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醫防合作的發展

自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以來,疾控機構(結防專業機構)一直作為該項工作的主要負責機構。1991年頒布的《結核病防治管理辦法》明確提出:“結核病防治機構和指定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負責所在地區結核病防治業務的歸口管理”,對其他醫療機構沒有給出明確的職責與任務。

1996年2月15日,衛生部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衛疾控發【1996】第5號),將肺結核列為乙類傳染病,并提出非結核病專業機構應將肺結核患者和可疑癥狀者轉至當地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進行統一檢查、督導化療與管理。

1999年2月5日,衛生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衛疾控發【1999】第54號)中強調指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根據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加強醫療衛生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該文件對歸口管理提出了較明確的概念,并指出在結核病的歸口管理中,市、縣結防機構為結核病控制的專業性實施單位。并將本地區各級各類醫療預防、保健機構納入統一管理軌道,開展肺結核患者發現、報告、轉診、登記和治療管理等一系列防治工作。

為進一步提高我國結核病發現水平,衛生部結合WHO推薦的PPM策略(即私立醫療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合作),于2004年下發了《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肺結核疫情報告和病人管理的通知》(衛辦疾控發【2004】92號),開始在全國逐步推廣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合作策略,要求醫療機構報告、轉診肺結核或疑似肺結核患者,結防機構追蹤未到位的肺結核或疑似肺結核患者,并統一登記和治療管理。

2005年衛生部下發《肺結核病人轉診和追蹤實施辦法》(試行),旨在進一步規范肺結核患者的發現、轉診及追蹤程序,以提高患者發現率。衛生部成立了由衛生部副部長為組長,衛生部疾控局、醫政司,中國疾控中心等為成員單位組成的國家級“醫防合作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領導,建立了有效的協調機制。

2007年5月31日召開的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合作工作組會議,原副部長王隴德以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合作工作組組長的身份出席了會議,并正式提出,將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合作實施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簡稱為“醫防結合”,即國際上通行的PPM-DOTS策略。強調了結核病專科醫院和結核病防治機構合作、定點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合作,是醫防結合中的不同模式。

2009年以后,隨著地方財政的投入增加,上海、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開始實施結核病防治分離的工作模式,即“疾控機構負責規劃協調、定點醫院負責確診收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患者全程管理”的“三位一體”的結核病防治工作模式。“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要求三種不同的醫療衛生機構充分發揮各自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優勢,既做到分工明確,又要做到合作密切,為新形勢下醫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腾冲县| 定兴县| 绥化市| 恩平市| 冕宁县| 新津县| 麟游县| 夏河县| 崇礼县| 特克斯县| 龙口市| 寿宁县| 舟山市| 武川县| 昌宁县| 阜阳市| 沂水县| 浮梁县| 铜川市| 南汇区| 原阳县| 调兵山市| 赣榆县| 锡林郭勒盟| 长葛市| 永德县| 榆树市| 峨眉山市| 临邑县| 三亚市| 开江县| 湟中县| 册亨县| 仁寿县| 富锦市| 华容县| 西畴县| 峨边| 白河县| 麻栗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