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曉慶睡到上午十點才起來,她慢悠悠的爬起來拉開窗簾,絢爛的陽光如利箭投射進來,刺的她睜不開眼。又是一個大晴天,她想。她走到廚房,發(fā)現家里沒一根菜了,就洗了把臉,擦了點防曬,然后拿著遮陽傘走去學校的蔬果超市。
一路上熱浪襲人,灼熱的陽光幾乎獨霸了整個校園,從她腳下的路一直到空曠的操場,不見人影。她加快腳步走到超市,掀開門口用來隔熱的寬塑料簾子,一股冷氣從里面直沖過來,瞬間的冷熱相激讓她忍不住打了個寒戰(zhàn)。她收起遮陽傘進去了。
蔬菜架就在門的右手邊擺著,上面的菜卻已寥寥無幾了。畢竟這會兒已經太晚了,新鮮蔬菜和水果早就被五六點就起床的老太太們挑走了。這些老人有些是本校的退休職工,還有些是現任教工的家屬,他們都是學校中青年教工的父母輩,他們從兒女懷孕后就被外地趕過來住下,平日里總推著小推車,車上坐著一個紅撲撲臉蛋的娃娃,滿校園地轉悠。
這些老人在含飴弄孫時,順便摸清了學校各個單位的新聞舊事,尤其對超市啥時候上新菜格外留心,這幾乎是他們每天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她們挑揀著菜果時,一并對學校的八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曉慶看著菜架上品相不佳的幾把菜,又看看外邊熱辣的陽光,出去買菜實在太遠太受罪了,她想,心里嘆了口氣,就從旁邊購物架上扯下個塑料袋,在焉了吧唧的菜里耐心來挑些看起來還湊合能吃的。
她撿了兩根稍微帶點刺的小黃瓜,又去翻撿西紅柿。菜架上只有五個西紅柿了,其中三個的都被擠爛了,一個粉色的汁都流到架子上了,剩下的兩個大的,長的也扭七歪八。
曉慶拿起一個相對還過得去的,準備往塑料袋放,旁邊有個人突然跟她說:哎呀,那個不能吃,不是自然熟的。她扭頭一看,是個和藹的老太太,老太太伸手拿過她手里的番茄,指給她看:“你看看,這個西紅柿長的,一棱一棱的,這都不是自然長大的,是菜農使勁抹催熟劑的,你回家切開就發(fā)現了,里面的籽都沒長好呢,又酸又澀難吃的很呢,吃了對身體很不好。”
曉慶有些羞澀地說:謝謝你啊。老太太瞅了她幾眼,細聲問:“怎么暑假沒回去啊?你是老師還是學生啊?”
曉慶趕緊禮貌地回答:“我是老師,來這兩年了。”老太太更是饒有興趣地打量起來:哪個學院的啊?曉慶認真回答:我是信管學院的郝曉慶。
曉慶之所以這樣有問必答,一方面是她本就是個禮數周全的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學校里的老人不是退休老教師,就是教工家屬,仔細說起來,彼此間可能都有認識的可能呢。說白了,在校內走動的人,就算不認識,也不算陌生人。
老太太看著她,笑瞇瞇的問:結婚了么?曉慶有點尷尬了,她不想把自己的情況跟外人說,可這樣直接的問話,她又想不到迂回拒絕的理由,只得勉強笑說道:沒呢。
老太太眼光活泛起來,愈發(fā)打量個不停,一點也不覺得自個的目光有啥不妥,好像曉慶也成了架上的蔬果,是她可以拿捏在手里檢查和挑剔的。
曉慶被她看的渾身不自在,就忍著反感說:您先忙啊,我還沒吃飯呢,先買菜了啊。老太太也禮貌的回了句:那好,你也忙吧。隨后笑著走過去了。
雖然老太太走開了,目光卻依然黏在曉慶身上,讓曉慶覺得既尷尬又難受。她趕緊買了倆饅頭,無心看別的,快速走到門口結了賬頭也不回的沖進了熱浪里。
晚上,她吃完飯打開電腦,電話卻響了,竟是劉副書記,劉書記先道歉:“曉慶啊,不好意思這會兒給你打電話啊,你現在忙么?”
曉慶趕緊笑著說:“沒有沒有,劉書記您有事直說好了,我這會不忙的。”劉書記不知道怎么了,平時挺流暢的言辭突然打起了結,可也只停頓了幾秒,還是直說了:“我想問一下,你現在有男朋友么?我這邊有人想請我給你介紹呢。”
曉慶也有點尷尬,這已經今天第二次有人問她這么私人的問題了,可她依然無法回避,只得勉為其難的照實回答:沒有呢,劉書記。
劉書記松了口氣,好像完成什么任務似的,接著說:“我有個熟人,那孩子 35了,還沒有結婚呢,之前也談過女朋友,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吧,也沒成。人挺好的,家是虞城市的,爸爸沒了,媽媽是咱們學校的老教師..........”
聽到這兒,曉慶想起了一個拒絕的理由,她打斷了劉書記的話,略帶羞澀地說:“劉書記,我不太想找本校的。”
劉書記接過話茬說:“他本人不是咱們學校的,在外邊單位上班呢。”曉慶忍耐著接著聽。
劉書記接著說:“也是有房有車,人嘛,挺細心的那種,你看你有意向認識一下么?”
曉慶聽到這里,心有所動,她喜歡細心的男生,他們身上那種溫柔的特質總是讓她心里覺得特別溫暖。她猶豫了一下,說:好,那麻煩您了。電話那頭的劉書記更是長長舒了口氣,完成任務似的,語氣輕快起啦:“好的,那我把你的手機號給男方了,晚會他可能跟你聯(lián)系,你記得回復啊。”曉慶說好的,謝謝你了。然后雙方就掛了電話。
曉慶這才發(fā)現自個手心里都出汗了,介紹人也挺不容易的,各種不自然的語氣,至于她,更不容易,各種忍耐,雙方都像是在努力完成一件不熟練的業(yè)務似的,盡可能的不失禮節(jié)又做的具體。
過了沒幾分鐘,一條短信過來了,她拿起來一看:“你好,我是張斌,很高興認識你。劉書記剛才把你手機號給我了,方便加一下你的微信么?我的微信號是清瀾。”
曉慶就把自己的微信號發(fā)給了他,幾秒后就有一條好友申請,正是清瀾,她通過后,對方發(fā)了一句:你好,很高興認識你。她卻沒有回復,而是點開對方的微信號,查看起來他的說說和照片,這個人似乎不怎么愛自拍,所以照片幾乎都是關于風景的,只有一張是本人的。
曉慶點開后愣住了,這人就是幾個月前她在銀行門口碰見的那個人。雖然幾個月過去了,但是那清秀的臉龐和溫和的氣質,讓曉慶瞬間想起。她呆了一下,趕緊回復:你好,很高興認識你,我叫郝曉慶。
對方似乎一直在等著她,一條微信立馬過來了:“咱們好像見過了,是不是?”她笑了,這人真是跟她心有靈犀啊,他肯定在她翻他的照片時也在看她的照片。她心生好感,果然是個細致的人。她回復:是么?不記得見過你啊。順便還打上了一個笑臉。對方很快回復:好吧,看來你是貴人多忘事,要我提醒你么?
隨后又是一條信息:“三個月前,銀行門口,某人像小兔子似的一下子拱到我懷里了。”曉慶樂不可支,回復他:“誰像小兔子拱過去了?我只是沒看路而已。”
對方秒回:“哈哈,看來你記得啊,我真開心。”曉慶不敢問他為什么開心,覺得自己有點太不矜持了,她雖然面帶笑容,但還是收拾了一下微亂的心情,委婉地回復了一句:那次對不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