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柑橘果膠
果膠作為穩定劑和乳化增稠劑,廣泛用于果醬、果凍、水果軟糖、冰淇淋、巧克力等食品中。果膠是白色無定形物質,溶于水而成膠粒狀溶液。果膠分為原果膠、果膠和果膠酸三種形態,廣泛存在于植物組織中。柑橘白皮層(橘白)含有大量的果膠。提取果膠的方法主要有酸解鹽析法和離子交換法。
1.酸解鹽析法
該法是根據酸可水解原果膠為果膠而使果膠溶出,再利用果膠水溶液遇酒精絮凝沉淀而析出果膠,使果膠分離出來。
(1)工藝流程 原料→風干→破碎→漂洗→燙漂→漂洗→抽提→壓濾→濃縮→沉淀→洗滌→烘干→粉碎→成品。
(2)操作要點
①原料處理:將自然風干的新鮮柑橘皮破碎成2~3mm的粒度,置于水中浸泡40分鐘,使其吸水軟化,并用清水漂洗除去糖分、芳香成分、色素及可溶性的酸、鹽類等,直至果皮色澤較淺,無不快氣味。
②燙漂:瀝干水后放入沸水中加熱5~7分鐘,以達到滅酶和進一步洗滌的作用。將滅酶后的果皮壓去水分,再用清水漂洗數次,至洗液接近無色,撈出再次壓干。
③抽提:將處理過的果皮倒入抽提鍋中,加入3~4倍的清水,加入0.5%的Na2P2O7,使萃取液的pH值控制在1.8~2.5。加熱升溫至80℃,保溫萃取50~60分鐘,并不斷攪拌,使果膠溶出。
④抽提液處理:將萃取液經壓濾機壓濾(壓濾前加入1%硅藻土作為助濾劑),濾為無色透明的稀果膠溶液(果膠含量0.5%~1%)。若果膠顏色較深,可加入0.3%~0.5%的活性炭,于55~60℃下進行脫色處理30分鐘,脫色后壓濾除去炭渣。
⑤濃縮:果膠送入真空濃縮鍋,在88.9kPa、45~55℃的條件下濃縮至果膠濃度為7%~9%。
⑥沉淀與洗滌:在果膠濃縮液中邊攪拌邊加入95%的乙醇,控制乙醇含量達50%左右,果膠即呈絮狀凝聚析出。經壓濾除去乙醇后,濾餅用80%乙醇洗滌1~2次,再用95%乙醇洗1~2次。濾洗液回收乙醇返回使用。
⑦烘干與粉碎:將濾洗后的濕果膠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以45℃左右的溫度干燥至含水量≤7 %,粉碎過28mm孔徑篩得成品。或再根據不同需要進行標準化,最后用PE袋包裝,即為成品果膠粉。
(3)質量指標 產品呈乳白色、淡黃色或淡灰白色粉狀固體,溶于水,味微酸無異味。膠凝度(下陷法):130±5;干燥失重≤12 %;灰分≤7%; pH2.8 ±0.2;砷(以As計)≤0.0002%;重金屬(以Pb計)≤0.0015%。
3.離子交換法
該法是將柑橘皮破碎,加水洗去可溶性糖分等雜質,壓榨除去水分后,烘干、磨細、加入離子交換樹脂和水調成濃漿。用稀酸調節pH值,并加熱保溫幾小時,后用硅藻土濾去固形物取得濾液。濾液用異丙醉沉淀,在真空條件下將所得濕果膠干燥,最后粉碎過篩,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