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服務均等化與資源共享(上冊)
- 萬群華 胡銀仿
- 3568字
- 2019-11-28 12:15:32
淺議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與創新
(武漢市江岸區圖書館,430014)
一、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現狀
公共圖書館作為政府舉辦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從初衷上政府是想把它作為本地區收藏、加工、挖掘、利用、對大眾開放的信息情報并提供各種文獻資料的中心。公共圖書館也努力運用這一中心為本地區大眾服務,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盡可能多的開展各項業務,采購多的書刊并從中挖掘出更深層的資料供大眾使用。由于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理念滯后于時代的發展,大多數公共圖書館還在沿襲過去的服務方式,等讀者上門。就是這種服務方式,使圖書館藏書與需求者之間沒有達到最優的效果。目前公共圖書館普遍存在購書經費拮據的狀況,但我們看到另一種現象,那就是在本地區各類型圖書館重復采購現象相當嚴重,有些為了追求藏書數量,盲目預訂采購以至本館內復本數量遠遠超出額定范圍,一方面向上級申述經費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在拿錢盲目的采購書刊,片面地追求大而全。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又不能很好地將收藏的書刊加以開發利用,單一的通過讀者自身去閱讀了解,文獻信息中心對這一地區所起到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難怪互聯網越來越被人認識和利用而圖書館卻越來越陷入低谷,這些充分表現出公共圖書館與信息時代的發展不相適應的現狀。
二、更新觀念,創新服務
1.館員思想觀念的更新
圖書館是學校以外最主要的文化教育機構。在知識經濟的今天,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遷,圖書館的基本職能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由一個資料收集中心轉變成一個信息集散地;由一個知識傳播中心轉變成一個對全社會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教育基地,使人們能夠連續不斷地獲取新知識、新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館員以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觀念已無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必須從思想上徹底轉變,不僅服務方式由簡單的借還上升到智能化的參考服務,同時也要求館員順應社會的需求,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
2.圖書館要不斷實現服務創新
(1)創新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靈魂。對于館員來說,要對不斷更新的科學文化知識做到隨時掌握,善于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對文獻信息進行信息化處理,把圖書館發展成為一個信息集散中心和對普通群眾進行”終身教育”的殿堂。把圖書館建成”終身教育”基地是圖書館創新發展的目標。圖書館要鼓勵館員進行創新,增加各個領域的知識含量,為用戶提供深層次、全方位的知識服務,使讀者從中認識到圖書館所藏知識的廣闊性和價值性,增強公民利用圖書館的意識。
(2)圖書館的創新服務。一是要不斷深化各部門的工作職能,二是要不斷提高館員的信息意識和創新能力,并將兩者共同融入具體的業務工作中。在不斷深化各部門的工作職能中要挖掘館員的創新能力。
在信息采訪過程中,對于文獻信息的選擇和收集要依據主流的社會閱讀需要進行信息分析,確定取舍,合理分配資金,有目的、有選擇地組織文獻信息,評定文獻信息;在編目工作中要從方便讀者的角度去揭示文獻的內容和形式,為讀者提供更多的檢索點和友好的用戶界面;在輔導工作中打破基層業務輔導的局限,積極尋找社會經濟活動的競爭信息精品,深化輔導工作職能,加大參考咨詢工作的力度;在流通閱覽工作中,在盡可能保全信息資源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向讀者開放有針對性、創造性的研究性課題服務,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電子閱覽室的館員在做到會使用網絡檢索工具、掌握網上信息檢索技巧、了解各種網絡功能,在當好讀者“網絡導航員”的同時,搞好網上信息資源開發,按用戶的要求建立網上資源數據庫,維護系統安全。
“讀者需要什么,我們就設什么服務項目”,本著“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真正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讓整個圖書館的各個環節活起來、動起來,擴大圖書館的影響,提高圖書館的地位。
(3)圖書館的服務創新要具有地方特色。由于本地信息資源的獨有性,交流渠道較少,外地的讀者不易獲取,利用數字化工具將其建設成具有特色的數據庫并納入計算機網絡中共享,可使更多的讀者了解本地的情況,提高館藏文獻資料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獻資料的利用率,建設有地方特色的文獻資源體系,開辟有特色的服務項目,主動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為社會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以適應大眾對文獻信息需求多元化、專業化趨勢的大膽創新與嘗試,是圖書館服務領域的延伸。
3.加強輿論宣傳和陣地宣傳的力度
(1)把服務周活動普及到日常工作中去。自1999年文化部確定每年5月份最后一個星期為全國性服務周以來,圖書館應利用這個機會,把服務周活動普及到日常工作中去,加強輿論宣傳和陣地宣傳,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吸引廣大讀者。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把不同學科內容的文獻資料展示給讀者,掀起”全民讀書、全民愛科學”的熱潮,推動全社會形成濃厚的讀書風氣,從而對人們的思想道德情操、世界觀的形成,對待生活的態度和生活方式等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圖書館工作還要與當地的文化事業發展相結合,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在圖書館事業發展策劃上下功夫,結合各地”知識工程”工作計劃的開展,積極主動的開展一些活動,如:主動與媒體交朋友,及時宣傳報道圖書館工作;有計劃地與工、青、婦、教育等部門加強聯系,組織舉辦知識競賽、讀書活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與濃郁的學習氛圍;定期舉辦讀者座談會,與讀者進行雙向交流等,聽取讀者對圖書館工作的意見與建議。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讓各級領導和社會公眾真正了解圖書館、認識圖書館,更好地支持圖書館,確保圖書館經費的逐年增加。圖書館一旦有所作為了,相應的社會地位也才能有所提高。
(2)通過開展多元化的服務活動來加強宣傳力度。圖書館置身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要在保留傳統宣傳方式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多元化的服務活動來加強宣傳力度。如:開展電話咨詢服務,設立電話查詢書目、電話續借、讀者咨詢、新書預訂等服務項目;開展網絡服務,精心策劃一些視頻講座,不失時機地組織一些相關信息提供給讀者;為讀者提供新書、報刊導讀等服務項目,讓更多的人了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以達到宣傳圖書館的目的。還要利用自身資料優勢挖掘整理開發多種形式的信息資料。為領導、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決策提供信息參考。例如:我館編輯的“領導參考”,就受到了領導們的好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
既然圖書館與讀者的關系是藏與用的關系,那么讀者就是我們的顧客,應該說哪里有顧客哪里就有我們的藏書,在人員集中的單位和社區設立更多的小型圖書館(室),通過這種大面積的覆蓋方式使圖書館的藏書走進千家萬戶,讓顧客足不出戶就能利用圖書館,享受圖書館,拉近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同時使之關系得到空前的升華,讓讀者在書海中獲取他們更多想要的知識,這對于實現公共圖書館成為“讀者之家”這一愿望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也使我們的服務手段有了更進一步的延伸和改觀。圖書館只有在競爭與創新中求發展,不斷開拓新的服務領域,才能完成時代賦予圖書館的光榮使命。
公共圖書館應發揮自身的優勢,完善圖書館的服務體系、延伸圖書館的服務觸角,積極主動的為社區居民服務,建立了館外圖書流通點。我館早幾年就在這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效果相當明顯,目前已發展了“江岸區圖書館專柜”80個,定期為流通點更換書刊。藏書不多但反映很好,極大的方便了附近的居民。
陣地服務要為那些喜歡到圖書館來充電學習或文化休閑的讀者提供優美的環境、良好的服務態度,讓他們在知識的浸潤中,凈化自己的靈魂,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同時,讓他們感到來到圖書館是一種高雅的享受,既享受到了知識帶來的樂趣,又享受到了人文的關懷。
5.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隨著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那種只是守好圖書館、借借還還書刊的工作方式將被徹底改變,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還要熟練掌握外語知識與計算機知識以及網絡技術,能熟練解答讀者的咨詢,能對網上各類資源進行組織、數據轉換等。因此,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是公共圖書館的當務之急。在加強職工圖書館學知識培訓的同時,更要加強對其計算機知識、外語知識的培訓,改善原有知識結構,使其逐步掌握現代管理技術;此外,為了加快發展,圖書館還必須引進熟練掌握計算機知識、外語知識方面的人才,促使工作人員的科學文化知識、專業知識、業務技能得到較大提高,以適應圖書館現代化管理的需要。
綜上所述,筆者無非是想在圖書館服務方式、服務手段上作一點有益的探討,在新的形勢下、新的環境中要不斷地更新服務理念和服務手段,以新的管理理念建設現代圖書館事業,讓圖書館在信息知識時代中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羅授年.論21世紀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角色[J].圖書館建設,2005(5)
[2]杜慧敏.圖書館文化的結構及其作用機制[J].圖書館雜志,2003(10)
[3]肖希明.先進文化與公共圖書館的發展[J].圖書館,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