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病藥方大全:速查白話版 現代家庭健康生活中醫手冊
- 趙國東主編
- 814字
- 2019-11-26 18:31:22
和胃除滿丸(龍星宇方)
【藥物組成】炙甘草、干生姜、麥芽曲、白茯苓、白術各6g、半夏曲、人參各7g,炙厚樸11g、枳實、黃連各16g。
【用法用量】研細末,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8g,飯后溫開水服,一日2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消痞除滿。適用于寒熱互結證。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大便不暢,倦怠乏力,苔膩微黃,脈弦。
【方解方義】和胃除滿丸是由半夏瀉心湯、枳術湯、四君子湯化裁而成。方中重用枳實化滯行氣,消痞散結為主藥;輔以厚樸行氣開郁,消脹除滿。二藥合用,行氣消痞除滿之功益彰。半夏曲辛開散結,和胃降逆;黃連苦降泄痞,清熱燥濕;干姜辛散祛寒溫中。三藥合用,辛開苦降,調寒和熱。麥芽曲消食和胃,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補脾益胃,以助運化,以上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兼為使藥。諸藥相合,消補兼施而消大于補,清溫并用而清多于溫,辛開苦降助消痞除滿,補而不滯,消不傷正,共奏消痞除滿,健脾和胃之功。
【加減應用】若脾虛甚者,宜重用人參、靈芝、炙甘草以增強補脾助運之力;偏寒者,宜減黃連,加重干姜用量,或再加草豆蔻、高良姜等,以增溫中祛寒之效。本方為治療脾虛氣滯,寒熱錯雜證之常用方。臨床以脘腹痞滿,大便溏薄,食少倦怠,苔膩微黃為證治要點。
【病例詳解】宋某,女,50歲,工人,1993年3月31日來醫院就診。
患者消化不良,食后脘脹伴反復腹瀉5年。病史:1988年曾做膽囊手術,后來曾2次胃出血,食后腹脹,納食減退,且經常腹瀉。在日本檢查診斷為反流性胃炎。心電圖示:預激綜合征。苦于上述病癥,請中醫診治。診查:膽囊術后,經常食后腹脹,納減,苔薄黃;易腹瀉、頭昏、自汗;脈細。辨證:術后脾胃虛弱,脾失健運,胃之受納、腐熟和降功能紊亂,胃腑濁氣擾動、清陽之氣不展,致心失所養、心氣虛弱而汗出、頭暈。中醫診斷:痞證(脾胃虛弱)。西醫診斷:膽囊術后,反流性胃炎。中醫治療調脾胃,理氣健脾,和胃運中。
用上藥3劑納增,腹脹改善,6劑后痊愈。
【藥方引自】《方劑學》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