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樣貌天生就定好了,再也改不動,這是前人以為不爭的事實,但凡事沒有絕對,靠著日新月異的現代技術,已能把個人三百六十五度大變樣。并且傳說中的易容術也被化妝術所取代,人的樣貌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了。加之和平年代豐富的營養保障,則美男靚女們層出不窮,充斥于整個熒屏世界。
而提起樣貌,就易使人聯系起內在來,有人非要拿它們比個高下,實則雙方是同生共長的乘法關系,應該統一看待,不能簡單拆分為加法。容貌的工作是打頭陣,是否能令人先有個好的官感,之后的工作則需靠內在品質發揮,最終合力形成了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所以長相好雖有優勢,但若品質為零,則即便你長相滿分,最終結果亦是為零,該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們或聽過“靠臉就能吃飯”的戲說,可千萬別當真,就算光鮮亮麗的明星們,也必須有自己的素質修養,否則將丑聞不斷,甚至于觸犯法律,不獨毀了自己,亦帶偏了風氣。且面容嬌好的不在少數,為何出人頭地的這少?也即是我說的乘法關系了,你的外貌定在那,能持續增值的只能是內在。
更次一等的,是一些長相不佳者,已在面容上不得分,卻仍無所事事,不修內在,余下成天抱怨社會不公,實在不可與言。而有的半吊子,因修煉不到家,等讓他展示自我的時候,他卻一個字兒也說不出,便以為是內在無用,或覺得辛苦,就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博人眼球的捷徑上。
春秋之際,晉卿魏獻子以才量人,舉薦了其貌不揚的賈辛,他援了個例子,道:“從前賈大夫長得丑,卻娶了個美妻,她三年不說不笑。賈大夫為她駕車去到沼澤地,射野雞,射中,她才笑著說話。賈大夫說:‘才能是不能沒有的,我要是不能射箭,你就不說不笑了??!’”
故唯有勤修己身,并備數技之長,一技之精,方能贏得他人賞識,否則光靠臉得來的東西是固不住的。哪怕是你真娶了個嬌妻,嫁了個美男,你若有外無內,或干脆無外無內,興許要直不起腰來,這就如女方工資高過男方的后者的感受。
再者紅顏禍水,當然亦有男子的招蜂引蝶,都是伉儷德貌不匹的后果,古人云:“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茍非德義,則必有禍。”非虞舜不能取帝堯之女。而舜雖地位平平,卻能接替堯以治理天下,是在于德行的緣故。
所以貌不必非要變它,貌美者毋要矜恃,要抱以擁有與之相匹的德才的態度,方能愈加出眾;貌惡者更不用擔心,無論在和平或戰亂年代,德才永遠是任人準則,鳳雛便是所有不可計數中的一例,實在需要同情慰藉那再好找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