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椒高產栽培與加工技術:新農村書屋叢書
- 姚明華等
- 9字
- 2019-01-10 18:52:58
二、辣椒的特征特性
(一)形態特征
(1)根:辣椒屬淺根性植物,根比較細弱,吸收根少,木栓化程度也高,因而恢復能力弱。它與茄子和番茄比,根系最弱。主根長出后分杈,稱為一級側根,一級側根再分杈,形成二級側根,如此不斷分杈,形成根系。通常在距離根端1毫米左右處有一段1~2厘米長的根毛區,上面密生根毛。根毛壽命只有幾天,但因密度大,吸水力強,所以能大大增加根系的活躍吸收面積,提高吸收及合成功能。
主根上粗下細,在疏松的土壤里一般可入土層40~50厘米。移栽的辣椒由于主根被切斷,生長受到抑制,深度一般為25~30厘米。隨著主根的生長,不斷形成側根。側根發生早而多,主要分布在5~20厘米深處,側根一般長30~40厘米。
(2)莖:辣椒莖直立,基部木質化,較堅韌。莖高30~150厘米,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辣椒莖的分枝性、開展度和直立性因品種而異。早熟品種一般長勢弱,分枝較多,節間較短,開展度大。晚熟品種一般長勢強,分枝較少,節間較長,開展度小。
莖(第一果實以下的主枝)上的每一個葉腋都有腋芽,并可萌發出枝條,這些枝條稱為“抱腳枝”。矮生的早熟品種生長勢弱,腋芽萌發時間早而多,“抱腳枝”上所結第一果實與“四門椒”同期,有利于增加早期產量,一般予以保留。晚熟品種的“抱腳枝”萌發遲,經濟價值不大,一般均打除。莖以上的分枝一般為2杈分枝,少數為3杈分枝,它們繼續分杈發育成為骨干枝。按辣椒的分枝習性,分枝應呈幾何級數增加,呈對稱式上升。但實際上往往一強一弱,結果形成若干個“之”字形的枝臂,一個枝臂上的節數因品種不同而異,一般可達20個左右。
(3)葉:辣椒的葉分子葉和真葉。幼苗出土后最早出現的兩片扁長形的葉稱為子葉,以后生出的葉稱為真葉。子葉展開初期呈淺黃色,以后逐漸變成綠色。在真葉出現以前,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子葉生長好壞取決于種子本身的質量和栽培條件。種子發育不充實可使子葉瘦弱畸形。辣椒葉片的長勢和色澤,可作為營養和健康狀況的指標。
辣椒的真葉為單葉、互生,卵圓形、披針形或橢圓形全緣,先端尖,葉面光滑,微具光澤。葉色因品種不同而有深淺之別。一般大果型品種葉片較大、微圓短;小果型品種葉片較小、微長。
(4)花:辣椒為雌雄同花,自交授粉結實,但約有10%的異交率,品種間差異較大。故辣椒采種時,應注意隔離,一般不少于500米。早熟品種一般長出7~8片葉時,出現第1個花蕾,有的早至4~6片葉。中晚熟品種11~14片葉時才現蕾。第1朵花所結的果叫“門椒”。此后,按2、4、8、16這樣的幾何級數增加,第2層花坐的果稱“對椒”,第3層花坐的果稱“四門斗”,第4層花坐的果稱“八面風”,再上一層稱“滿天星”。然而生產中辣椒的分枝、開花、坐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除氣候因素外,主要是土壤水分和營養狀況,這是辣椒栽培技術上的一大難題。
(5)果實:辣椒果實為漿果,由子房發育而成,為真果。果實形狀有扁柿形、長燈籠形、方燈籠形、長羊角形、長錐形、短錐形、長指形、短指形、櫻桃形等多種形狀。小的只有幾克,大的可達400~500克。食用部分為果皮。果皮與胎座之間是一個空腔,由隔膜連著胎座,把空腔分為2~4室。辣椒自授粉到果實充分膨大達到綠熟期,需25~30天,到紅熟期需要45~50天,甚至60天。果實的發育需要吸收大量的養分,此時莖葉的生長要受到抑制,所以辣椒果實要適時采摘以促進莖葉不斷抽生。
(6)種子:辣椒種子著生于果實的胎座上。成熟種子呈短腎形,扁平,淺黃色,有光澤,采種或保存不當時為黃褐色。種皮有粗糙的網紋,較厚,因而不及茄子種皮光滑,不如番茄種子好發芽。辣椒種子的大小、輕重因品種不同差異較大,中等大小的種子千粒重6~7克。經充分干燥后的種子,如果密封包裝在 -4℃條件下貯存10年,發芽率可達76%;室溫下密封包裝貯存5~7年,發芽率可達50%~70%。室溫下不密閉包裝貯存2~3年,發芽率仍可達70%。我國南方氣溫高,濕度大,一般貯藏條件下的種子壽命要短一些,必須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