍令如山。”現代人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這些都體現出軍隊作為特殊組織的特殊要求。如果沒有嚴格的軍令約束,就難以有嚴整的軍容,也難以有強悍的戰斗力。中國古代兵家都非常強調軍令的嚴肅性。比如,《孫子兵法》將“法令孰行”“賞罰孰明”作為判斷敵我雙方勝負的重要因素(《計篇》)。在另一部經典兵書《尉繚子》中,則詳細羅列了各種“兵令”。

《虎鈐經》中,《軍令》一篇位于《辨將》《論將》《出將》諸篇之后,強調大將受命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整肅軍紀。篇中列舉了十八種情形:懈怠的、不服從命令的、妖言惑眾的、讒言毀謗的,等等。對于犯了這些罪責的人,許洞的說法是統統斬之。這當然有夸大的成分,即便在法制并不完善的古代,也不是有什么錯都要殺頭。確切地說,這些條款并非嚴格執行的軍法,其核心思想在于:“大將以禮行罰,使士卒無冤死,眾有畏心矣。”先要“尊法令”,然后才能“收功名”。


大將既受命,總專征之柄,犒師于野畢而下令焉〔1〕,不從令者必殺之。夫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低不伏,此謂悖軍,如是者斬之。呼名不應,召之不到,往復愆期〔2〕,動乖師律〔3〕,此謂慢軍,如是者斬之。夜傳刁斗〔4〕,怠而不振,更籌乖度〔5〕,聲號不明,此謂懈軍,如是者斬之。多出怒言,怨其不賞,主將所用,崛強難治,此謂橫軍〔6〕,如是者斬之。揚聲笑語,若無其上,禁約不止,此謂輕軍,如是者斬之。所掌器械〔7〕,弓弩絕弦,箭無羽鏃〔8〕,劍戟澀鈍,旗纛凋敝〔9〕,此謂欺軍,如是者斬之。妖言詭辭,撰造鬼神,托憑夢寐,以流言邪說恐惑吏士,此謂妖軍,如是者斬之。奸舌利嘴,斗是攢非,攢怨吏士,令其不協,此謂謗軍,如是者斬之。所到之地,陵侮其民,逼其婦女,此謂奸軍,如是者斬之。竊人財貨,以為己利;奪人首級,以為己功,此謂盜軍,如是者斬之。將軍聚謀,逼帳矚垣〔10〕,竊聽其事,此謂探軍,如是者斬之。或聞所謀及軍中號令,揚聲于外,使敵聞知,此謂背軍,如是者斬之。使用之時,結舌不應,低眉俯首而有難色,此謂恨軍,如是者斬之。出越行伍,爭先亂后,言語喧嘩,不馴禁令,此謂亂軍,如是者斬之。托傷詭病,以避艱難,扶傷舁死〔11〕,因而遁遠,此謂詐軍,如是者斬之。主掌財帛給賞之際,阿私所親〔12〕,使吏士結怨,此謂黨軍,如是者斬之。觀寇不審,探寇不詳,到而言不到,不到而言到,多言而少,少言而多,此謂誤軍,如是者斬之。營壘之間,既非犒設,無故飲酒,此謂狂軍,如是者斬之。


【注釋】

〔1〕犒師:用酒食財物慰勞軍隊。

〔2〕愆(qiān)期:延誤,失期。愆,違背。

〔3〕乖:背離,違背。

〔4〕刁斗:古代行軍用具。斗形有柄,銅質。白天用作炊具,晩上擊以巡更。

〔5〕更籌:古代夜間報更用的計時竹簽。

〔6〕橫(hèng)軍:不聽約束,難以管治的軍隊。

〔7〕所掌:底本作“所學”,據周叔弢校本、《四庫全書》本改。

〔8〕羽鏃:箭頭。鏃,底本作“鏇”,據《中國兵書集成》本、《四庫全書》本改。

〔9〕旗纛(dào):飾以鳥羽的大旗,泛指旗幟。纛,古代軍中大旗。

〔10〕矚:底本作“屬”,據《中國兵書集成》本、《四庫全書》本改。

〔11〕舁(yú):抬,扛。

〔12〕阿(ē)私:偏私,庇護。阿,迎合,偏袒。

【譯文】

大將受命之后,總領專征大權,野外犒軍后即下達命令,對不遵守命令的人,必殺之。聽到鼓聲不前進,聽到金聲不停止,旗幟舉起不起立,旗幟落下不臥伏,這是所謂“悖軍”,斬之。呼名不應,召喚不到,往來失期,違反紀律,這是所謂“慢軍”,斬之。夜間刁斗巡更,怠惰不振,報時錯亂,聲號不明,這是所謂“懈軍”,斬之。多出怨言,得不到賞賜就怨恨,不服從主將管理,這是所謂“橫軍”,斬之。大聲談笑,目無尊上,屢禁不止,這是所謂“輕軍”,斬之。所掌管的器械,弓弩斷弦,箭無箭頭,劍戟銹鈍,旗幟破爛,這是所謂“欺軍”,斬之。妖言鬼語,編造鬼神,假托夢寐,以流言邪說蠱惑官兵,這是所謂“妖軍”,斬之。尖嘴利舌,播弄是非,挑撥離間,使官兵不和,這是所謂“謗軍”,斬之。行軍所到之地,凌辱百姓,奸淫婦女,這是所謂“奸軍”,斬之。盜竊財貨,以為己利;奪取他人首級,以為己功,這是所謂“盜軍”,斬之。將軍聚議謀劃之時,靠近營帳和墻垣,竊聽機密,這是所謂“探軍”,斬之。聽說軍中的謀議及號令,在外宣揚,使敵人獲知,這是所謂“背軍”,斬之。命令他時,不予回應,低眉俯首,面有難色,這是所謂“恨軍”,斬之。離開自己的隊列,爭吵混亂,言語喧嘩,不服禁令,這是所謂“亂軍”,斬之。假裝傷病,以避艱難,借扶助傷員和處理尸首的機會逃跑,這是所謂“詐軍”,斬之。借掌管財物和發放獎賞的機會偏袒親友,使官兵怨恨,這是所謂“黨軍”,斬之。觀察敵情不仔細,偵察敵人不詳盡,敵人到了卻說沒到,敵人沒來卻說來了,敵人多卻說少,敵人少卻說多,這是所謂“誤軍”,斬之。營壘之間,沒有犒賞宴飲,卻無故飲酒,這是所謂“狂軍”,斬之。


此令既立,吏士有犯之者,當斬斷之時,大將以問諸將,曰罪當斬,遂令吏士挾于外斬之〔1〕。斬斷之后,使傳令告諸吏士曰:“某人犯某罪,適與諸將議,當斬。已處斷訖,公等宜觀此以自戒。”是大將以禮行罰,使士卒無冤死,眾有畏心矣。故軍法者,將之大柄也,可不重乎!是以呂蒙涕泣而斬鄉人〔2〕,穰苴立表而誅莊賈〔3〕,此皆先尊法令,后收功名者也。


【注釋】

〔1〕挾:底本作“扶”,據《中國兵書集成》本、《四庫全書》本改。

〔2〕呂蒙:三國時期吳國名將。事見《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3〕穰(ráng)苴(jū)立表而誅莊賈:穰苴指司馬穰苴,春秋時期齊國軍事家。殺莊賈事見《史記》卷64《司馬穰苴列傳》。司馬穰苴因監軍莊賈逾期未至而殺之,整肅了軍紀。立表,古代計時方法之一。在陽光下豎立木樁,觀察它的影子以測定時間。

【譯文】

這些命令下達以后,官兵如有觸犯,應當斬首之時,大將照例詢問諸將的意見,諸將都說罪當斬,就命人押到外面斬首。處斬之后,傳令遍告部屬:“某人犯了某罪,剛與諸將商議,當斬。已經處決完畢,你們大家要引以為戒。”大將按規定進行處罰,使士卒不被冤死,而眾人都有畏懼之心。因此說,軍法是將領重要的權柄,怎么能不重視呢?所以,呂蒙流淚斬同鄉,司馬穰苴立表殺莊賈,這些都是先尊崇法令,然后取得功名的范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山县| 长丰县| 五峰| 宁武县| 雷山县| 墨玉县| 元朗区| 张家口市| 洛阳市| 灌阳县| 涡阳县| 南丹县| 东平县| 渑池县| 舞阳县| 平顺县| 平山县| 海兴县| 浑源县| 九台市| 赞皇县| 湄潭县| 新丰县| 商丘市| 连山| 延边| 确山县| 金山区| 宁晋县| 阳新县| 晋城| 汶川县| 舟山市| 竹北市| 登封市| 肃北| 荥阳市| 绥江县| 维西| 上杭县|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