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病藥方大全:速查白話版 現代家庭健康生活中醫手冊
- 趙國東主編
- 517字
- 2019-11-26 18:31:27
清熱化瘀湯(劉仕昌方)
【藥物組成】姜半夏11g,黃連13g,全瓜蔞11g,制香附13g,制蒼術13g,黑山梔13g,枳殼13g,茯苓16g,延胡索13g,川芎13g,炙甘草6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服2次,每日1劑。
【功效主治】和中調氣,清化濕熱。適用于慢性胃炎。
【病例詳解】苗某,女,51歲。患者常于食后上腹痞滿不舒,有噯氣疼痛,起病已2年余,多于情緒激動或受寒后更加嚴重。患者營養中等,腹軟有腸鳴音。舌苔微黃而膩,脈象弦遲。纖維胃鏡檢查提示為淺表性胃炎,活體組織檢查報告為黏膜炎癥。中醫辨證為胃中濕熱阻滯、氣機失調,擬以清濕化熱、和中調氣之劑。用上方,服15劑后,上腹疼痛已止,痞滿減輕,舌苔轉為薄膩,脈象濡緩。再于原方減去延胡索、川芎,加黨參、白術等,隨證出入,續服50余劑,自覺癥狀全部消失而停藥。
【專家按語】淺表性胃炎是中醫的胃中濕熱阻滯、氣機失調之證。常選用小陷胸湯的黃連清熱以消炎,姜半夏燥濕以化痰,全瓜蔞潤滑以解凝。藥雖不峻,能入胃絡,清濕化熱,消除痞滿,確為治療黏膜炎癥的良好方劑。本例每因情緒激動而加重,顯與氣機郁結有關,由于病程日久,胃氣虛弱,故采用本方調理氣機。由此可知,待脘腹疼癥狀消失之后,改用四君子健胃益中以斷其后。
【藥方引自】《中華名醫各名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