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
- 朵拉陳
- 1272字
- 2019-01-10 16:06:40
序言
我該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
已經成年的我應當如何與傷害過我的父母相處?
不健康的原生家庭真的會毀掉我的一生嗎?
……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和心理健康知識科普作者,我時常在咨詢工作中、文章評論欄里、網絡論壇私信中看到以上類似的問題。近幾年來,隨著個體意識的覺醒以及心理知識的普及,“原生家庭”成了媒體輿論中的熱門詞。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己現(xiàn)有的自我評價、觀點態(tài)度、人際互動、婚戀關系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然而,很可惜的是,并不是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始終充滿著愛與滋養(yǎng)。許多人從原生家庭中“繼承”下來的,不僅是關懷與愛護,還可能是苦澀與傷痛。
讀到這些問題以及它們背后的原生家庭故事,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這些問題、這些故事,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也曾這樣苦苦追問過他人,期盼有人能夠給我答案。經歷無數(shù)次失望之后,我才猛然發(fā)覺,原來所有問題的答案,其實一直都埋藏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只有真誠、真心、真實地對待自己,我才能夠撥開創(chuàng)傷帶來的迷霧,發(fā)掘內心的答案。
因此,我萌生了動筆寫下這本書的念頭。我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陪伴你走上我曾經走過的療傷路,幫助你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答案。
雖然這是一本關于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的書,然而,如果你期盼著從書中獲得“解氣”的感覺,那么注定是要失望的。因為本書中講的不是傷害與怨憤,而是經歷過傷害后的勇敢與獨立、愛與滋養(yǎng)、真實與堅定。
本書的寫作過程對我來說,是一段非常享受,也非常療愈的經歷。作為一名立志投身于創(chuàng)傷治療的心理咨詢師,也作為一名曾在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迷霧中苦苦掙扎的成年子女,我始終認為自己肩負著一種使命,把我臨床工作中的所見所聞,以及我個人治愈原生家庭之傷道路上的所感所思,以某種形式記錄下來、傳播出去,告訴所有品嘗過這般苦澀的伙伴,你并不孤單。
因此,本書既是我的工作總結,也是我的個人感悟。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得到了許多來自朋友、同行以及社區(qū)的幫助,他們的殷切期盼和鼓勵,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寫作的初心。在這里,我想特別感謝以下幾位:首先,感謝我的伴侶昊。他在生活上、精神上以及心靈上的陪伴與支持,增強了我完成這本書的力量。其次,感謝我的摯友Yida,她是本書的第一位讀者,也是我愈合之路上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她的影響下,我切身感受到了“真我”的力量。最后,感謝我的摯友韌心旎,感謝她為本書作序,也感謝她在生活中兼任我的“心靈導師”一職,每每與她談話,我都能感受到一種由心而生的成長動力和生活靈感。
經歷了自己的愈合過程,也通過觀察其他人的愈合之路,我深刻地體會到,雖然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們的過去,但是永遠不能束縛我們的現(xiàn)在和未來。作為自我人生的唯一掌控者,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也有能力掙脫原生家庭之傷的枷鎖,擁抱真實、健康、美好的人生。我始終堅信,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股源源不斷的真實力量,只有它才能夠引領我們走出這人生中最苦澀的泥沼,過上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
因此,我希望把本書獻給經歷過原生家庭之傷的你,愿它成為你愈合之路上的陪伴,也愿真實的力量永遠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