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病藥方大全:速查白話版 現代家庭健康生活中醫手冊
- 趙國東主編
- 750字
- 2019-11-27 11:31:32
補腎益精方(陳雙全方)
【藥物組成】地龍16g,黃芪28g,土鱉蟲14g,山楂28g,杜仲16g,肉蓯蓉16g,夏枯草16g,決明子28g,牛膝14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早、晚各1次,連服6~8周。服藥期間停服其他中西藥物,每日測血壓1~2次。
【功效主治】益精補腎,平肝化瘀。
【方解方義】化瘀方中黃芪能蔬通血脈,活血補氣;黃精、肉蓯蓉、杜仲補腎益精;山楂、地龍、土鱉蟲、牛膝活血祛瘀;決明子、夏枯草養肝降壓。共奏合用,有補腎益精,平肝化瘀之功效。
【加減應用】頭重、胸悶痛者加石菖蒲、瓜蔞;陽氣不足,畏寒肢冷者加淫羊藿、雞血藤、何首烏;少寐多夢,心悸不寧者加熟酸棗仁、珍珠母;小便頻數者加益智仁;肢麻甚者加豨薟草、紫蘇;面足水腫,小便不利者加車前子、葶藶子。
【病例詳解】何某,女,60歲。有高血壓病10年,癥見頭暈,頭痛多夢,胸悶,時常心悸,腰酸,遇勞則甚,肢麻乏力,夜寐欠安,大便2~3日1次,略干。舌質黯紅,邊夾瘀點、苔白,脈沉細略澀。血壓190/115mmHg。心電圖檢查:左心室肥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囑患者停用其他降壓藥物,予上方加炒酸棗仁11g,葛根28g,石菖蒲16g,每日1劑。服10劑后,自覺癥狀明顯好轉,血壓降至175/95mmHg,繼續服藥5周后,諸癥依次消失,血壓、血脂均降至正常范圍,心電圖正常,心律整齊。隨訪5月余,血壓基本穩定。
【專家按語】中老年高血壓病屬于我國中醫學“眩暈”“頭痛”范疇。隨著年齡越大,臟腑陰陽氣血越衰,腎為體臟之本,腎中精氣是決定身體生長壯老的主要因素。老年人長期起居勞倦,腎精耗竭,腎水不足以涵養肝木,肝失條達,脾失健運,心失所養,肺失肅降,則氣滯血瘀,痰瘀互結,因此脈道經絡不暢,導致陰陽失衡,氣機失常而發本病。病及血脈,瘀滯不行,便夾雜血瘀證候。故老年高血壓病多為臟虛夾瘀之本虛標實之證。
【藥方引自】《湖南中醫雜志》