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補氣溫陽湯(陳超方)

【藥物組成】 瓜蔞28g,黃芪118g,僵蠶13g,地龍16g,當(dāng)歸13g,川芎13g,薤白16g,桃仁13g,紅花13g,澤蘭16g,柴胡11g,枳殼11g,桔梗16g,川牛膝18g,甘草13g。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

【功效主治】 活血祛瘀,補氣溫陽。適用于冠心病。

【方解方義】 補氣溫陽湯中黃芪補心益氣;當(dāng)歸、川芎、桃仁、紅花、澤蘭、川牛膝化瘀活血;瓜蔞、僵蠶、薤白、地龍通絡(luò)祛瘀化濁;柴胡、枳殼、桔梗、甘草,解郁疏肝、宣通心肺之氣。諸藥合用,心氣旺盛,瘀化血活,痰化絡(luò)通,血脈流暢,故本方治療冠心病,療效滿意。

【加減應(yīng)用】 陽虛心率慢加制附子13g,桂枝16g;高血壓加鉤藤28g,枳實16g,桑寄生38g;濕熱重早搏加苦參38g,蒼術(shù)28g;失眠加炒酸棗仁28g,夜交藤38g;心悸加生龍骨、生牡蠣各28g。

【病例詳解】 錢某,男,50歲,農(nóng)民。患者于半年前開始時感胸悶憋氣,稍微活動則癥狀加重。因勞累后自感胸悶憋氣。心前區(qū)陣痛。心悸頭暈。鄉(xiāng)衛(wèi)生院醫(yī)生給服開胸順氣丸、柏子養(yǎng)心丸病情無好轉(zhuǎn)來院。患者心率70次/分鐘,心律不齊呈頻發(fā)早搏,各瓣膜區(qū)未聞及雜音。心電圖示:V1~V6T波低平倒置,頻發(fā)室性早搏呈二聯(lián)律。血壓128/90mmHg。查血脂譜呈高脂血癥,膽固醇7.5mmol/L、三酰甘油1.20mmol/L。舌淡紅,紫色瘀點較多。苔薄黃膩,脈代。證屬氣血不足,瘀血痰濁痹阻心脈,郁久化熱。治則:補氣活血,逐瘀祛痰通絡(luò)。方用:蒼術(shù)28g,瓜蔞28g,黃芪118g,當(dāng)歸13g,川芎13g,赤芍16g,桃仁13g,紅花13g,柴胡11g,桔梗16g,僵蠶13g,苦參38g,澤蘭16g,地龍16g,甘草13g。服15劑后患者癥狀改善。加減服藥80劑,患者恢復(fù)正常,多次復(fù)查心電圖均正常,隨訪5年,患者正常,并能進行正常的重體力勞動。

【專家按語】 中醫(yī)認(rèn)為,心主血脈,血行脈中,血依賴于心臟的搏動輸送到全身,包括灌注到冠狀動脈,營養(yǎng)心臟。中醫(yī)《素問·五藏生成篇》說:“諸血者皆屬于心。”《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說:“心者其充在血脈。”總之,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均有賴于心臟的正常搏動。心臟的正常搏動主要依賴心氣的推動,血液周流不息,是心氣的正常功能所在。“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心氣旺盛,才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收縮力、心率和心律。冠心病多在43歲以后發(fā)病,人過43歲以后,氣血不足,尤其氣虛證候漸漸顯露,氣虛為發(fā)病之本,瘀血痰濁瘀阻心脈為標(biāo)。脈通湯中大劑量黃芪補益心氣為主藥,心氣旺則推動血液的力量充,是治病之本。

【藥方引自】 《冠心病實效良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皮山县| 黑河市| 陵川县| 金川县| 中江县| 庆元县| 尉氏县| 宜宾市| 米脂县| 曲麻莱县| 山阴县| 淮滨县| 平谷区| 元江| 汪清县| 密山市| 茂名市| 上思县| 前郭尔| 来宾市| 博兴县| 青浦区| 丰镇市| 刚察县| 黑水县| 海淀区| 玉树县| 莱州市| 石台县| 汽车| 湖南省| 张家港市| 裕民县| 海丰县| 宜章县| 民丰县| 安平县| 蕲春县| 江孜县|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