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 19 你知道中國氣象學上的一些關鍵性人物嗎?
竺可楨(1890~1974年),又名紹榮,字藕舫,漢族,浙江紹興市人。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和愛國教育家,當代著名的科學家、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人,是祖國氣象事業的開拓者。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擔任中國科學院第一任副院長,同時擔任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對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及變遷等,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很深;而物候學也是他嘔心瀝血且作出了重要貢獻的領域之一。我國現代物候學的每一項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開的。他始終從科學的視角,關注著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先覺先行者。
趙九章(1907~1968年),祖籍浙江省吳興縣人,是中國氣象科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氣象學會第18屆理事會理事長。
趙九章先生率先將數學和物理知識引入氣象學,開展信風帶主流間的熱力學研究,開創了中國動力氣象學的先河。趙九章先生是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從1957年起,他積極倡議發展中國自己的人造衛星。1958年8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人造地球衛星研制組,他是主要負責人。在他的領導下,中國開創了利用氣象火箭和探空火箭進行高空探測的研究領域,探索了衛星的發展方向,籌建了環境模擬實驗室,同時開展遙測、跟蹤技術研究,組建了空間科學技術隊伍。1964年,根據國內運載工具的發展,他提出了開展人造地球衛星研制工作的建議。在他的領導下,相關單位還完成了核爆炸試驗的地震觀測和沖擊波傳播規律以及有關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的物理現象等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