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病藥方大全:速查白話版 現代家庭健康生活中醫手冊
- 趙國東主編
- 1095字
- 2019-11-26 18:31:27
清胃瀉火湯加味(張桂珍方)
【藥物組成】黃芩11g,半夏11g,干姜4g,黨參28g,炙甘草6g,黃連13g,紅棗7g。

半夏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3次,飯后服用。
【功效主治】益氣養胃。適用于慢性胃炎。
【方解方義】凡慢性胃炎以脹滿和隱痛為主癥者,用本方治療效果極,本文由半夏、黃芩、黃連、黨參、干姜、炙甘草、大棗7味藥物組成,其方寒熱并用以和其陰陽,苦辛并進以順其升降,補瀉同施,以調其虛實。方中黃芩、黃連清熱苦寒,與半夏、干姜配用,辛開苦降,寒熱并用,陰陽并調;佐以黨參、甘草、大棗甘溫益氣補其虛、促使脾胃運化如常。
半夏為胃脘痛常用藥,功專入脾胃尤擅和胃消痞;黃芩、黃連能清胃瀉火,并能燥濕堅陰;黨參、甘草、大棗尤擅補脾之虛,助脾運化,中氣即立,胃脘痛自消。有半夏斡旋氣機,黨參、甘草、大棗則補而不滯。從宏觀辨證看,胃脘痛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患者,胃黏膜有水腫、充血、糜爛,萎縮性胃炎黏膜蒼白、腸腺上皮化生。胃部黏膜水腫、充血、萎縮、出血恰為黃芩、黃連所主,其功擅清熱燥濕解毒,黏膜蒼白萎縮屬虛寒,恰為黨參、甘草、大棗所主,其功擅溫里補虛。從中西醫結合辨證論治看,能殺滅幽門螺旋菌(HP)的中藥,黃連屬首選藥物,黃芩也有很好的抑制、殺滅HP作用。黨參、甘草、大棗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首選藥物,效果可靠。可見,半夏瀉心湯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是對消化性潰瘍、胃腸道功能紊亂,有著顯著療效。
【加減應用】臨床運用時,首先視寒熱之孰輕孰重,靈活調整干姜、黃芩、半夏的用量或取舍,常增白芍配炙甘草以緩急止痛。具體加減:若疼痛較劇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兼灼痛似饑而不欲食,口干,五心煩熱者加沙參、黃芩、石斛;久痛挾瘀有刺痛感者加失笑散;胃寒、喜溫喜按,脈沉遲者,去黃芩加蓽茇11g,陳皮16g,附子6g;食滯者加焦三仙各20g,焦檳榔16g,枳實、厚樸各11g,或合保和丸;胃脘灼痛,大便干結,體質壯實者加枳實、大黃各13g,并囑患者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厚味;胃脘冷痛,大便稀溏者加吳茱萸、砂仁各6g,肉桂13g,或合良附丸;胃脘脹痛連及兩脅,伴噯氣、矢氣減少者酌加柴胡11g,烏藥、香附各13g,佛手16g,郁金13g,厚樸13g,并囑患者暢情志,忌郁怒;進食后疼痛加重伴噯腐吞酸者加貝母、海螵蛸;噯氣頻作者加旋覆花、赭石;黑便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加白及、地榆炭、黃芩炭各13g,麥芽6g,煅瓦楞子28g或茜草根13g,海螵蛸28g等活血止血藥。
【專家按語】治療期間要做好生活調節,忌食生冷油膩、煎炸及辛辣火熱之品,宜清淡食物。中醫尤注意飲食調節和心理療法,白領階層教其如何解郁,應酬過多人士教其如何合理飲食,生活水平偏低的患者,注重心理開導,用藥低廉高效。
【藥方引自】《天津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