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中華養生寶典
  • 李杰 王信惠編著
  • 490字
  • 2019-06-21 12:07:04

五味調和有利健康

所謂五味調和,是以中醫的陰陽學說、食物的四氣五味學說、辨證論治等為理論指導,從實際運用出發來進行的。

酸、苦、甘、辛、咸五味,是食物味道的五種類型。人在與自然和社會斗爭的過程中發現了飲食中的五味。遠古時期,洪水危害人類,人們只能生吃野果和鳥獸的肉,這些腥膻酸苦、生冷不調、毒雜并存的東西,不僅難以下咽,還傷害人的腸胃,使人們感染疾病。后來神農氏嘗百草之味,成功種植五谷;儀狄發明了酒,使人類前進了一大步。由于火的發明和廣泛使用,人們吃上了用火烤、煮、煎的肉類,嘗到了米面的甘芳,并減少了疾病的痛苦。美味使得酋長和君主們的胃口得到了滿足,隨著釀造業的發展,人們發明了醋、醬、飴、豆豉、醬油及豆腐等,從此人們不僅可以吃到單純的動植物食品,還能吃到經化學處理的多種食品,這更新了人們對五味的舊觀念。《內經》認為,不同的味道在人體中起到的作用不同。

要想身體健康,在選擇食物時,必須遵循五味調和的原則。五味過偏,則會導致疾病。《內經》就明確指出:“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說明五味調和得當對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有很大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麻城市| 淮南市| 金溪县| 永安市| 葫芦岛市| 镇远县| 花垣县| 康平县| 布尔津县| 礼泉县| 左权县| 吴忠市| 黄骅市| 平武县| 湖南省| 太白县| 滁州市| 旬邑县| 镶黄旗| 洱源县| 新宾| 永年县| 石楼县| 泸州市| 金沙县| 乌兰浩特市| 涪陵区| 呈贡县| 安顺市| 大埔县| 哈尔滨市| 望都县| 基隆市| 潼南县| 全南县| 三河市| 纳雍县| 沛县| 平乡县|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