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中華養生寶典
  • 李杰 王信惠編著
  • 1315字
  • 2019-06-21 12:07:00

人體三寶——精、氣、神

“精、氣、神”是臟腑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們不僅是臟腑活動衍生的產物和能量,又與臟腑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不可分離的關系。

構成人體五臟六腑、筋骨皮毛等一切組織器官與營養人體的基本物質稱為“精”,在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過程中,其不斷地被消耗,又不斷地得到補充和滋生。它是人體生長發育的基礎,主要來自父母的精、血,被認為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始微觀物質。

醫學寶典《黃帝內經》稱:“人始生,先成精。”即指這種先天之精;“后天精”又稱“臟腑之精”,它主要來自后天食物之營養,通過肺的呼吸調節,脾胃的消化吸收,從而將營養物質的精微部分轉化到人體的各個腑臟而構成。

雖然“精”有“先天”“后天”之別,但二者相輔相成、互為依存。“先天之精”需依賴“后天之精”的不斷補充,“后天之精”則需依賴“先天之精”的活力,而且它們是共同貯存在人的兩腎之中的,形成所謂的“腎精”。中國養生學認為,腎精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要素之一,它的三種生理功能分別為:促使人體生長發育;參與人體生殖繁衍;滋養人體臟腑組織器官。

“氣”有兩個含義,分別為:一、流通著的微小難見物質(如水谷之氣、呼吸之氣);二、人體組織活動能力(如五臟之氣、六腑之氣、經脈之氣)。《靈樞·邪客篇》上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靈樞·本臟篇》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這些氣都存在于體內。

養生學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認為“氣”是一種處在活動狀態的極微小的物質,它構成并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全過程。它與“精”一樣,為人體進行生命活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所謂“人含氣而生,精盡而死”,正強調了“氣”和“精”同屬構成生命活動的物質要素。因此,養生理論強調“養氣”“補氣”和氣功鍛煉的重要性。

生命源于天地陰陽的運動變化,而人體又要靠天地之氣提供的物質條件而生存。

“神”的含義即精神、意識、知覺。作為一種生命活動現象,“精”為其提供了物質基礎。《靈樞·平人絕谷篇》上說:“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所以,“神”并不是虛無縹緲的,它必須有載體。“神”的基本概念是人體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大腦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以及臟腑、經絡、營衛、氣血、津液等全部機體活動功能和外在表現共同構成了“神”。

先天之精為基礎,以后天之精為補養培育而成了“神”。因而“神”的盛衰與精、氣的盈虧密切相關。作為生命活動功能外在表現的“神”,只有在作為生命物質要素的精氣充足的情況下才會旺盛。中醫學認為“神”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上。人的整個機體,以及肢體的活動,都依賴“神”作為維持其正常運轉的內在活力。

傳統的養生方法(如氣功、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和按摩、針灸等)的主要機理在于加快精氣流通,使病體康復。作為傳統養生理論指導原則之一的精氣流通,其本質要義無非是協調陰陽氣血,使機體各種功能達到最佳狀態。

精、氣、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起著特殊作用,古代醫學家和養生家往往把它們與自然界萬物賴以生存的一些基本物質共同比喻為“三寶”,這就是所謂的“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風、火、水;人有三寶:精、氣、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勒泰市| 明水县| 香河县| 长岛县| 承德县| 连南| 雷波县| 邳州市| 潍坊市| 三穗县| 昔阳县| 郸城县| 石景山区| 日土县| 叶城县| 綦江县| 通辽市| 丁青县| 新乐市| 酒泉市| 永善县| 兰坪| 通州市| 乌拉特前旗| 南投县| 逊克县| 沧州市| 丹阳市| 翼城县| 叙永县| 吴桥县| 田阳县| 永泰县| 定兴县| 平顺县| 邹城市| 博爱县| 青铜峡市| 香港 | 班玛县|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