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腦血管疾病藥方大全
- 趙國東主編
- 869字
- 2019-11-26 18:35:15
升陷解毒湯(劉必利方)
【藥物組成】 知母13g,黃芪16g,桔梗5g,升麻5g,柴胡5g,黨參11g,山茱萸16g,三棱13g,益母草16g。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取300ml,每次150ml,分早晚2次服。
【功效主治】 升陷解毒、活血利水。適用于難治性心絞痛。大氣下陷、血瘀絡阻,癥見胸悶胸痛、氣短乏力、或兼下肢水腫,舌淡黯質嫩或舌紫,脈沉弱、左寸尤甚。
【方解方義】 中醫藥理研究,黃芪補氣升陽,且為“瘡家圣藥”能托毒扶正,為君藥;張錫純言:“大氣者以元氣為根本,以水谷之氣為原料,以胸中之地為宅窟。”故以黨參健脾補后天大氣之本,山茱萸補腎充先天大氣之源,共為臣藥;柴胡、升麻、知母、桔梗4味既能升舉清陽,又能解毒理氣,且防補益藥物之溫燥,三棱、益母草2藥通脈化瘀利水,以上6藥共為佐使。
【加減應用】 氣陰兩虛加西洋參13g,麥冬13g,五味子13g,五加皮2g;痰濕偏盛加半夏13g,全瓜蔞28g,薤白18g。瘀血重可加莪術11g;血壓升高、失眠可加生龍骨、生牡蠣各28g,適當減少柴胡用量。
【病例詳解】 何某,女,78歲,退休人員。患冠心病心絞痛14年,2001年8月24日在省級醫院冠脈造影見:行右冠脈經皮冠狀動脈腔內形成術加支架置入術,回旋支遠端鈍圓支經皮冠狀動脈腔內形成術術。術后不久又有心絞痛。左前降支(LAD)全程可見斑塊,左回旋支(LCX)狹窄80%~95%,右冠脈(RCA)狹窄50%~90%。2004年7月26日在某醫院行冠脈旁路移植術(AO-SV-OM3、AO-SV-OM4),現術后3個月,心絞痛復發1個月。目前心絞痛每日發作2或3次,乏力,大便暢,舌嫩紅、苔白潤,左寸脈弱。中醫診斷:胸痹(氣虛血瘀),治療: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以升解通瘀湯加味。2002年12月13日:升陷解毒湯加西洋參13g,五味子13g,麥冬13g,莪術13g,赤芍28g,全瓜蔞28g,薤白13g,枳實13g,半夏13g,7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12月19日復診:藥后胸痛未發,偶發胸悶,面色明潤。上方去枳實,加茯苓16g,薏苡仁28g,14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1月3日:胸痛,胸悶21天未發,繼用上方隨癥加減,連續服用。至2006年12月隨訪,胸痛、胸悶一直沒有復發,乏力基本消失,精神佳。
【藥方引自】 劉必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60例.湖北中醫,2003,23(8):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