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病藥方大全:速查白話版 現代家庭健康生活中醫手冊
- 趙國東主編
- 784字
- 2019-11-26 18:31:20
清胃活血湯(許潤之方)
【藥物組成】黃芩13g,柴胡13g,百合16g(體虛者用28g),丹參16g,烏藥13g,川楝子13g,郁金13g。

百合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溫服。早晚各1次。
【功效主治】清胃活血,疏肝理氣。適用于消化性潰瘍。
【病例詳解】宋某,40歲,長沙人,工人,1978年1月12日來醫院就診。患者因受涼上腹部疼痛反復發作12年,伴嘔吐、呃氣,經治療稍得緩解,但仍反復發作。曾在長沙市某醫院鋇餐X射線拍片和胃鏡檢查,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淺表性胃竇炎。近5個月以來,胃痛加重,尤以飯后和夜間明顯,疼痛牽及背部,食欲減退,睡眠不安,吞酸噯腐,多次服用制酸藥,痛無明顯減輕,而來就診。患者面色少華,語懶神疲,上腹部輕壓痛。舌淡紅、苔薄黃,脈沉小弦。用肝胃百合湯加減治之,原方加烏賊骨13g,九香蟲4g。服藥4劑后,疼痛明顯減輕,泛酸已止,睡眠轉安。上方去九香蟲、烏賊骨,加明黨參11g,白芍16g,甘草13g。繼服20劑。鋇餐X射線拍片復查報告:十二指腸球部壁龕已修復。6個月后隨訪,病情未見復發,照常工作。
【專家按語】中醫在論治胃脘痛的“百合湯”時指出:“久病原來郁氣凝,若投辛熱痛頻增。”名醫夏應堂在論“胃病治肝本是成法”之后謂:“但治肝應知肝為剛臟,內寄風火,若一味剛燥理氣,則肝木愈橫,胃更受傷矣”,實屬經驗之談。香燥理氣之品,有耗氣傷陰之弊,傷肝礙胃。本方取性辛之柴胡,微涼之郁金,性寒之川楝子,微溫之烏藥以疏肝解郁、和胃理氣。久病入絡,氣滯血淤,絡損血傷,故用丹參、郁金以活血通絡,生新祛淤。氣郁久之化火,血淤久之生熱,故又取黃芩以清肝胃之熱。久病致虛,當以補之,但溫補則滯胃,滋膩之藥又礙脾,故重用百合、丹參清輕平補之品,以益氣調中、生血、養陰。本方既人脾胃,又走肝經。多方協調,不燥不膩,疏理調補,標本兼顧,不僅緩解病情較快,而且宜于久服,從而達到根治的目的。
【藥方引自】《內科病常見效驗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