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師:生活中,我們常把某人對集體所做的成效與貢獻,我們叫他對集體有功勞。物理學也同樣,把力對物體所做的成效與貢獻叫“功”。請大家根據前面研究與討論的力產生成效的相同特點,歸納出一個力怎樣才能做功?(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并(板書)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使這個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師:這一句話中最關鍵的詞句有哪些?力做功需要哪些條件?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解讀出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板書)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師:力做功的事例有許多,但力不做功的事例只有幾種類型,只要我們探究出力不做功的類型,我們就能很好地判斷力的做功情況。誰能舉出力不做功的哪些事例?

教師引導學生舉例、分析。例1:用力推講臺,講臺沒有動,推力做功了嗎?例2:用腳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滾動,滾動過程中,人對球做功了嗎?例3:人推著木箱前進時,箱子的支持力做功了嗎?為什么?

學生歸納小結:

引導學生根據以上事例分析、總結在什么情況下不做功?

(板書)物體不做功的情況:

(1)有力而沒有距離,力不做功。

(2)有距離(運動)而沒有力,不做功。

(3)有力,也有距離,但力與距離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沒有距離),力不做功。

設計思路:從生活中的“功勞”一詞走向力學中的“功”,再根據研究與討論過的力產生成效的相同特點,師生合作交流,自然地引出功的概念,而且概念的得出是學生自己探究、歸納和總結的,可以加深學生對功的概念的理解與印象。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具體的實例,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認識做功的特點,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大荔县| 东海县| 平原县| 深泽县| 孟州市| 荃湾区| 清徐县| 上思县| 阿合奇县| 鹿邑县| 昂仁县| 论坛| 全南县| 惠水县| 兰考县| 那坡县| 津市市| 布拖县| 深泽县| 观塘区| 淮安市| 西丰县| 如东县| 太仆寺旗| 台安县| 丰镇市| 沽源县| 沙雅县| 修文县| 观塘区| 红安县| 洛宁县| 正定县| 贵定县| 林西县| 万宁市| 宿迁市| 绥宁县| 青海省|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