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活血通絡散(韓啟鳳方)

【藥物組成】蒲公英15~28g,丹參11g,川楝子7g,廣郁金13g,路路通13g,生白芍11g,生山楂11g,甘草4g。

甘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早晚各1次。

【功效主治】活血通絡,疏肝理氣。適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

【方解方義】中醫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多由于肝氣失于疏泄所致,上沖則脘脹、噯氣,橫逆則胃痛、納呆。日久氣郁化火,胃津受損,移熱膽府,陰血干枯;或肝氣郁滯不行,脈絡瘀阻。其病在經,久病入絡。此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病之根本,治則亦應以此三點立論。本方取丹參生新祛瘀、順脈調經之意,合疏肝經郁滯、鎮痛健胃之郁金,促進膽汁分泌,增其消瘀止痛之功;蒲公英消炎疏肝,和胃補脾,祛邪扶正相得益彰:借路路通通利之性祛經絡之留滯,寬中行氣;以生白芍養血柔肝,伍甘草緩急和里;山楂配甘草,化瘀血而不傷正氣,且山楂酸甘微溫,助胃酸、行結氣、醒脾氣,又制丹參、蒲公英之寒涼;川楝子行氣止痛。

【加減應用】若痛甚者加延胡索10g;胃納欠馨加炒谷芽、炒麥芽各7g,或雞內金10g,砂仁(后下)2g;胃脹滿不消加陳皮8g,佛手干7g;大便干結加麻仁丸(吞)6g。

【病例詳解】許某,女,29歲,胃脘作脹時痛已久,噯氣嘔惡,納食不理。醫院門診胃鏡檢查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舌光剝中黃,脈細弦。此乃氣郁化火,胃津受損,津枯血瘀。以生津清熱、理氣疏肝、通絡活血為法。服本方加減14帖后自覺癥狀即減。服5個月后復查胃鏡,胃竇炎明顯好轉。后續上方更進,基本治愈。隨訪2年未見復發。

【藥方引自】《上海歷代名醫方技集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沛县| 年辖:市辖区| 富川| 鄂伦春自治旗| 手机| 达州市| 新余市| 祥云县| 兴城市| 大姚县| 北票市| 安福县| 石泉县| 封丘县| 曲麻莱县| 湖北省| 成都市| 龙陵县| 太保市| 内江市| 岳池县| 漳平市| 普陀区| 庄河市| 祁连县| 合山市| 临漳县| 迁安市| 连山| 独山县| 平和县| 定州市| 秦皇岛市| 宜良县| 房产| 娄烦县| 汕头市| 怀安县| 抚州市| 华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