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椒高產栽培與加工技術:新農村書屋叢書
- 姚明華等
- 1496字
- 2019-01-10 18:52:57
一、概述
辣椒又名番椒、海椒、辣子、辣茄等,屬茄科,為茄果類蔬菜。它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于明朝末年傳入我國。早在16世紀后期高濂撰寫的《草花譜》中已有記載:“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現在,辣椒在世界溫帶、熱帶地區均有種植。主要產地是印度,尤其是德干半島的中南部最盛。拉丁美洲、非洲、亞洲種質資源豐富。由于我國環境條件適合辣椒生長,所以全國各地均有栽培。西南、西北地區及湖南等省多喜愛種植辣味強的品種;華中、華東等省則傾向微辣的品種;東北、華北、華南地區以及各大城市選擇半辣或甜椒品種。
辣椒喜溫暖潮濕、晝夜溫差大的氣候,適宜肥沃疏松的土壤,既喜溫怕熱,怕冷忌霜,又不抗干旱,不耐水澇。在保護地栽培中,只有努力創造這些栽培條件,才會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從當前各地的生產實踐上看,發展保護地辣椒栽培是一條使農民盡快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辣椒產量高,生長期長,從初夏到初霜來臨之前都可采收,特別是海拔在1000~1400米的高山地區種植辣椒更是解決“秋淡”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辣椒不僅廣泛種植于露地,而且保護地生產面積也正在不斷擴大。溫室、塑料大棚、塑料小棚、地膜覆蓋等各種栽培方式,提早了辣椒的供應期,提高了經濟效益。由于辣椒較耐貯運,近年在廣東、海南等地區大面積發展甜椒和辣椒商品菜基地,于秋冬季種植,運銷南北方,以滿足這些地區各大城市冬季甜椒、辣椒的需求。但有些地區由于選用品種不當及病毒病危害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甚至絕收。因此,選擇適合當地的優良抗病品種,努力創造適合辣椒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環境條件,是取得豐產的關鍵。
辣椒包括甜椒和辣椒,在果實未變紅前采收又稱青椒。根據辣椒的辣味程度,可將辣椒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帶有辣味的辣椒,另一類是不帶辣味的甜椒,還有一類是微辣型的辣椒。辣椒中的辛辣氣味,是由于辣椒果實組織中含有一種辣椒素(C16H27NO3),辣椒素含量的多少決定該品種的辣味程度,多數辣椒品種的辣椒素含量在0.2%~0.5%之間。辣椒果實中辣椒素的含量多少因品種不同差異極大,與果實的成熟度也有關。一般是大型果含量少,小型果含量多;幼嫩時含量少,成熟期含量多。同時與果實發育時期的環境有關,在高溫和強日照下發育的果實辣椒素含量較高。果實中的不同部位的辣椒素含量也有差異,其中以胎座和隔膜中的含量較多,果皮中含量較少,種子中含量更少。一般大果型品種如燈籠椒類型,幾乎無辣味,故稱甜椒;而小果型的品種如尖辣椒、朝天椒、線椒等,辣味很濃。作為調味用的紅干椒,要求有較高的茄紅素及辣椒素含量。辣椒中的辣味素能刺激食欲,促進血液循環,干辣椒還富含維生素A,所以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辣椒可以食用青果,也可食用紅熟果,所以,采收期并不十分嚴格。辣椒果實未熟時為綠色,成熟后為紅色,也有少數品種成熟后為黃色。辣椒果實除有辛辣味可作調味之外,還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維生素C含量居蔬菜之首位。由于品種及熟度的不同,維生素C含量差異很大。辣椒比甜椒含量高,成熟果比未熟果高2~3倍。
辣椒是營養豐富的一種蔬菜,每百克食用部分(鮮重)含碳水化合物4.5~6.0克,淀粉4.2克,胡蘿卜素0.73~1.56克,尼克酸0.3毫克,蛋白質1.2~2.0克,鈉2.0克,纖維2.0克,脂類0.4克,鈣1.0~12毫克,磷28毫克,鐵0.4~0.5毫克,維生素A11.2~24毫克,維生素C73~342毫克,糖分4.0克,而且都是單糖,容易被腸胃吸收。
辣椒主要以其果實供食,可以生食,而且生食的營養價值較高。辣椒也可炒食,還可腌制和干貯,也可以加工成辣椒粉、辣椒醬、辣椒油和辣椒罐頭等。食用辣椒可以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開胃健脾,驅寒發汗,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防治胃腸病、關節炎、心臟病、腦血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