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服務均等化與資源共享(下冊)
- 萬群華 胡銀仿
- 3668字
- 2019-11-28 12:29:35
圖書館行業組織與基層圖書館可持續發展
(武漢圖書館,430015)
圖書館行業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受信息資源的可重復利用特點,基層圖書館可持續發展對于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發展新文化,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基層圖書館必須明確服務對象、科學合理地進行功能定位,才能持續發展。但由于各種原因,基層圖書館可持續發展面臨藏書質量差、管理不到位、信息資源的保存問題、信息資源利用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基層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一、圖書館行業組織可持續發展的特點
1.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可再生性
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不同于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圖書館利用的資源是各種形式的信息資源,信息資源與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不同,信息資源可以重復多次利用,并且,信息資源的利用不損耗被使用的信息資源的質與量,反而可以促進信息的傳播,調整信息資源的組織結構,并促進知識的轉化,產生新的信息資源。這是圖書館以及信息產業可持續發展所具備的資源優勢。當然,今天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與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必然的矛盾,今天消耗的不可再生資源越多,留給后代的資源就越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于現在和未來資源的分配是否平衡。而信息資源是非消耗性資源,因此,現在對信息資源的利用不會減少明天的信息資源量。原則上,現在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與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不存在根本性矛盾。
2.圖書館信息資源具有生命周期和有效范圍
信息資源生命周期即信息資源的有效期,并非所有的信息永遠都是有價值的資源,信息會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變遷而貶值。延長信息資源生命周期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對資源進行深加工,提取信息中包含的知識,生成新的信息資源。石油等資源用掉即不可再生,而信息資源則不同,信息資源的價值在于“用”,收藏不用只會令信息資源失去利用價值,有效的利用可以使信息資源獲得“新生”。
二、我國基層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圖書館的指導方針已向國際標準靠近,即樹立“全面開放、平等服務”的觀念。以上這一切都說明,我們的社會和廣大人民需要貼近自己生活的圖書館。基層鄉鎮圖書館就是從基礎著眼,最大限度地、最廣泛地滿足社會需求的小型圖書館。
目前我國基層圖書館建設有了長足進展,經濟發達地區有了跨越式發展,經濟欠發達地區也開始行動起來了。具體而言,基本呈現出領導重視、規劃全面、指標具體的喜人局面,為社區、鄉鎮圖書館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但是基層圖書館的經費沒有列入地方政府預算,而是財政情況好就給,不好就不給;領導重視時就給一點,不重視就不給,社區、鄉鎮圖書館經費缺乏穩定性、可靠性、保障性。經費沒有保障,新書得不到及時補充,這一現狀已成為制約我國社區、鄉鎮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此外,基層鄉鎮圖書館發展的速度與經濟發展的狀況,以及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也出現了不適應,呈現出滯后狀態。主要表現有:人力資源配置中存在許多突出問題,人浮于事,機構臃腫,冗員眾多,但所需人才短缺;社區鄉鎮圖書館沒有被納人集鎮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且分布零散,設施陳舊,藏書不適用;社區鄉鎮圖書館經常閉門不開,很少有人光顧。
三、基層圖書館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
1.藏書質量不高
目前,基層圖書館圖書來源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購書。由于經費緊張、書價昂貴,只能購少量的新書充門面;二是贈書。新華書店待處理的書及規模較大的圖書館破舊的圖書,在政府及文化部門的協調下,無償地贈給社區鄉鎮館;三是獻書。在各級領導發動和帶領下,開展群眾性的獻書活動,只要是書,就可以捐獻。所以大多是些過時、無實用價值的圖書,由于經費無保障,各館新書補充得很少,讀者無書可看,難以滿足基層鄉鎮居民的閱讀需要。
2.主管部門對基層圖書館缺乏認識
目前基層領導對圖書館的認識有三個誤區:一是對圖書館事業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雖然他們在認識上認為“發展才是硬道理”,但是他們還認為“沒有圖書館照樣發展經濟”。因此,在考慮投人時,沒有將圖書館列人發展規劃之中,建立圖書館只是單純為了達標裝點門面而已。二是對圖書館職能及社會價值認識不深,認為圖書館是事業單位,要走向市場,讓其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自生自滅。三是認為圖書館事業是文化部門的事,根本沒有必要納入鄉鎮工作的議事日程,甚至將房屋場地拍賣轉讓。另外,基層圖書館管理人員也是缺失嚴重,很多基層圖書館雖然配備了管理人員,但他們大多還兼職社區、鄉鎮的其他工作,且多數未接受過圖書館學的基礎知識培訓,加之人員更換頻繁,因而造成管理混亂,服務水平低下。
3.服務水平低下
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圖書館的職能還停留在保存和積累文獻資料,服務方式還是守株待兔方式。圖書館的工作雖然突破了傳統的職責范圍,但“讀者是上帝”的觀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在信息服務工作中,往往注重領導的意圖和評價,在工作總結中,往往注重向領導匯報上下功夫,甚至產生浮夸作風,而忽視讀者的需求,這種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工作作風嚴重阻礙了信息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
四、基層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1.爭取社會經費支持
基層圖書館的經費沒有保障,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社區鄉鎮圖書館,資金投入也是基層人民最關注的問題。光靠農民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采取一些“創收”手段,顯然是行不通的,必須用足、用活、用好國家支持鄉村文化事業發展的政策,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投入。必須堅持統籌城鄉發展這一基本理念,形成單位支持社區鄉鎮圖書館的長效投入機制。要借鑒國外和我國先進地區成功經驗,采取“政府補助,部門幫助,社會贊助,群眾自助”相結合的辦法,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在資金籌措上可通過社會集資、企業贊助等形式直接融資,以及通過組建相應的經營性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以文養文,企業助文的良性循環,甚至可以將公益性與經營性文化單位捆在一起,以經營性收入彌補公益性支出,促使經營性與公益性文化同步發展。
2.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
圖書館是向廣大社會成員傳播精神文明的窗口。圖書館館員的整體形象、言談舉止以及他們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影響著讀者,也會給讀者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特別是社區鄉鎮圖書館,館員來自不同行業,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所掌握的專業知識不多,加之購書經費幾乎沒有,又未能實現計算機檢索系統,讀者很難找到合適的書刊,因此,必須把圖書館館員的素質建設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圖書館管理人員必須有遠見卓識的眼光,有計劃地更新自己的知識,拓寬個人的專業面,改變原來“單一型”的知識結構。既要有較高深的知識,又要有較廣博的知識。圖書館工作人員承擔現代圖書館的文獻征集、儲存、文獻傳遞等責任,以及信息開發,參考咨詢,文獻檢索等管理功能,就應該是的“綜合型”人才。
3.建立統一組織的基層圖書館管理機制
建立統一組織的基層圖書館管理機制勢在必行。在文獻資源組織方面,可以由市或區圖書館負責實施文獻的統一采購、統一編目,并根據社區、鄉鎮需求對文獻資源進行統一配置,既能使書目數據達到規范化、標準化,還能減去各館重復勞動,縮短圖書上架時間;在讀者服務組織方面,由中心館與各社區圖書館共同制定統一的服務規范、服務程序并組織各社區、鄉鎮圖書館實施,可提高服務質量;在讀書活動方面實施統一組織,這樣對其他社區、鄉鎮圖書館也能起到示范、以點帶面的作用。
4.加強娛樂休閑功能,滿足基層人民的文化娛樂生活
圖書館是社區、鄉鎮居民的文化休閑娛樂中心。社區圖書館作為位于生活小區的公益文化機構,為社區居民休閑娛樂提供了良好的場所。在這里居民不僅可以讀書看報,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了解天下大事,而且也為廣大居民提供了一個結交朋友的場所。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圖書館可通過提供休閑閱覽室、書友茶座、棋牌屋等娛樂場所,更好地滿足居民消遣、休閑、娛樂的需要。居民的休閑質量是衡量一個社會進步的尺度之一,它起到加深社區、鄉鎮居民之間相互了解、溝通感情、緩解壓力、增強凝聚力的積極作用。圖書館應多購科普讀物、文化體育、影視娛樂、業余愛好、生活保健等深受居民歡迎的書刊資料,使讀者在汲取科學文化知識,及時了解時事、政策、法規、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養的同時,松弛神經,愉悅精神,從中獲得美的享受和藝術熏陶。同時,基層圖書館還應發揮老年讀者的積極性,提倡他們輔導孩子課外閱讀,幫助孩子有效抵制黃、賭、毒等的不良影響,為孩子在校外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綜上所述,基層圖書館是社會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對于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娛樂休閑活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應該以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信息源泉為目標,讓圖書館服務走進基層,走進家庭,遍及所有人群的地方是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潘志強.淺談社區、鄉鎮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6(5)
[2]張敏.社區圖書館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展望[J].中國科技信息,2007(22)
[3]宋朝暉.關于社區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