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紫甘藍

別名紫苞菜、紅甘藍、紅卷心菜等,以紫紅色的葉球供食用。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的一個變種,二年生草本植物。紫甘藍營養豐富,尤其含豐富的維生素。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4克,脂肪0.3克,糖類3.3克,鈣100毫克,磷56毫克,鐵1.9毫克,還含有胡蘿卜素0.11毫克,維生素B10.04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維生素C 39毫克。紫甘藍原產于歐洲地中海沿岸,近年來在我國許多大中城市郊區開始種植,是一種頗有市場發展前景的蔬菜。

(一)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 溫度。性喜清涼溫和氣候,耐低溫、高溫,半耐寒,有一定抗寒和抗熱能力。種子發芽最適宜溫度為15~20℃, 2~3天可出苗,最低2~3℃,需要15天左右出苗;蓮座期葉生長和抽薹需求溫度較高,為20~25℃,幼苗有時能忍受0℃以下低溫和35℃的高溫;葉球生長適溫為15~20℃。

(2) 光照。紫甘藍為長日照綠體春化型作物,未通過春化前,長日照有利于生長;對光強度適應范圍寬,南方秋冬季育苗能滿足光照要求,但結球期要求日照短和較弱的光強度,所以春秋季結球比夏季結球好。

(3) 水分。幼苗期和蓮座期能忍耐一定的干旱和較潮濕的氣候,土壤濕度為70%~80%,空氣濕度為80%~90%時最適宜于紫甘藍生長。若土壤水分不足,則會影響紫甘藍結球而減產;如遇大雨而排水不及時,則根系呼吸困難造成根系變黑而腐爛或得病。

(4) 土壤和養分。紫甘藍對土壤適應性強,以肥沃、保水性好、pH值微酸性至中性的壤土最適宜;喜肥又耐肥,要求肥力水平較高;幼苗期和蓮座期需氮肥較多,結球期需磷、鉀肥較多;施氮肥每畝以15~20千克為宜,且施硝態氮較為安全;磷肥對紫甘藍結球緊實有重要作用,一般多作基肥;鉀肥在生長初期吸收能量很少,到結球期開始以后吸收量增加,在收獲期吸收量最大,所以在生長后期重點施鉀肥。

(二) 主要栽培品種

(1) 早紅。從荷蘭引進的早熟品種,植株中等大小,生長勢較強,開展度60~65厘米,外葉16~18片,葉色紫紅色,葉球卵圓形,基部較小突出。單球重0.75~1千克,畝產量為2000~3000千克。從定植到收獲約65~70天。本品種為較理想的早熟品種。

(2) 紫甘1號。從國外引進的紫甘藍品種中選出。株型較大,生長勢較強,開展度65~70厘米,外葉18~20片,葉紫紅色,背覆蠟粉較多。葉球為圓球形,單球重為2~3千克,畝產量為3000~3500千克,從定植到收獲約90天,耐貯性及抗病性較強,適宜春季保護地、露地及夏秋季露地栽培。

(3) 巨石紅。北京市特種蔬菜種苗公司由美國引進。中熟品種,植株較大,生長勢強,開展度65~70厘米,外葉數20~22片,葉色深紫紅色,圓型略扁,直徑19~20厘米,單球重為2~2.5千克,畝產量3500~4000千克,從定植到收獲85~90天,耐貯性強,每畝定植密度2000~2200株。

(4) 特紅1號。北京市特種蔬菜種苗公司從荷蘭引進的紫葉中選出。植株生長勢中等,開展度60~65厘米,外葉為16~18片,葉紫色,有蠟粉,葉球為卵圓形,基部較小,葉球緊實,單球重0.75~1千克,每畝產量2500千克左右,從定植到收獲65~70天。適宜春秋保護地及露地栽培。

(三) 主要栽培技術

栽培季節 紫甘藍的栽培季節與普通甘藍相似,主要是秋冬季栽培,但通過分期播種,配合一定的保護措施,也能達到周年上市。長江流域可分為3個主要栽培季節。

(1) 秋冬季。6~8月份播種育苗,用遮陽網防雨棚育苗,7~9月份定植,10月份至翌年2月份上市。

(2) 春季。9月下旬至10月播種育苗,冬前定植,翌年春3~6月份上市。

(3) 夏季。2月底至5月份播種育苗(小棚育苗),苗齡30~40天密植,6~9月份上市。

播種育苗 用普通苗床和育苗盤、營養缽育苗,最好用營養缽育苗。每畝用種量一般為50克,種子先撒播在已精細耕作的苗床上,覆土保濕。出苗后加強管理,待幼苗有1~2片真葉時,移入營養缽中,當苗長至6~8片真葉時,可定植。如果用普通苗床育苗時,可在出苗后15天左右,當幼苗有3~4片真葉時,進行移苗,苗距10厘米見方,當幼苗長出7~8片真葉時,進行定植。秋冬季苗齡一般40~50天,夏季育苗要遮蔭和防暴雨,冬季育苗最好利用塑料大棚保溫。

定植 宜選用排水良好的田塊進行種植,定植前應深耕20厘米左右,畝施人糞肥2000千克、復合肥50千克,混合均勻作畦。秋冬季紫甘藍苗期45天左右,故定苗期在8月上中旬;如定植時氣溫仍較高,要選擇陰天進行,秧苗多帶土,減少根系損傷,定植后立即澆活根水,促使活棵。定植株行距為40厘米見方,每畝栽3500~4000株。

田間管理 紫甘藍整個生育期需肥量較大,除施基肥外,還要在幼苗期、蓮座期和包心期各追肥4~5次,其中蓮座期和結球包心期需肥量最大,應重施;每次畝施入人糞尿2000~4000千克。紫甘藍需水量較大,整個生育期要保持田間土壤濕潤,見干就要澆水。蓮座期缺水會影響外葉生長,同時推遲包心結球。如果在結球期缺水干旱,則容易發生燒心現象,球葉因缺水缺鈣至葉緣壞死。雨季要注意清溝排水。

病蟲害防治

(1) 病害。紫甘藍病害較少,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菌核病。

黑斑病。發病期間可用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滅病威600倍液,或多菌靈7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較好。

菌核病。田間發病時,可選用50%的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2%~0.3%波爾多液噴施,每隔7天噴一次,連噴2~3次,可基本上控制病情。

(2) 蟲害。紫甘藍的主要蟲害是小菜蛾、菜青蟲和蚜蟲。

小菜蛾、菜青蟲。可用復方菜蟲菌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1%威霸乳油600~800倍液,或用抑太寶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寶路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抗蟲922乳油500~800倍液,或用98%巴丹原粉可濕性粉劑與Bt制劑復合使用。

蚜蟲。可用50 %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40 %克蚜星乳油800倍液,或用50 %寶路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施,防治效果較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虹口区| 岚皋县| 革吉县| 辽阳县| 日土县| 长阳| 土默特右旗| 耿马| 应城市| 黑龙江省| 凌海市| 延寿县| 吴江市| 城步| 平乐县| 扎鲁特旗| 太仓市| 阳朔县| 万年县| 古田县| 东丽区| 赣州市| 兴安盟| 洛阳市| 大埔区| 龙江县| 若羌县| 柳江县| 博罗县| 余干县| 平罗县| 溆浦县| 建瓯市| 聂拉木县| 中宁县| 班戈县| 江陵县| 澳门| 获嘉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