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草地畜牧業特點

西方有句諺語“上帝給人類兩大恩賜,一是豆科植物,二是反芻家畜”。前者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其根瘤是天然氮肥發生器;后者的瘤胃是天然發酵罐,將人類不能直接利用的植物纖維轉化為動物蛋白,這正是草地畜牧業的優勢。湖北省地處長江中游,南北過渡地帶,水熱同期,草地地上生物產量高,又有大面積冬閑田,適宜短期牧草栽培,同時家畜飼養主要以家庭為單位,這些因素使湖北草地畜牧業具有下述特點。

1.地理條件優越,草地生物產量高,載畜量大

湖北省地形復雜,有各種類型草地,適合飼養不同種類牲畜。光熱充足,降雨豐富,牧草生長較快,草群密度達80%以上,草層高30~150厘米,生物產量高,單位面積草地載畜量較北方典型溫帶草原高1~3倍,且基本無嚴重的畜牧業自然災害。

2.草地畜牧業生產的主體是牛、羊生產

長期以來,湖北省主要靠養豬、養禽來解決人們肉蛋食品的需要,靠養牛來解決農田耕作的役力問題,從而逐步形成了以豬為主體的畜牧生產結構,以牛、羊為主體的草地畜牧業生產結構。據2008年統計,湖北省肉類總產量392.10萬噸,其中豬肉292.15萬噸,禽肉73.07萬噸,牛肉18.76萬噸,羊肉8.12萬噸。整個畜牧業中仍以生豬為主體,牛、羊則幾乎占了草地畜牧業生產的全部。隨著農業機械化發展,耕牛向肉用牛方向發展,牛、羊肉產量持續穩步增加。近幾年,奶牛生產也得到了較快發展,據2008年統計,牛奶產量17.67萬噸,是2000年的三倍多。

3.草地畜牧業由家庭飼養向規模化養殖轉變

長期以來,湖北省畜牧業是以家庭飼養牲畜為主的農區畜牧業,屬于家庭種植業的補充和兼業,農民利用農作物的剩余產品,進行兼營性生產,規模小,經營分散。在山區,草地畜牧業基本上是粗放管理,養殖人員將牲畜趕到草地實行自由放牧,草地無法得到充分利用。

近年來,隨著草地畜牧業的發展,農民對草地的傳統觀念得以改變,“種草養畜”成為農民增加經濟收入的主要方式。養牛、養羊專業戶數量逐年增加,大型養殖場(如千頭、萬頭牛養殖場)也迅速發展。據統計,2008年末,牛、羊存欄數超過700萬頭,其中商品肉牛112.40萬頭,商品肉羊495.70萬只,這標志著湖北省草地畜牧業生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正從傳統畜牧業向專業戶、規模化、商品化、現代化的生產方式轉變,該轉化不但促進了湖北省經濟的發展,而且增加了農民收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安县| 兴和县| 曲阳县| 徐闻县| 平原县| 衡阳县| 定远县| 灯塔市| 香格里拉县| 安仁县| 胶南市| 巴彦淖尔市| 图木舒克市| 于田县| 隆回县| 兴和县| 靖西县| 集贤县| 河曲县| 大理市| 孝义市| 嘉祥县| 黔江区| 凌云县| 黑河市| 阳谷县| 酒泉市| 泰顺县| 丹江口市| 龙胜| 额济纳旗| 西乌珠穆沁旗| 绵竹市| 体育| 葵青区| 略阳县| 澄江县| 大英县| 汾西县| 呼伦贝尔市|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