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消食平胃散(張志強方)

【藥物組成】茯苓、山楂、神曲、麥芽各16g,蒼術、厚樸、陳皮、半夏各13g,甘草4g。

【用法用量】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5次溫服。

【功效主治】消食化積,燥濕運脾。適用于寒濕困脾所致的脘痞腹脹,倦怠嗜臥,不思飲食,或食積停滯之脘腹脹痛,噯腐吞酸,嘔惡,泄瀉。常用于現代醫學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癥。

【方解方義】方中蒼術性味苦溫,功能化濕健脾;能治濕阻中焦、脾失健運而致脘腹脹悶,嘔惡食少等癥。厚樸性味苦辛溫,行氣消食,利濕消積;能治濕阻中焦,氣滯不利所致脘悶腹脹,腹痛嘔惡。陳皮,性味辛苦溫,功能健脾理氣,除濕化痰;能治脾胃氣滯之不思飲食,腹脹腹痛。半夏,辛溫,功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能治胃氣上逆嘔吐諸癥。茯苓,性味甘淡平,利水滲濕;能治脾胃虛弱的食少納呆,倦怠乏力。山楂,性味酸甘微溫,功能消食化積,行氣散淤;能治肉食積滯之脘腹脹滿,腹痛便溏。神曲,性味甘辛溫,消食和胃;能治飲食積滯證。麥芽,性味甘平,消食健胃;能治米面薯芋食滯證。甘草,性味甘平,益氣補中,緩急止痛;能治脘腹作痛。諸藥合用,共奏燥濕健脾,消食化積之功。

蒼術

【加減應用】若脾胃虛寒,舌苔白膩者,加蔥白、干姜以溫中祛寒;濕盛泄瀉者,可加白扁豆、薏苡仁以助滲濕止瀉。

本方為治脾虛食積之良方。臨床以脘腹痞悶,食少難消,大便溏薄,苔膩微黃,脈細弱為證治要點。

【病例詳解】苗某,女,24歲。營業員,1998年1月20日來醫院就診。

訴飲食稍多即脹,難受不止,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胸脘痞悶,四肢欠溫,喜暖怕寒,面白無華,形體消瘦,證已數月,醫院檢查纖維胃鏡、腦電圖、頭部CT等檢查,診為“神經性消化不良”“神經官能癥”,用嗎丁啉、維生素、健胃消食片等藥物治療,癥狀沒有得到緩解,故求治于中醫。患者舌質淡,舌苔薄白,脈來細弱,證屬脾胃氣虛,中陽不振,不能納谷。

用上藥3劑諸癥皆除,納食增加,續服上方7劑,病全解。

【專家按語】消食平胃散與枳術丸皆系消補兼施之劑,且補大于消,均用于脾虛積證。但本方用藥較多,照顧亦全面,消食補脾之力皆大于枳術丸,兼能化濕止瀉,宜于脾虛食積夾濕而見便溏、苔膩微黃等證情較復雜者;而枳術丸藥簡性平,宜于脾虛氣滯,證情較單純者。

【藥方引自】《當代妙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垣曲县| 广安市| 民勤县| 东港市| 白河县| 浦北县| 南京市| 淳化县| 福州市| 景东| 高安市| 普格县| 二连浩特市| 河西区| 台山市| 沙雅县| 通许县| 澜沧| 高碑店市| 怀远县| 黔西县| 凌海市| 乌拉特前旗| 定南县| 鄢陵县| 神池县| 荃湾区| 黄龙县| 佛学| 英超| 环江| 慈溪市| 开化县| 博野县| 孟村| 石阡县| 凤庆县| 龙海市| 山西省| 崇阳县|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