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羞澀的潛在優勢:害羞者心理指南
- (英)喬·莫蘭
- 1841字
- 2019-01-03 12:24:02
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長女安妮(Annie)一歲時,達爾文注意到她會眼睛眨都不眨地盯著陌生人的臉看,仿佛那是一個無生命的物體。她尚不能明白,這些臉屬于其他的自我,他們可能也正看著她、關注著她。達爾文在他的長子威廉(William)兩歲三個月大的時候,看到了這種意識的最初跡象。達爾文在離家十天后再回到家中時,他發現兒子待在自己身邊時很不自在,并且避免與自己有眼神接觸。這個男孩子眼睛朝下看,這是自我意識的典型標志,這意味著:與另一個人的對視此時變成了兩個意識的相遇,每個意識都關心對方是如何看它的。
對于達爾文來說,害羞這種“古怪的精神狀態”在他的進化論中是一個巨大的困惑,因為它對我們人類沒有什么明顯的益處。它看上去像是復雜的人類意識的一個意外的副產品,是我們獲得的能力——想象別人是如何看我們的——一個意外的副產品,但這從未被證明就是定論(感謝上帝!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這樣說)。

圖2-1 卓越的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爵士。除了植物學之外,他在其他的事情上是一個古怪的人。達爾文的妻子艾瑪發現,在用餐時試圖與布朗進行交談是件特別費勁的事。她說,布朗看上去“似乎渴望沉默并完全消失”。
作為一個進化生物學家,達爾文認為害羞是一種人類的普遍現象,而他自己的同胞提供了一些特別豐富的研究案例,這樣想的絕非達爾文一人。特別是達爾文所熟知的那些維多利亞時代的單身科學家們,給他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機會,讓他對這個令人難以捉摸的亞人種——“害羞人”(homo diffidentis)進行了實地研究。1831年,當時達爾文還是個年輕的小伙子,就在他登上英國皇家艦隊調查船“貝格爾”(Beagle)號之前,他去大英博物館拜訪了著名的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30年前,當布朗在達爾文這個年紀時,他開啟了一段相似的旅程,跟隨海軍上校馬修·弗林德斯(Matthew Flinders)領導的著名遠征軍去了南半球,環繞澳大利亞,并帶回了四千種植物樣本。他告訴達爾文應該買什么樣的顯微鏡,作為回報,達爾文說會給他從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帶回一些蘭科植物。
美國植物學家阿薩·格雷(Asa Gray)認為,布朗“除了植物學之外,在其他的事情上是一個古怪的人……可以想象得到的最生硬的氣泵”。布朗穿著一身黑色衣服,低著頭,以至于他的雙下巴和脖子連成了一體。作為杰出的科學家,布朗發現了“布朗運動”,即傳花授粉谷物與水混合后在顯微鏡下呈現出的上下擺動的傾向,因為它們在撞擊看不見的原子。如果他不是把這一發現藏在一本私下印刷的小冊子中的話,它可能會讓他的名聲擴展到植物學之外。因為他妒忌地守衛著他的研究發現,就像是吝嗇鬼斯克魯奇(Scrooge)
私藏著半便士硬幣。格雷寫道,布朗偶爾也會發表他的研究發現,但是他選擇“掩蓋而非解釋他的意思”,以至于“除非你遵循所羅門的指令,像挖掘隱藏的珠寶一樣探求其中的智慧,否則你很難理解它,直到你自己完全發現了它”。
1836年,當達爾文結束他的“貝格爾”號航行回國時,布朗相當粗暴地問他,他打算拿他收藏的干植物做什么。達爾文不太情愿把什么東西都轉送給一個名聲不佳的貪婪地守護自己的收藏品的人。但是,作為友好的贈品,他還是送給了布朗一些從安第斯山脈發現的木化石,這緩和了布朗的情緒。“我想,我的硅化的木頭融化了布朗的心”,達爾文揶揄道。達爾文開始拜訪布朗,與他一起共進周日的早餐,主人“將好奇的觀察和敏銳的評論傾吐而出,簡直就是一座豐富的寶藏,但是它們幾乎總是片刻的閃光”。
達爾文的妻子艾瑪(Emma)發現,在用餐時試圖與布朗進行交談是件特別費勁的事,她把布朗和另一位一起做客的人——偉大的地質學家查爾斯·萊伊爾(Charles Lyell)
描述為“兩個累贅”,兩人在進餐期間都以他們的方式低語和喃喃自語著。她說,布朗看上去“似乎渴望沉默并完全消失”。
達爾文更能忍受與這些喃喃自語的人待在一起,因為他自己也不得不忍受這種“古怪的精神狀態”。在他整個人生之中,他最喜歡獨自工作,討厭沖突,遭受著因精神壓力而帶來的一些不適,如胃痙攣、陣發性的嘔吐和皮膚病。像布朗一樣,達爾文也拖延發表他的研究發現,在這一點上,他最終應該感謝他這位年長朋友的謙遜。1858年7月1日,達爾文在林奈學會(Linnean Society)的一次會議上介紹了他未出版的著作,關于通過自然選擇而進行進化的理論,這次會議是他在收到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
郵寄來的一篇持相同論點的論文后,震驚之下倉促組織起來的。幸運的是,盡管林奈學會的會議都是提前好多個月就安排好,但是卻出現了一次后來取消的情形,這是因之前公告過的一位發言者的死亡而引起的,他正是羅伯特·布朗,他死于6月10日,可謂死得太體貼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