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在烹調中運用廣泛,它不僅能增加菜肴的色澤、滋味,促進食欲,而且還給人體提供能量,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食用油脂的主要化學成分是脂肪和脂肪酸及脂溶性的維生素,動物性的油脂還含有腦磷脂、卵磷脂等。由于油脂的沸點很高,所以能加快烹調的速度,使原料保持鮮嫩。根據各種油脂的不同特點,適當使用并正確掌握油溫是提高菜肴風味、保持菜肴營養價值的重要技能,因此,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各種不同油脂的性能和用途。
1 色拉油

色拉油是以大豆為原料精煉而成的優質植物油,其色透明清澄、溶點低,是烹調中的首選油脂。在烹調中,色拉油適用于爆炒、煎炸類菜肴。由于色拉油溶點低于人的體溫(37℃)度,不但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而且制作出來的菜肴光澤透明。特別是需呈現出潔白無色(即不用醬油)的菜肴必須用色拉油,如滑炒魚片、芙蓉雞片、炒里脊絲、拔絲蘋果等。
2 豬油
豬油是豬板油和肥膘中提煉出來的油脂,優良的豬油在液態時透明清澈,在固態時呈白色軟膏狀。豬油在烹調中用途很廣,它不但適用于各種爆炒菜,而且還適用于各種湯類。由于豬油的沸點低于植物油,所以不適于炸、溜一類菜肴。豬油的性質在常溫下呈固體,所以是合制魚元及魚茸、蝦茸、雞茸的重要原料,可使茸類菜肴滑嫩、光澤、松泡而提高菜肴質量。
豬油存放時間不宜過長,特別在溫度高的夏天極易與空氣接觸而發生氧化,致使酸敗變質,產生“哈喇味”,不宜食用。
3 小麻油
小麻油又稱麻油、芝麻油,是從芝麻中提煉出來的,因有特殊的香味,故又稱香油。小麻油呈紅褐色,且宜于貯存,在保管中很少發生氧化酸敗。小麻油多用于涼拌菜,在使用時一般可不加熱。有些脫水性的優質涼菜,如燈影牛肉絲、陳皮牛肉等,可用小麻油浸泡,使原料保持較長時間不變質。在川菜、粵菜的涼拌味汁中,可用小麻油淋于菜表面,此法即稱封汁,其作用是使味汁能較長時間保存而不變味。

4 大麻油
大麻油也是由芝麻中提煉出來的。大麻油為土法冷壓麻油,無香味,色澤金黃,由于香氣不濃,且多用于炒菜(熱菜)之用,作為植物油類,大麻油比菜籽油、棉籽油的質量好。
5 豆油
豆油是從大豆中壓榨出來的,有冷壓豆油和熱壓豆油兩種。冷壓豆油的色澤較淺,含生豆味較淡;熱壓豆油色澤較深,含生豆味較濃。由于豆油不同程度的含生豆氣味,所以在烹調時豆油一定要煉熟。豆油較其他油脂的營養價值高,人體也易于消化吸收。豆油適應于炸、溜、爆、炒、烹等各類熱菜烹調。
6 菜籽油
菜籽油又叫菜油,是從油菜籽中榨出來的油。菜籽油呈深黃色,含有油菜籽的氣味,且有澀味,屬半干性油類。粗制的菜籽油呈黑褐色,質量較差。菜籽油是我國主要食用油脂之一,產量居世界首位。菜籽油在烹調中常用于炸、溜、爆、炒、烹等菜肴。
7 花生油

花生油是從花生仁中提煉出來的。按加工方法和精制程度的不同,可分為毛花生油、過濾花生油和精制花生油3種。毛花生油呈深黃色,質量較差;過濾花生油較為澄清,質量較一般;精煉花生油透明度較高,顏色淺黃,是比較好的食用油。花生油在夏季是透明體,到冬季則為黃色半固體狀態,屬半干性油脂。

8 雞油
雞油是雞腹中脂肪提煉出來的油,呈金黃色,其熔點比較低,營養價值很高。由于雞油數量不多,一般由廚師在雞腹中取出自煉。雞油多用于特色風味菜肴中,常作為蒸菜、燒菜和湯菜的明油使用,如雞油三白、雞油蒸蛋糕、雞油炒時蔬等。
9 牛油
牛油是牛體脂肪組織中提煉出來的,呈淡黃色或黃色。牛油的熔點較高,為45℃,其消化率是93%,在常溫下為固體,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但牛油的牛脂香味很濃,常用于冬季的火鍋底料(底湯)。牛油不宜制作爆炒菜肴,在烹調中使用較少。
小帖士
液態油脂比固態油脂易于消化吸收。
10 羊油
羊油是從綿羊或山羊的體內脂肪中提煉出來的。優質的羊油呈白色或淡黃色;質量較差的為淡白灰色或淡白綠色。羊油的熔點為50℃,其硬度比牛油更大,消化率很低,營養價值不高。綿羊油無膻味,山羊油有膻味。在傳統的烹調中,羊油常作為蔥爆羊肉之用,也用于羊油蔥爆里脊,羊肉火鍋等。由于羊油的膻味較重,所以不能與其他油脂混合盛裝,對于使用過爆羊肉的鍋與瓢,也必須及時清洗干凈,以免造成對其他菜肴的串味。
11 辣椒油
辣椒油俗稱紅油,是由干紅椒末與菜籽油等植物油煉成。為了使油得到綜合利用,紅油一般是使用下腳油或不適應爆炒菜的發黑油煉制。紅油使用范圍很廣,特別是川菜、湘菜必不可少。最辣的紅油需用辣椒王及四川的朝天椒碾碎煉制。在川菜的紅油煉制時,另還加了八角、桂皮、香葉、紫草等增香提色,其油色紅味香。現在市場上所售瓶裝的紅油,由于成本較高,一般酒店使用較少。
12 花椒油
花椒油是用花椒與菜籽油、豆油等植物油煉制而成,帶有濃厚的麻味。花椒油在川菜中普遍使用,常用于麻辣紅油味碟或調拌涼菜,也用于干炸菜、干煸菜的調味。自制花椒油,可先將花椒碾碎,再放入鍋中加油煉成后除去花椒渣。現市場上有瓶裝花椒油成品,質量較好,但成本過高。
13 米糠油
米糠油是從大谷的谷皮中的提煉油,是新開辟的食油品種。米糠油含有較多人體所需要的油酸、亞油酸、谷維素等,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對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的濃度有較好的效果,同時具有防止動脈血管硬化的功能。米糠油溶點較低,粘度小,易被人體吸收。

14 玉米油
玉米油是從玉米中提煉出來,是一種新型產品。玉米油色澤淡黃透明,內含60%的脂肪酸,具有與米糠油同樣的營養功能,其溶點低,也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在烹調中,對于旺火急炒的菜肴,較能保持其原有色澤和香味。
植物性的油脂除以上品種外,還有椰子油、茶籽油、葵花籽油等。一般來講,植物性的油脂,其性能、性質與營養價值都大同小異,本章節再不過多闡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